大多数学生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你上课教啥习题做啥考试他才去学啥

【本文来自《打破教师“铁饭碗”,退出机制行得通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您说的很对,学生评教是非常主观的,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态度。

不过划重点这个事情,我和您的看法略有不同。

首先,考试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考试的作用不仅仅是给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个最终评价,还应该能够促进学生通过复习来加深对学习知识的印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课堂教授的重点内容一致就应该是考试考查的重点。课程最后做个重点的总结,有其合理性。

其次呢,学生和学生是不一样的。我在普通211的非一流本科专业讲了十多年课了,教过不少学生。在这些学生里,能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的只是极少数,一个班最多能有5-6个人吧;大多数学生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你上课教啥习题做啥考试考啥他/她才去学啥。一味的强调学习自觉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放弃这些学生了。我个人觉得教学还是应该尽量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状况,力争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所收获。将优秀的学生和普通学生明显的区分开,不是我们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

所以,我会在讲义中明确标识了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且每一次课都会拿十分钟左右时间复习一下上次课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比如项目管理里的十大知识领域,软件工程的五大核心活动等),我会明确的告诉学生是必考内容,并且连续几节课都拿出来复习,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这些内容牢牢记住。

最后一堂课如果时间够的话,我也会带着学生做一些总体的回顾。考试的时候,除了必要的用于区分学习水平的拔高题,考试内容和平时授课的重点内容基本一致。学生考试如果能拿到不错的分数的,说明他们确实掌握了这门课的重点内容,这很好呀。

发表于北京市
2022-12-09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