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写长句子,是为了装?
【本文来自《中文为什么一定要造长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因为要装嘛。这个风气我印象之中是从90年代以后,国内社科学者开始大范围对外交流,出国留学、进修,尤其是在和港台、海外华人学术圈子深入打交道之后开始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见过某些装叉犯非得在日常汉语口语中夹杂英语。丫们自己解释是出国太久,一时不知如何用汉语表达。我认识的一丫就这样。然而该丫不过去了土澳进修两年,回国又七八年了还是保持这臭操行。敢情汉语语境已经无法再把丫融合回来了呗。
这些刻意写西式长句的,与此心理也差不多。无非就是要证明自己留洋镀过金,英语熟练,写东西想事情都是西式思维,又高级又牛掰,以此自骄于同侪而已。
然而看看以前的社科老前辈,那些真正学通中西,外语精熟的大牛们。人家写起汉语文章来,都很讲究符合中文语法,按照书面中文规范来写作。而且文章里也不卖弄概念、术语、人名、流派,不拿这种西人虎皮来吓唬中国读者。行文流畅,语言朴素,即便是复杂道理也能用比较浅近语言讲得明明白白,这才叫本事。
不像现在某些社科的所谓牛人,最擅长的就是用裹脚布似的文字把一点浅显道理说得云里雾里,晦涩无比。但当你费时费力读明白了丫想说什么时,往往不由得心里升起一个硕大的“淦”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