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对样板戏的批判,是为什么批判?而这些批判是站得住脚的吗?

【本文来自《如果没有现代戏,京剧还能维系多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个人认为,本帖所说的我们上世纪七十年代对样板戏的批判,重点是因为“样板戏或者新的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是高大全,因为这些人物身上没有缺陷”。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对样板戏的批判并不是样板戏本身,是因为当时的文艺界太绝对了,将其他的艺术形式,其他的艺术创作都视为了糟粕。这是一种极端的思想,与后来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相抵触。

就样板戏本身来说,我认为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艺术成就是非常高的。理应成为弘扬民族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无论怎么称颂都不过分。从后来这几十年的艺术创作来说,我们的文化艺术界没有一个作品能与其比肩,相比之下,还真的都是糟粕。

怎么说呢,总感觉在我们国家,搞文化艺术的人被什么东西左右着,自身缺乏判断力,想象力。就算是好不容易弄出来点东西,又往往出格了。。。

希望在新的历史时代下,人们能感受纯粹的艺术,能有更多的人欣赏到样板戏,传唱样板戏。

2022-07-09
文娱 社会 生活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洲央行前行长:欧盟的“世界巨头”幻想已经破灭

黄仁勋:想对华销售新型特供芯片

芯片对华出口,美议员想插一脚:特朗普同意也不行

“让马克龙自己上!”意副总理发声,法国震怒

在嘲笑声的掩护下,中国这个关键领域已走到美国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