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形象,其实应该有两个方面
【本文由“卡卡慧”推荐,来自《如何看待辫子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满清的形象其实应该有两个方面。
康雍乾三代艰难击败准格尔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这是满人对中国的功绩,是满清初期英勇善战的体现。这方面完全可以正面看待,拍这时期的戏体现满清善战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满清现在风评很烂最大的根源是丧权辱国,是中国对外国战争的失败和无力,这就跟善战不挨边了。
只不过这些失败分两部分,前期打不过西方列强,不全是满人的问题(不是给满人洗地,满人的问题后面说)。
打不过西方列强是工业国相对于农业国的降维打击。这不是满人能不能打,汉人能不能打的问题,是生产力问题。工业革命发生于西方有偶然性,我们没法干预,我们输了无可奈何。近代也不是没有有眼光的人,当时的人其实也看出来了我们失败的原因,也开始想办法改变。这就是我们近代的工业化,我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时,满清的最大错误出现了。
满清的最大错误在于没能抓住机会发展,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没能用尽最大的力量争取提升国力,反而还是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里,这跟康雍乾三代殚精竭虑击败准格尔的状态是天壤之别。
整个近代,对中国人震动最大的不是鸦片战争败给英国,是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同样的起跑线开始发展,被小小日本踩在脚下,这是满人最大的失败,最大的无能,是不可接受的。
尤其是,这场战争胜败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结果,胜者凭借着这场战争进入列强行列,败者沦为半殖民地任人鱼肉。
所以,代表满清的荧幕形象二者必须都有,满清初期的英勇善战,和满清后期的懦弱无能结合起来才是满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