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泥匠、木匠、水电工这些技术工种,工资500元一天,年轻人还是不愿干

【本文来自《科学分析从问题出发,还是结论出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的想法与你接近。

我所在的是一个位于全国百强县居中位的县级市,谈一些自己对农村的看法:

1、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怎么把人留在农村。现在一个情况是,好的学校都集中在了市区,青年人都尽可能的把房子买在了市区,这样可以让子女上个好学校。我的二个叔伯兄弟,都是这么做的。就这一点,把人留在农村,就比较难。因为这个,永远是稀缺资源。

2、农村的泥匠、木匠、水电工这些技术工种,工资达到了500元一天,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干,太累。亲戚中年轻的,到了四川、山东这些地方的城市,去做小生意,留在本地一个亲戚,到了乡镇开发区做焊工,他老婆在开发区的一个店里打工,都不做农民了。

3、现在都在搞高标准农田建设,搞完以后就要进行大规模的出租,我们这的农民,自己很少去做农活了,都租给外地人种大葱、小麦 这些,本地人租赁的也有,但总量少,据说隔壁县里本的人租的比我们多一点。

4、我们这也有民宿和农家乐,因为疫情的原因,生意比较清淡。即使再好,因为市场容量有限,也不可能大规模推广。李子柒之类的,我觉得不会长久,她能做十年吗?这个方式能够在多大范围内复制呢?而且,他的产品不也是以城市作为最主要的销售区域吗?农村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从工作上来讲,大量的农民,主要还是以打工、种田为主。

5、在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下,农民有没有可能在保留土地的情况下,成为农业工人,居住在城市里,或农村聚集区。这样,即使城市的经济出现问题,他们仍旧有土地作为最后的依仗。而土地的租赁方,因为政策的原因也不可能成为类似于印度那样的地主。这样,农村可以建设人员集中的小区,提升生活品质,土地可以更好的利用。在农村中建设小乡镇。

6、农村最终还要依托于城市才能发展,农村的产品变成商品,最具有消费能力的还是城市,无论如何,城市在各个领域都是领先于农村的,包括消费的方式、购买力,只要这一点不变,农村就只能如此。很多人举日本农村的例子,我没去过日本,不知道日本的农村与城市在流行时尚上相差多少,比如新的电影、新的鞋子,是同步的吗?我儿子就觉得衣服鞋子这些东西在大城市里才会有,不要说农村,我们这县城很晚才会有。而这,是很能吸引年轻人的。电影倒是同步的,可农村现在电影院只有中心乡镇上有。

7、结论:农村依赖或者说得益于城市化大工业化生产,其他的方式很难。

2022-02-23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

“欧盟想‘投降’,只有法国公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