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教育体制里的教师,体会到近年来我们教育理念的转换问题

【本文来自《我是名物理教师,现在收到的学生确实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以为教育的作用应该分成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要整体提升整个民族未来的知识文化水平,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日后的生存发展积聚必要的能力储备;

    第二是要通过必要的选拔、分类机制,为国家各项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特别是一些高级、专业、特殊的人才,比如航空兵飞行员,以及从优秀飞行员中遴选航天员。

    根据上述要求,就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培养不同的受教育对象,其中数以亿计的普通人大致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计算等基本常识,再加上一两门专业技能,至于是做工、务农、经商等等可以走出校门之后,在具体岗位上继续学习甚至培养,这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大致及格能毕业就差不多了,教育过程压力应该不大;再深入一些,数以百万十万计的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其本身素质就有了一定要求,比如能理解学会高等数学,以我的亲身体会来说,这门课程就能区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在中学阶段弄不明白几何代数的学生,最多能学到导数,再往下无论如何都明白不了,这批人日后将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弄不好还要手一份嘴一份,但基本上也是大路货;在此基础上,继续深造硕博的,一般将面对研究开拓的高精尖任务,这就要具备超出常人很多的天分和刻苦精神,具有所谓精英的色彩和层次了,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特殊的培养机制,比如上文提到的飞行员、航天员,或者文体工作者等等,这些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安排不在一个维度里,就不讨论了。

    下面讨论一下题主提出的问题,作为普通教育体制里的教师,体会到的近年以来我们教育理念的转换问题,早年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就是为高考服务的,所以一切为高考分数服务,这就出现了无限刷题的做法,目的就是要通过海量刷题包含未来高考试卷上可能出现的题型和内容,保证获得理想分数,以达到考入理想高校的最终目的,所有其他可能与之相违背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忽视和放弃,这就是所谓“应试教育”的面貌和结果,带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但又无法改变同一张试卷面前的简单平等问题,围绕其进行的各种努力疑似都成为无用功,现在就变成出题老师和教学老师的猫鼠游戏,出题的不论了,是否能押中考题就变成了毕业班教学水平高低的试金石,这些已经差不多走到了正常教学的反面,至于说教研员之类的机制,设计初衷本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和平衡全局,但现在变成了对教研员本身的看齐和巴结,这就本末倒置甚至走火入魔,把正常教学和教研带到死胡同里去了,而各种特色教学和交流也有作秀和表演甚至造假的趋势,不为教好学生,就为体现所谓“水平”,能得到评委打分的“水平”,这本身就已经成为一种荒谬的结果了!

    好吧,不能再写了,字数要超了,有机会再说吧!

2021-11-11
社会 生活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从未有过如此定价权,中国开始掌控局面”

德国巨头们急着找中国豁免

“日韩很想跟中国达成FTA,但又害怕…”

“将配合制裁,成为美国附庸?”马来西亚政府表态

政府停摆将破纪录,“很多美国人都在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