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分享下我的阅读经历

【本文来自《分类教育虽然让学科知识能更快速地学习,但带来了知识间断裂的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谢谢您分享阅读经历! 看看大家的阅读和学习经历, 结合目前教育呈现的问题, 是有意思的讨论.

我也分享下自己的阅读经历吧(主要读物):

小学:  杂志《儿童文学》、《少年科学画报》;

初中:  杂志《辽宁青年》、《参考消息》、《飞碟探索》、《海外文摘》、《读者》、我国的《科学》杂志; 书籍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三言二拍》《聊斋》等, 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名著系列(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那些)、中国现代小说散文系列、中西诗歌、唐诗宋词、鲁迅著作选、日本漫画

大学: (西方)设计艺术类、(西方)哲学、西方现代小说

工作后:美术艺术史类(偏重了解我国)、人文社科类、心理学和咨询类、犯罪心理类、人物传记类、二战历史类、哲学类(偏重了解我国哲学: 诸子百家)、科普类、绘本类、中医药传统养身类启蒙读物、中国书画类

但我觉的“历史观”“中国哲学”等等, 很多东西阅读之初没有人引导方向或指点, 是不太能意识到的.

我个人觉结合这些年里网上有的资讯, 为何可以如此轻易的黑中医黑中国文化和艺术(建筑、绘画透视)?是与我们都没有系统的接受相关教育, 无法辩证的去看待这些信息相关的! 

仅仅靠个人努力,  很难形成群体化共同的认知(而这是交流和彼此认同和自信的基础),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兴趣爱好、养育者都不同, 而基础教育恰恰是最快速、有效、普及面广的渠道! 如果有相似水平专业的老师来引领指导大家的学习和阅读的方向, 给予指点, 那会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对于我国快速推进本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建立民族自信, 会比家庭教育或自学更加有效.

2021-10-21
暗中观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暂停,欧盟成了局外人”

4200万美国人面临“断粮”,“你可以看到绝望”

“未雨绸缪,中国正迅速充实石油储备”

“钱都给美国了,韩国制造业空心化怎么办?”

都到分水岭了,欧盟还在对中国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