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再抽烟,就是在梦里了,当时就恼恨醒了
【本文来自《现在出门,几乎找不到吸烟室,控烟在某些地方是否也过了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设吸烟室/区,本来就是要让烟民感到抽烟不便,鼓励戒烟。我就是在国外因为抽烟极其不便把烟戒掉的。我本来是个老烟枪,一天两包打底,上班用电脑/打字机,打电话就没有嘴上不叼根烟的时候。真的是不可救药。
后来到国外工作,首先是室内法定不许抽烟,这意味着上班吸烟就有要下楼到路边,你总不能一天离开办公室十几次吧,烟量顿减大半。别人下班我加班,总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抽了吧!结果第二天上班,看到有人在我的办公桌上留了张纸,上面是某年某月某日公司员工劳动健康委员会的决议,其中有“办公室任何时候都不许抽烟”的规定,用红笔加了下划线。想想就窝囊,我可是公司的头啊。
于是一跺脚一咬牙开始戒烟。我自创戒烟法,先喷烟。就是开始时烟照抽,保持吸烟的习惯动作,只是烟吸到口腔里就往外吐,不往深里吸。这样两个星期下来,身体对焦油的依赖就降低得差不多了,人却不觉得很难受。因为抽烟的动作欺骗了大脑,以为自己抽烟如常。
终于有一天,在公司开了一整天会,连“喷烟”都没机会。7点多开完会,和外地来的同事吃饭。 一出办公楼就习惯地点了根烟,突然发现路上没有人边走边抽烟的,自己是个另类,还是别抽了。到了饭店,室内不能抽,要了张室外的桌子。
同事不抽烟,我也不好意思边吃边抽。终于吃完饭,上甜酒,正要点烟,洋同事伸手把烟夺去,说,Mr Liu, you could do without it。得了,再忍一忍吧。完了去喝酒唱K到半夜,还是不能抽。晕晕乎乎回到家倒头便睡。第二天给电话铃嘈醒,拿起电话筒习惯性地用肩膀和耳朵一夹,抽出一根烟点着,吸了一口,突然醒悟到我昨天一天下来一根烟都没抽。这可是三十多年来第一回啊。看看能不能再坚持一天。
就这样一天天,一个个星期,一个个月地数着。于是那一吸就成了我这辈子吸的最后一口烟。后来再抽烟,就是在梦里了,当时就恼恨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