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230元包午饭才招到小工,谈加50元去外地没人去,最后花一倍价格在当地招的

【本文来自《把教师和农民工放在一起比劳动强度,怕不是对农民工有什么误解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时间2015年,坐标内蒙呼和浩特工地需要绿植恢复,需要一批小工做挖沟以及回填等工作10天左右,最初公司给出的预算是200元每人天,实在招不到人,最后给到230并包午餐才解决。

工作完成后,和他们谈去60公里以外另一处工地(更偏远些)再做10天,因为无法回家,每人再多加50元住宿费用,结果没人去,最后是在当地花了近一倍的钱才解决。

结合你说的甘肃某县19年的情况,我相信是真的,之所以和魔都工价差距那么大,这里面其实一方面是个人意愿导致:离家近不管是需要照顾家里还是被家里照顾都方便,100元一天愿意干;离家远了十天半月回不了家,更顾不了家,所以就算给200元也不干,这种意愿很正常。

另一方面是低技能工作市场稳定性差带来的成本问题:小工的工作不是每天有,离家近干几天歇几天,歇的那几天吃穿成本低,无所谓;离家远了衣食住行都是花钱的,歇上几天就是纯付出,算下来也就不划算,所以不干。

说得再透彻点,中国农村早就不是四十多年前那般穷得揭不开锅了、不出去打工就得饿死的状态;在政府持之以恒的重视三农问题、十多年精准扶贫之后的今天,绝大多数还在农村的农民基本上已经能称得上小康了。

北上广这些地方还想吸引我们“农民工”来从事普通市民不愿意或者干不了的工作,就得付出更多的成本!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2021-07-12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

“中国人才都回国,美国损失好大”

4000亿美元!“美国狮子大开口,韩国犯愁”

哈佛报告澄清!“这里被西方冷落太久,该正视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