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正好也和人探讨过整体论和还原论的问题,说说我的观点(我是绝对的还原论者)
【本文来自《从《三体》与吴国盛的争议谈起:文明演化的模型思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问题值得开放讨论,毕竟微观跟宏观是有区别的。微观的部分扩张未必是因为亏损,但各部门之间有业绩竞争机制这倒是真的。
宏观的文明竞争倒真有可能是被生存给逼出来的。事物越到微观层面,其混沌性越明显,只有在宏观层面会体现出相对的规律(量子力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同理,资本投资回报是微观的逐利现象,宏观层面是资本化的生产需要市场来解决消费问题。中英之间为何会爆发鸦片战争?长期的贸易逆差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无法获得中国这块市场,资本的增值就被限制住了,那么为何资本不能停止增值,过天人合一的自循环的日子呢?内在原因就是资本依赖技术爆炸来淘汰劳动(其实也是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但生产力的提升创造出更大的消费空缺。此外,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使得资本面临地缘和币缘两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一旦暴走,就会让资本陷入死局,这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诱因。所以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是资本降低其应对生产过剩风险的最优解,这从内部促成了资本需要无限扩张的动力。而我将这点理解为其在宏观层面所面临的生存压力。
至于微观层面的东西,还是那句话,有混沌性,比如你可能见过没有盈利压力的部门冲业绩而扩张,也必定见过业绩指标不合格的部门拼命地冲业绩。这就是混沌。
兄台这是明显的整体论的观点,前段时间正好也和人探讨过整体论和还原论的问题,先说好:在下我是绝对的还原论者,从不信整体论呵呵。嘛,这个问题等下再说。
1,在宏观上,我认为也并不能简单就得出资本(或者资本主义)天然就倾向无止尽扩张。资本归根结底是逐利的,它会扩张,当然也是因为扩张对它有利。往历史上看,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资本毫无疑问都处在扩张有利的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扩张就永远是有利的。因为总有边际效应显现的那一天,实际上差不多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这个扩张就已经算是到头了。
正因为简单的资本扩张其实已经不再足够有利了,所以才有的全球化。
全球化一样是资本的逐利需求,其核心就是:投资回报率。
2,资本有个天然的属性就是:稀缺性。资本永远是稀缺的,正因为资本有这样的根本属性,因此追求回报率才能够成立。如果有一天,资本已经不再稀缺了,已经人均资本家了,那就应该……应该是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了吧。在那之前,无论资本是握在谁人手中,它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本不可能无限地追求扩张,因为一旦在扩张过程中获取的收益满足不了资本自身增殖的需要,那么资本就会被稀释,它的扩张就会自发停止下来。其实从现实世界观察,可以很明显看到这一特点。
3,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个文明,文明是否会有永续扩张的内生性呢?我想反问的就是:何以确定必然有?
十多年前,我那时在一个BBS上当科幻小说版块的版主,有个网友推荐我看《三体》,那时候三体还在《科幻世界》上连载,我记得当年我们讨论的时候观点分歧最大的一块就是:大刘的黑暗森林理论,其实就是建立在宇宙文明的无限扩张必然导致的争夺有限资源和生存空间冲突之上的。但是,断言一个文明随着发展就会无限扩张,我觉得本身就是很不科学的论断啊。
反例其实很容易举出来,因为就在我们眼前:地球本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限资源和空间的环境啊。要是黑暗森林成立,那么地球上的所有森林就应该都是黑暗森林。
问题是:并没有。森林里各种生物和谐相处,既没有谁无限扩张,也没有谁无差别攻击其他生物。各种动植物都大模大样地生长,很多还故意招引其他物种。
再拿我们自己举例:如果黑暗森林成立,那么我们人类就不应该强调什么绿色文明、强调生态和谐、强调生物多样性,还给各种物种搞保护区。我们应该一一把它们灭了才是。
问题是:我们也并没有。
实际上,如果把地球算做一个宇宙的话,我们人类作为这个宇宙中最强大、最高级的文明,从来都没有想过最好灭了其他物种,以防止它们今后发展起来占了我们的资源和空间。
4,所以其一,不能假定文明会随着发展无限扩张,以此带来对资源和空间的无限需求,这本就是从根本上就不符合物理法则的。
其二,大刘说,宇宙中的物质总量是保持不变的。这当然不算错,但是由此得出宇宙中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结论,这是不成立的。因为资源是可以创造的。我们人类为啥不会无差别灭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因为它们对我们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5,最后顺口批一下整体论,在下我是彻底反对整体论的,在我看来,整体论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信息的劣化,抽象化,模糊化。所谓整体论,其实就是通过舍弃来找寻意义,扩大误差来寻求近似。比如眼前一堆沙子,你说像个美女,他说像个妖怪,我说像个苹果,这就是整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