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该解散建立一级学科协会,试行考证毕业模式,评价学生专业能力、工作技能

【本文来自《以我自己带的初二孩子来说,现在的学生真的太卷了,11:30睡,第二天6:20起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这个做法是打算把大部分大学搞宽进宽出,降低竞争,然后挤出资源把现有的顶尖高校再加强,我反对有三点。

①从家庭角度。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儿女成龙成凤,谁愿意让孩子认命,特别是收入越低的人群希望孩子毕业找个比自己轻松挣钱工作的执念就越深,所以竞争力度不会因为目标改变而更变低。

②从社会角度。这样子会降低JC流动性。现实社会比你理想的更黑,北京人比全国都容易考清华这样子的例子会愈演愈烈。

③从国家角度。中国在中低端的行业竞争超过大部分国家,就是靠每年大批量的理工高校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让许多工业得到性价比高的工程师(毕业生是是菜鸟,但工作后上升速度很快)

。所以中等层次的大学还是要继续发展。

我说一下我想法哈,不一定对。

先说竞争激烈原因,高校建设很多专业盲目跟风,千篇一律,导致社会招聘惟高校排名论。

这就导致从高考到应聘工作,整个流程的的竞争都是粗放,导致了许多无效竞争。相当于公路你不画道路线一样,最后电车和小车相互串来串去,最后堵塞。

所以解决高考竞争的办法不是堵(降低高校竞争力从而降低竞争需求这是堵),而是疏。

①梳理全国高校专业建设情况,砍掉重复且没有竞争力的专业,一是节省资源和资金给有特色专业,二是减少上了好大学但读了个没有什么用专业的现象,从而解决社会招聘发现一些学生专业不强认为是学校不行然后改为招聘重点大学的唯学校等级论问题。

②高校专业建设要和社会发展最新需求对接,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还在教单片机,但毕业发现社会从stm32起步了,气死人。

③建设性讨论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设计,看是否有办法在做到通识教育的同时,分不同方向不同教程版本。比如目前的文理分科,通识教育方面英语教程是否该划分两个版本,文科偏写作和口语,理科偏阅读理解,这样子降低孩子的学习工作量。

总结,就是高考到工作,大学作为培养单位,要把每条路线建设好,把分流工作做到位,竞争会出现分流现象

第二个,我们大胆一点去设计,到2050年,国家解决东西发展不均衡和农村城市差距大问题后,互联网教育发达。

①把小学和初中合并,作为通识教育阶段,只读基础知识,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高中压缩到2年,开始分学习方向,按国家划分的一级学科把理科教程分类,作为大学预培养阶段。

③大学解散,建立一级学科协会,作为高中生进到社会的培养机构,试行考证毕业模式,评价学生专业能力,主工作技能培养。

④研究生和博士站点保留,主研究能力培养。

⑤最重要一点,国家建设跨学科学习平台(学习平台建设可以开放部分给社会,就是我们说的培训机构),建设转专业机制(从高中开始),把路分流了,还得把路串联起来形成公路网。

2021-05-16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MAGA之子”杀死了MAGA旗手

“美国捉襟见肘,再看看中国…”

超10万人涌上街头,马斯克“现身”:英国该换政府了

当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学生跨境来中国上小学……

柯克遇刺后,美国网络涌现“人肉开盒”的报复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