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眼下是机器自动化便宜还是人力便宜?你问问私营加工业的老板怎么选
【本文来自《别老拿德国退休说事,要工作时长和收入也能跟上,延迟退休我没意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声明我不是赞同延迟退休,我只是说延迟退休实施的可能原因。其次我说一下人工成本和维护机器成本的问题。我只说我所处的行业和我所了解的情况,不敢代表全体行业情况。我在央企化工厂电力维护,九十年代厂里是一千多台电机维护工两百多人,现在三千多台电机六十个人。今年元旦上级领导讲今年工厂要上新项目扩大规模,并且说十年内要把维护人员缩小到二十人以内,每天现场的巡回检查将由现场机器人代替(具体什么样还不知道,今年开始上)。厂里的化工操作人员以前最多的时候两千人,现在七百多人。再说一下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不止包括工人的收入,里面还有福利、保险什么的,一个人一年的税前收入并不少,最关键的人总要休息,难免会生病,最不幸的可能出事故造成死亡,现在安检抓的这么紧,我们这一个劳保穿戴不规范被应急管理局查到都是几万起,现场施工作业票填错二十几万,这都是人工成本。人多了事就多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关于私人企业自动化的问题,不是非得用机器人才叫自动化。举个例子:化工厂需要很多的电动机,很多电动机都需要经常注油,以前是人工做,现在很多私企都用了自动注油器。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下到达的,在化工领域自动化会越来越普及,雇员只会越来越少
人工洗地月工资一千八,一天两遍,干完就可以走。其他没有。购入自动德国洗地机,手推4万,自走14万,驾驶21万。同款私企自购费用减半。每年更换各类配件占设备费用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你以为推动企业自动化的动力是什么?效率?你想多了。我们全线六台日本进口机器人,费用加N倍,效率减半,次品大幅增加。
举个例子,当某一工序出问题,人工检视立即停工检修。机器人只能等到最后一道工序才能发现,而且自动化不能停,一停工时浪费巨大,知道产品有问题只要不大就继续生产,结果返修产品堆积如山,返修是没有办法自动化的,必须人工,全世界都没有返修自动化。
在我们这种低廉劳动力国家人工成本远低于自动化成本。私营加工业很多还使用七八十年代的机床,买数控设备都舍不得更不要说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工人有福利保险生病死亡,机器也有得它也会坏也会报废。一个工人死亡你知道赔多少?不到一百万,这就够一台普通的数控加工中心,还是国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