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性休同样的陪产假也没法解决问题,许多独立女性不愿因生育放弃工作,男性就愿意?

【本文来自《女性生育期不能工作,导致社会上性别歧视,男性休同样假期能不能改变这种情况?》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补贴是个很难平衡的手段。首先说对于公司的补贴,不同工作的生产力不同,如果补贴高于生产力那么公司可以只招适龄人群专门吃补贴,如果补贴低于生产力那么资本是不肯亏一分钱的,短期内可能有所改观,长期后又会和现在的状况一样。全国数亿家公司数十亿个岗位,根本不可能确切评估每个岗位应该补贴多少。

另外还有对于个人的补贴。任何一个人离开职场半年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陪产假为1周到1个月,常见2周,还不会影响上班节奏,至少保证了男方不会脱节而失去竞争力,现在女性在产假半年后去找工作很难重回产前的地位和收入,但正因为有男方的收入保底她还有试错的机会。如果夫妻双方同时脱节,无论补贴与否都会同时降低整个家庭的收入能力,如果这个家庭不能像过去一样正常接轨工作又由谁来兜底,毕竟个人补贴不可能能无限发。所以不光是考虑企业的营收问题,也要考虑到个人的事业问题。

现在已经有许多独立女性不愿意因为生育而放弃工作,那么男性难道就愿意吗。最终矛盾只是从男女之间变成了年轻人和中年人之间,从一个内部矛盾转移为另一个内部矛盾。很多时候矛盾向外转移都没有作用何况是内部转移呢。又有谁能保证矛盾转移不会造成比现在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呢。

再者大规模的补贴是需要财政支持的,经济发达地区必然有优势,大公司必然有优势,如果他们开出一个落后地区和小公司无法开出的补贴价格,把年轻人全都挖走了,扼杀落后地区和小公司的发展机会,可以简单的利用补贴形成实质上的人才垄断。

所以我认为,补贴只是在这些矛盾个体中的一个公约数,可能会加速或减缓矛盾的发展,但不能改变矛盾的加剧。

最终问题回归到两点,这么做能不能保就业?能不能提高生育率?我的判断是不能。

2020-12-17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

“中国人才都回国,美国损失好大”

4000亿美元!“美国狮子大开口,韩国犯愁”

哈佛报告澄清!“这里被西方冷落太久,该正视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