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玩器材的不懂摄影的境界,社会发展到数字阶段,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和使用

【本文来自《发烧友是不是在交智商税?》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正如:玩器材的,不懂摄影的境界。

  所谓的发烧友对声音的处理,也是不懂。发烧器材再怎样,也是一声音滤镜,这一滤镜在放交响时是最佳状态,但也许放男低音时就完蛋了。正如一个歌者不能高中低通吃,一样的道理,器材也是。

  好的,你果你够发烧的话,再去组一套男低音的器材。你不组,你就不足够发烧,懂了吗?你的发烧热情 属于这种《傻傻》分不清的发烧热情。引发的悲剧就多了:每一种音乐,你就组一套专门的!

  其实最简单高效的方案:搞一对标准的监听音箱/耳机 + 纯数字功放。播放时,选择对的声音滤镜就可以了。道理很简单,1.纯数字处理,只有最后一个步骤音箱是模拟信号,那就用2.标准音箱。在1,你个人想对某个音乐以什么方式进行欣赏,自己调数字滤镜——在电脑端自己慢慢琢磨,然后数字给功放,功放把 数字转为声音。到2后,因为是标准的音箱,可以在偏差很小的基础上,把数字滤镜效果体现出来。

  社会发展到数字阶段,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和使用。

  纯数字功放+滤镜,花不了几个钱,却可以完美替代所谓发烧友的无数宝贝的无数种最佳组合。

  另外,图像与声音在物理上、原理上、艺术上,其实是一回事。一个是:色阶+空间+节奏,另一个是:音阶+时间+节奏。所以它们都有滤镜,数字的滤镜。

2020-12-11
科技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想收购英特尔10%股权,“正打中国牌”

饭都不香了,奥尔特曼焦虑:美国低估了中国…

印媒感慨:当我们遭美国重击,中国喊出这句话

为俄乌会晤开辟道路,马克龙有个想法

“欧洲松了口气,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