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提供外语学习,但不列入高考成绩,大家觉得可行吗?

【本文来自《倡导不学英语和反留学生,看似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却是狭隘封闭的思维定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其实很简单,看看大唐盛世时,各路来唐的留学生说的是什么话就行了。

现在英语只是基于某个阶段中的先发优势,导致转向其他语言的成本过高而已。但如果学习英语的成本低于回报,那自然就少有人学了。

过去的拉丁语/法语的统治地位今又安在?不就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主体国家的国际地位相对英语系国家的地位下降了吗?

二、那些认为英语好可以方便找工作的,要是哪天中国企业都真正强势了,那不就是该老外学汉语了吗?

当年大陆经济刚起步时,有多少港台居民会说普通话,现在又有多少港台居民操着普通话来大陆求职。大陆和港台经济地位的逆转导致学习语言风向的变化,不就是一个缩影吗?

再进一步说,过去出国购物,团队里都要有个翻译,现在出国购物,哪个主要商铺里没有普通话导购?

三、有需要专业学习的,自然会学,没必要专业学习的,学了也没用。

就像现在各路键盘委员会委员,他们会电脑不,那肯定会啊。但拿他们同IT专业的人来比较,他们会电脑不,那肯定不会啊。

四、最合理的解决方法,中学提供外语学习,但不列入高考成绩。

要是真热爱外语,或者以后大学专业有外语需要,自然会在中学努力学习;要是既不热爱又没需要,那随便打个基础就行了。

反正以后日常用到的时候,基本也就是“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的环境,再备个翻译软件就足够了。

2020-11-23
国际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