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呛行造菜刀”的故事,我给大家讲一个,有知道“东方牌”菜刀的朋友吗?
【本文由“雾满拦江”推荐,来自《说个院士造厨具的故事,还是要尊重细分领域的经验积累》评论区,标题为雾满拦江添加】
我认为,他这个细分的分与隔,主要还不是技术、工艺的内外行,应该是与使用的脱节。如果本人是“老厨”,自然门儿清;如果不是,就得做大量的功课了!要找那些对于厨务不仅有丰富经验,还得有深入心得的人,充分研究人们的需求与期望。也就是得把创造过程倒过来:由终端到起点,依需求来设计、制造。
作者明显在编段子:
1.造刀材料,不要说材料方面的院士,哪怕是刚毕业的材料工程师,也不会去船用钢里去找(当然,这指的是船用结构钢,要非说是用来造船用齿轮箱里的齿轮的,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船用结构钢普遍需要高强度、高冲击韧性、易焊接、易冷作加工......唯独没有高硬度——这会大大提高机加工成本。造刀材料显然在刃具钢里面找更合适;
2.即使是刃具钢,除了部分型号的硬质合金,普通油石(研磨料是氧化铝或碳化硅)一样可以磨削加工:比如日本有些卖几千元一把的刀用的VG10(一种高碳不锈钢),其热处理后的硬度也不过HRC60,比氧化铝、碳化硅低太多了;
3.至于“不锈钢锅太沉”,所有的不锈钢(不管是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锰氮不锈钢),其密度都跟普通钢铁差不多,如果“太沉”,那要么是院士给的材料延展性太差,要么是委外加工厂工艺不过关,导致锅体比一般的铁锅厚得多......这是在砸院士的牌子啊。
PS:关于“呛行造菜刀”的故事我倒是知道一个:东方电气集团下属的东方锅炉厂,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筹资金研制30万吨亚临界电站锅炉时,造过菜刀“搞钱”,这是写进厂史了的。至于用的什么材料,“史无所载”,不过以前听一个长辈吹牛时说是高锰钢。这东西倒不是什么“高级材料”,专业菜刀厂真有用这个造菜刀的。只是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对菜刀的“性能”相当重要,作为一机部直属企业,这方面的积累与能力自然远胜过当时的专业菜刀厂,所以产品颇受欢迎。当然,这“生意”后来没做下去,江湖上再无“东方牌”菜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