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求学后我才体会到他们的厚教材是同教学方法相适应的,而国内...
曾经我的想法和你们一样,直到想到一个问题:这么厚的教材,上课怎么讲得完?大部分欧美的大学的学期都比中国的学期短,中国一个学期有20多周,国外一般都是十几周。短学期+厚教材岂不是要了命?
这个问题直到我自己在国外上了课才找到答案。他们一个学期上课十几周,每周每科一堂课两三小时,外加一两次习题实验课。所以上课大概就相当于十几次讲座,只讲重点难点,会另外发(或者自己买)讲义,这个讲义的内容就是一个公式直接出结论那种,大概就相当于国内的教材了。布置作业一般会比教材每章后面的习题难度更高,最重要的是每半个学期布置一个大作业。大作业是按论文的要求,程序代码都要查重的。
所以他们的超厚教材的作用是:
1,基础的知识自己看,上课不会讲。
2,做大作业的时候要查,所以教材一定要全面。
简单说,他们的厚教材是与他们的教学方法相适应的。
本评论由用户“一杯红酒就辣条”推荐,来自《大学同门课程国外教材是国内的3倍厚,有数理基础的高中生也能跟着学》一文。内容仅代表用户观点,标题为一杯红酒就辣条用户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