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方法论并不能绝对断定,一个具体文明的具体发展道路是不是唯一正确的

【本文来自《国家能力进化路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野:工业革命爆发的历史逻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跳进历史一个时间点的各种特殊性细节当中去找所谓的因果联系,其实很难找到真正的必然性因素,如果历史并不有一两个简单因素所基本决定,这样去找历史的因果联系则必定会找到错误的或枝节性的联系。这种面对全部实践试错细节的方法论是古代科学方法论,因为不面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真正一般性客观规律,使用它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有限时间内或特定条件下有实用价值,而更多的情形是完全找错了因果关系。

  这种古代科学方法论的推理环节根本就没有严格的必然性,说服人需要靠被说服者们经验不足和认识肤浅——那样他们才会忽略论证推理的各种缺陷和漏洞而相信靠不住的结论。在现代科学早已普及的今天依然用这种方法论做研究,与故意行骗无异。

  现代科学方法论,则不是从特殊性细节堆里找从A到B再到C这样直接的所谓必然性去骗人,而是用面向模型、假说和逻辑的理论体系去表述事物发展变化背后的一般性规律,所有违背规律的做法作为错误看待并排除在真理可能存在的范围之外,剩下的范围足够狭窄,可以低成本去搞实践试错。模型和假说如果有局限性,可以通过理论体系的另起炉灶式的无限迭代去渐进认识绝对真理。这种新认识方式彻底杜绝了之前古代方法论骗人相信的把戏。

  针对历史而言,现代科学方法论并不能绝对断定一个具体文明的具体发展道路是不是唯一正确的,但它至少可以准确指出某些类型的错误是否被犯下。

  中国人在数千年里就是犯下了不重视一般性认识的错误而实践早早领先却最终浪费了大量发展时间而被原本落后的西方甩开。上千年的浪费根本不是小事,这本身就很可能决定未来某个危机中我们能否幸存。而即使没这样的风险,我们不承认错误也必然导致不改正错误,这带来的风险更有确定性,是谁也逃不掉的。

  你谈的所谓“进化”,其实就是演化。进化需要的是尽早自主认识和改正错误并加速自主创新,其追求是一个具体文明通过发展而确定地具备最终前途和出路。而演化则可以不管客观规律如何更随意地实践试错,更多的文明随机不同的尝试最多带来很少的文明有最终前途和出路,当然,更可能谁都没最终前途和出路。这种用词错误当然也带有欺骗性。

发表于辽宁省
09-20
社会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奶茶出海,美国人也学会说“要几分糖”

“当年李鸿章访美被震了,如今外国人来华被惊了”

联合国:谢谢,中国!

欧美撺掇换下中企设备,德国要拿出165亿元

透过“菜篮子”工程,看到中国式经济学的关键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