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价格”与“扩大消费”的矛盾

这两个价格分别是——商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个价格没有互相协调好。商品价格涨幅大,而劳动力价格涨幅小。也就是后者相对前者在下滑。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利润率降低,经济在利润下滑周期里。所以,资方为了维持利润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降低劳动力价格。或者,让商品价格的涨幅涨速大于劳动力价格的涨幅涨速。

但是这样一来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价格(即薪酬)相对减少,无法扩大消费。消费低迷又造成商品有价无市,即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迫使资方减薪裁员,又让劳动力价格更低,消费力更差,产能变得更过剩,形成恶性循环,把经济推向危机。

所以,现在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协调两个价格

换言之,就是在经济进入利润下行周期后,怎么让资方认清现实,不要在利润减少的时候还非要争夺利润,以致于通过涨价来不公平地拿走劳动者应得的财富,结果是导致“两个价格”的协调关系被破坏,即产销平衡被破坏。

简单说就是,如何阻止资本的“无序竞争”?

反对“计划”的市场经济有能力阻止“无序竞争”吗?

现在不少专家说,解决当前经济问题要“扩大消费”。那意味着劳动力价格要提高,其涨幅涨速要大于商品价格。即,资方的利润要减少。请问,市场经济能做到吗?资方同意吗?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能遏制竞争吗?

【补充说明】

有人说现在不是涨价,是降价,是在“通缩”。

我想说,请不要只盯着最近几年,多回头看看,多看几年,还有什么商品没有涨价吗?

人们的生活是更轻松了,还是更难了,从消费低迷和生育下滑等现象中还看不出来吗?

正是食品、教育、医疗、住房……等必需品领域的价格升高,才抑制了消费,导致在非必需品领域率先出现了价格战。这才有了所谓的“通缩”。这是“假通缩”。通胀引起的打引号的“通缩”。此时,货币越多,消费就越低迷,越被抑制,致使“假通缩”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流动性陷阱”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章: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一文说清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

《“刺激消费”为何美国易,别国难?》

2024.12.31

发表于北京市
2024-12-31
财经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