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戴锦华说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核是殖民地被统治者的潜意识心理

【本文来自《金庸笔下的那个世界,最好不要存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记得戴锦华说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核是殖民地被统治者的潜意识心理,表现形式是认贼做父,指父为贼。

金庸小说中的男性主角大多是无父的,而表面的父其实却是弑父凶手。这类故事情节安排对应了殖民地意识。

母国的传统文化被切割,因此无父,没有根源;认同宗主国文化,认贼做父。接下来反感原母国传统,陷入皈依者狂热状态,指父为贼。

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金庸把这种殖民地心理写到小说里,这些还是文学艺术中的反映。

至于在其它领域,这种殖民地心理其实也无处不在。

“传统”就是不好的,落后的,野蛮的,丑陋的。而“现代”就是好的,先进的,文明的,美丽的。

所以在嘲笑金庸之前,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发表于辽宁省
2024-06-21
文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望着满眼“中国制造”,英国政客又找借口挑事了

甘肃:幼儿园餐食铅含量超标 天水二院违规修改数据

民粹政党大抬头,日本自民党迎来“历史性惨败”

党内蠢蠢欲动,“石破茂不辞职,自民党活不了”

美教授:中国这项技术也在反超,令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