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于赵高才是秦十九年而亡的根本原因
【本文来自《揭秘:秦帝国十九年而亡的历史真相》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还未看清问题的本质
是你没看清问题的本质,动点脑子想想,如果真如你说秦是由乌合之众所组成的社会,必定一片散沙。那么秦怎么可能统一六国?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都没意识到吗?
一片散沙的现象是存在的,知道什么叫“礼崩乐坏”吗?形容的就是一片散沙的现象,这种现象不是从秦开始,而是进入春秋战国就开始了。当时的有识之士也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所以才有了诸子百家。秦国变法后相当部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其他六国没有解决,所以才有了秦统一天下。您的错误就在于把这种现象张冠李戴的说成了是秦造成的。懂了没?就是说如果秦国社会一盘散沙,而六国社会稳定,是秦统一后造成的社会混乱,那么怎么可能是秦统一天下?事实是相反的。是秦接管了六国混乱的社会,还没来得及彻底改变就亡了。
再说秦亡的原因,说修长城修陵墓造成秦亡都是错的。先说修长城,各国一直都在各国边境修长城。现在还有齐长城、楚长城,魏长城遗存,特别是齐楚长城风景特好,有机会可以去旅游一下。而且秦赵燕都修防御匈奴的长城,秦统一后不过是把秦赵燕的长城连接一下,相比各国修的长城工程量没那么大。各国都修不亡,怎么秦连接一下就亡了。再说修陵墓,按照古制,君主继位就开始修陵墓,到统一已经修了几十年了,都没影响秦统一六国怎么会造成亡国。至于阿房宫,根据遗址考古揭示,规模根本就没有传说的那么大。
秦亡于赵高才是秦十九年而亡的根本原因,赵高基本上把秦朝能治国的人才都杀光了,把能打仗的将军也杀光了。可以想象,能治理国家的精英阶层全灭除了亡国还能有什么结果?陈胜吴广起义时连一个将军都派不出去了,章邯只是个从没打过仗的文人,看到秦廷实在是无将才自荐带兵。就这赵高还在后面不断地给章邯穿小鞋,最后投降也与这有极大的关系。知道项羽杀降吧,章邯虽然败了一仗,但主力尚存,但他知道赵高要对他下手了干脆就投降了。二十几万秦军放下武器才给了项羽杀降的机会。
赵高为什么对秦有刻骨仇恨,因为嫪毐之前的宦官是全人,是不用去生殖的。嫪毐之后秦始皇下令宦官全部去势,赵高作为内宦当然不例外。所以估计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扭曲,和以后朝代自愿去势进宫不同,内宦之前不过是个官职,结果做官把命根子做没了,怎能不恨。
打开APP查看4条评论
评论4条
独钓寒江的江
2024-04-03 11:48
来自辽宁省
秦始皇巡查路上,偶然死去,这是偶然性。赵高鼓动政变,又干掉了李斯,把秦国的政治体系打碎了,而且还是从上到下的打碎。
所以,秦十九年而亡,不需要强调“暴秦”的暴字。一个暴字,是夸大其词,是歪曲历史,更是幸哉乐祸。
Tonyzhangly
2024-04-02 14:38
来自上海市
dalianren
2024-04-02 13:39
来自辽宁省
扯吧,赵高是宦官但不是阉人。过度严苛的严刑峻法和沉重负担是农民起来造反的根源,赵高起到加速灭亡的作用!赵高原来是赵国人,如果要强调赵高复仇,可以说要报亡国之恨?
赵高可不是什么赵国人!
赵高是所谓的秦国的嬴姓赵氏,而不是赵国来的嬴姓赵氏,秦国的嬴姓赵氏原只是为了去东方各国方便而自称的赵氏,其中子非在得秦之前也自称嬴姓赵氏,他是嬴姓小宗,因得秦故后被周天子称为嬴姓秦氏,赵国的嬴姓赵氏也是嬴姓小宗,嬴姓大宗因商末的站队与叛乱被发配到了西陲,后子非得秦后与西戎多次作战,嬴姓大宗全灭,在这种情况下嬴姓秦氏就做成了“小宗变大宗”有了嬴姓的祭祀权。
而赵高是秦公室的旁系,因父母家族获罪被没入掖庭,是在宫中长大的。赵高要报仇也是报自己家族的仇!
默默黑
2024-04-02 14:22
来自上海市
秦从建国到灭亡六百多年了,早就年老体衰。能灭六国那是因为六个也是老头子没活力了,内部问题一大把。
dalianren
2024-04-02 13:39
来自辽宁省
扯吧,赵高是宦官但不是阉人。过度严苛的严刑峻法和沉重负担是农民起来造反的根源,赵高起到加速灭亡的作用!赵高原来是赵国人,如果要强调赵高复仇,可以说要报亡国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