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为什么晦涩难懂?
知乎里有一个提问:《资本论》为什么晦涩难懂?
下面是我的回答:
因为没有正确解释财富的本质是什么。
不知道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就无法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由谁生产的,该怎么分配才合理,以及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避免经济困难的办法等。这些问题说不清,说不好,就没法深刻理解经济规律。这引致的结果是,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改革实践或革命实践,尤其是针对“资本”进行的调整,最终没有取得圆满成功。它虽然处理了资本形式的经济危机,但是没有避免非资本的,或者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动荡,造成社会巨变,使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资本论》以及马克思的其他学说只完成了“半个圆”,即纠正资本主义在经济和政治上的错误。他未能明示社会主义存在的缺陷,更未给出好的解决办法。这导致马克思虽然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思维、社会思维和历史思维,但是没有能够更深刻、更圆满地认识整个周期,包括经济周期、政治周期和历史周期。
这种不圆满体现在学术思想上,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完善的正确性而强行论证。举个例子来说,“劳动价值论”就是对价值(财富)及其产生过程的误解。这种理论错误在将生产力三要素划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时就已经注定会失败了。其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有助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形成并取得胜利,但是财富依然没有被公平、合理、科学地分配,以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无法长期维持经济的顺畅运行。最终,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逐渐陷入经济困境,连累意识形态也发生动摇,使政治出现危机,让国家解体变质。
这种对价值和财富的错误理解,让马克思陷入困难的证明中。也许就因为这个问题,他不得不搞出很多概念,进行复杂地解说,七扭八拐想证明只有劳动创造价值,所有的剥削都不合理。这种强行扭结的论证难免佶屈聱牙,令人费解,实践效果也不好。历史已经给出了证明。
总体来说,“大道至简”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马克思的历史功绩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批判资本主义方面,他给后来者的启迪是无法否定的。他是确定无疑的时代伟人和智慧巨人。只不过,他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受制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的不完整性,因而未能完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他生活在当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他也许能给出更优秀的理论。
最后分享几篇文章,尤其前三篇,看完能更好地认识经济和资本,对理解《资本论》亦有帮助。未看过《资本论》的朋友若先看这几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资本论》。已经看过《资本论》的朋友,看这几篇文章后能帮你更全面地认识《资本论》的优缺点。最后一篇参考文章是综合性的总结文章。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