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独特性、不可复制、稀缺性、自然性是四大特征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34642”推荐,来自《外国名牌在上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这句老话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艺术品,也是艺术品有艺术品价格或高价格的社会前提。某些艺术家等等风光一时的作品,一度成为垃圾就是明证。

艺术品可以经济成本很低,甚至没有什么经济成本,比如书法名帖《急就章》、《肚疼帖》之类,但无论毕加索的原画或公认艺术真品,它的创作成本,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又是难以估量,随着研究和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般以为艺术品必备的名气、高价,并非艺术品的必然特征,而是市场特征,人为的市场特征。

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独特性、不可复制(商业复制除外)、稀缺性、自然性是四大特征。

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多由独特性、不可复制体现;稀缺性 在曾一定规模化生产的瓷器、家具……里有代表性,也是最受人为影响的。而创作成本是材料(如紫砂、端砚……),创作者技术而艺术的时间和修炼成本,灵感和发挥表达、现场发挥(书法、钢琴……)的总和,在独特、不可复制(复现)、稀缺、自然上都有所体现。最后还有艺术性被确认、出名的成本。

王羲之写不出第二幅兰亭序,创作它的时空环境、心境、灵感和发挥是不可复现的。毕加索、凡高……的作品里都有刻意,但那种刻意对创作者是如此自然的表达,就像书圣一挥而就兰亭序的自然。自然天成,这应是大多数个人艺术品最本真的特质。

艺术品,曾经的产品、商品而成为艺术品,其创作制作时,是没有商业目的或商业目的都是非艺术的(瓷器为代表)。

而今天不少在西方被认为捧为艺术的商品(迪奥、香奈尔……)之类,从策划到诞生都是商业目的明显到无耻的,是刻意的。稀缺性、不可复制是靠限量和炒作的,而独特性更多是由借鉴演化产生,鲜少原创性或重要性不值一提的。

发表于江西省
2023-09-11
文娱 财经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

立即生效!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面试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