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下的中西哲学丨王德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下

按:听哲学王子的讲座常有“法喜”。

--------------

讲座视频:

讲座文字稿。

【该版文字稿是从网上搜寻而来(感谢记录整理者,功德无量),其中笔误多有,本来我想对其校勘的,但工作量大得让我望而却步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接上

那么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做一个对比,那么根本差别在哪里?简单一句话,中国人【论道】,儒道佛都论道,没论出来“两个世界”,还只有一个世界,天道在哪里?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它不脱离人民生活。所以孔子最早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不远人”,天道不在彼岸世界里,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我们大概还多少知道《大学》、《中庸》,这两篇重要的儒家文献,因为“二程”程颐程颢两兄弟把《大学》和《中庸》专门从《礼记》里面抽出来,让它们独立成为单篇,跟《孟子》和《论语》并列在一起,叫“四书”是吧,然后后来来了一个朱熹,对“四书”做了全面的注释、讲解。那么“四书”我们一般的次序就是,先《大学》后《中庸》后《论语》后《孟子》。那么《大学》为什么放在第一篇呢?叫“初学入德之门”。第一句话我们都背得出来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叫“三纲领”。我们先把这个“三纲领”理解了,短短这一句话,非常能够表现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首先,第一句话,“明明德”。什么叫“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做动词用的,第二个“明”跟“德”连在一起叫“明德”,还要对这个“明德”来一个“明”叫“明明德”。为什么?“明德”是指什么?我们本有的“仁心”,它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说“赤子之心”一定是明德,所以“君子不失赤子之心”,它是“虚灵不昧”,我们人人都有,后来佛家禅宗就讲“人皆有佛性”,这个儒家讲的“明德”相当于佛家讲的“佛性”,每个人本都具备。最早把这件事讲出来的是孟子,仁心有“四个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本心具备的,这叫“明德”。那么我们把它跟西方哲学比较一下,特别是跟西方基督教比较一下。按照西方基督教的观念,人本有的是什么?“罪”,那叫“原罪”,不叫“明德”,所以人的希望在哪里呢?信仰上帝,侍奉上帝、敬重上帝、敬畏上帝,等待上帝对我们这个有罪的灵魂进行拯救,我们自己的灵魂对我们自己的罪孽是无能为力的。但中国思想一开始就讲了“明德”,但是我们会遮蔽掉,由于在这个现实世界当中我们人还有“器质”一面,就是肉体的一面,“明德”是天地之性,我们肉体给我们器质之性,“食色性也”,我们要饮食我们要男女,我们有各种利害得失的趋利避害的要求等等,这一切都会让我们的“明德”被遮蔽掉。于是有一个功夫一定要做,叫“明明德”,但是前提是要有东西好“明”,我们都有叫“明德”,让它再度呈现出来叫“明明德”,这叫“复性之功夫”。儒家讲的修养就是“复性”,恢复我们本有的明德让它呈现,真理不要到外面去求,“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讲的。《三字经》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有“明德”的,“性相近,习相远。”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后天生活的习惯、方式、环境让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差异,于是那个本有的明德被遮蔽了,于是《三字经》后面就说我们怎么恢复它,说了一大堆话都是给孩子听的,通俗的很意思是?到位就是从儒家思想里说出来,那么“明明德”怎么“明”?我们这个“明德”肯定是跟天道统一的,否则不能叫“明德”。“德者,得也。”分有了天道,从天道那里获得了我们的德行。《中庸》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的“明德”跟天道贯通的。那么天道在哪里?高高在上么?你如何“明明德”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苦思冥想的?就能够把那个“明德”“明”出来么?不是的。第二句话来了:“在亲民。”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进入和体察人民生活那叫“亲民”。后来朱熹把亲民改成新民,他错了,改成一个新旧的新,错了,为什么?那叫改造,改造百姓了。不,亲民!好,我们“明明德”的途径知道了,是什么?是亲民。不是说你做了君王要亲民,做了官员要亲民,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都亲民,我们都在体察人民生活,我们也在其中,我们去真切的体察人民生活是我们“明明德”的唯一途径。《大学》是大人之学,是不做小人,叫“君子”,做君子一定要天下关怀。什么叫天下关怀?体察人民生活。这就叫亲民。然后,第三句叫做“在止于至善。”就讲人生的最高目标,达到最高的完善,就是人做人要有目标。第一个讲明明德是复性之功夫,第二,这个功夫那里去做?体察人民生活,正确的体会在人民生活中体现的天道,然后身体力行,达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完美,“在止于至善”。这就叫“三纲领”。我们把这“三纲领”跟西方哲学比较一下,跟柏拉图比较一下,那么差别就很清楚了,真理不悬在现实人世之外,而就在人世之中。同样的我们把佛教中国化的惠能,讲了那样一句话:“佛法在世间”,佛法在人世间的,“不离世间觉”,不能离开世间而去觉悟,“离世觅菩提”,离开这个人世间去寻找最高的智慧,“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在兔子身上找到头上的两个角来,兔子只能长两个耳朵,没有两个角。惠能说得很通俗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做了底子,中国人才能成功完成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思想里边处处会读到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当然它以佛家的语言来说。我们将来能不能用儒家的语言、道家的语言、佛家的语言来说马克思学说呢?如果说成功了,就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情就是这样的各位。我们不能搬来一大堆洋教条来改造中国,不论你是搬马克思主义还是什么主义,那都叫洋教条。我们都还记得《坛经》,六祖坛经里面讲的神秀和惠能各自所作的偈语,这两个偈语我们都背得出来,背得出来,但是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惠能的偈语要比神秀的偈语境界高呢?为什么?我们先背诵一下神秀的好吧,“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法师看到这个偈语了,众弟子都在边上弘忍法师心里立刻明白:这个偈语谁做的?神秀做的。师父对自己的弟子所达到的境界了然于胸。因为当时神秀想出来一个妙计:偈语是一定要做的,但不要署名,因为如果署名以后,师父如果说做的不好,我得不到衣钵,还在众弟子面前失去了威望,但是不做偈语的话衣钵肯定得不到,“究竟做还是不做呢?”他左右的为难,睡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终于想出一个妙计:做是一定要做,但不要署名,如果师父说做得好,就承认是自己做的,如果说做的不好,就别吱声。唉~妙计!后来他一做,写在墙上。弘忍法师就说了跟弟子们讲:“你们每天都要背诵的。”背诵这个偈语有大利益。私下就把神秀找到方丈室,问他这个偈语是不是你做的,因为神秀已经听到他的表扬了,说“是我做的”。“如做此偈,未见本心。”“只在门外,未入门内。”批评了,汝再去做一偈给我看看。随后的几天里边,这个神秀神思恍惚,再也做不出第二首了。那么舂米房里的劳动者惠能听见了偈语了然后他说“我也做一首”,边上有人就说了“你这个獦獠”,“獦獠”是中原一带汉人瞧不起南方人,把他们看成是“南蛮子”,给他们一个贬低的称呼叫“獦獠”,“你这獦獠还做什么偈语,你去舂米房里舂米去吧!”瞧不起他。惠能马上就说了,“切不可轻视初学者”,“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的罪!”上纲上线了。那个人有点儿慌。后来继续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mò)意智”。那个人更慌。然后惠能就跟他说我不会写字喔,我做出来,念出来,请你帮我写在墙上。那个人说你先念吧。好,惠能的偈语我们都背得出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个人一听,唔哟,境界果然高了,但是还是不愿意帮他写,他还跟惠能说我帮你写在墙上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到时候你得了衣钵必须先来度我!慧能说这没问题~惠能的偈语终于被写在了墙上。弘忍法师见到了后来,众弟子也在边上,弘忍法师脱下自己一只鞋子,把惠能的偈语擦掉了,说了句话“亦未见本心。”这句话当然也是对惠能偈语的保护,众弟子一看我们的师父不怎么欣赏惠能的偈语啊,所以惠能还继续是安全的。但是弘忍法师虽然为了保护惠能说了这句话,这句话本身仍是真实的话,弘忍法师知道惠能现在还没有见本心,但是要比神秀的境界高,他已经在门槛上了。所以第二天傍晚才去舂米房了弘忍法师,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候了,我再跟他讲开悟、开释的话他一定就悟了,神秀还离这个门槛比较远。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神秀的偈语和惠能的偈语,境界的差别究竟在哪里?神秀用他的偈语来表达他对佛家修行的理解。什么叫修行?第一,我们本有明镜一般的心,它很干净,现在出了问题,叫烦恼是吧,那么烦恼哪里来呢?因为我们来到这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灰尘组成的世界,叫尘世,所以修行就是不断把我们的心,本来明镜般的心跟现实的尘世间隔离开,擦就是隔离,勿使惹尘埃,这叫修行。各位想一下这个偈语的境界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按照神秀的说法的话,我们修行就是远离这现实人生,远离这人民生活,远离这众生烦恼,我们别受它的影响,我们做“自了汉”,那叫小乘佛教的境界,“自了汉”。你要领会佛法,你要见佛性,你要进入菩提之智慧,前提是什么?前提是你要看到:人世间的烦恼跟智慧来自同一个根源,我们的本心,我们的本心一起念,本心要起念的,本心不起念它就不是心了,但是如果它起的妄念呢?那叫烦恼。假如他不是起的妄念呢?它叫智慧。差别在这里。所以,烦恼或者说灰尘来自本心,智慧也来自本心,它不是两个可以对立起来的东西,而神秀的偈语把这两个对立起来,要求隔开么~隔开就是对立么。众生之烦恼,正是智慧产生的地方。我们要修行,应当是什么?把众生的烦恼也看成是我们自己的烦恼,众生的罪过也是我们自己的罪过,这叫“大悲悯”。你如果没有大悲悯谈什么悟了佛法呢?谈什么见了佛性呢?这个原则区别在这里。那么惠能比神秀高明了是吧,他先把这两者的对立给它“无”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掉,外部世界的所谓的跟我们的心对立的烦恼也要无掉,这个心本身如此的明镜,明镜般的干净也要无掉,“本来无一物”,两者的对立被他消解掉了,消解掉了之后什么东西都没了么?还有东西的,这时候什么东西来了他不知道,但他能够把它无掉很重要的,把两者的对立给它无掉,这一步是什么?要比神秀高明了。那么这个偈语,惠能的偈语,就是讲“无”,讲一个“无”字,停留在“无”里面对不对呢?不对。所以,弘忍法师用一只鞋子把惠能的偈语擦掉这个动作,包含什么?禅意。它也是种禅语,就是把这个说无的偈语也给它无掉,你说空,我把你也空掉,叫“空空”,你把我们的心跟外界事物的对立给它无掉了是吧,无掉了不等于什么都没了,所以需要把这个无再无一次,那就是擦掉它的意思了。然后第二天的傍晚才跟他讲,讲解《金刚经》了,终于给惠能讲《金刚经》。五祖弘忍法师讲《金刚经》,讲到《金刚经》那样八个字的时候,惠能终于悟了。哪八个字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惠能偈语达到了这八个字的前四个字。住就是停留、执着,住就是住(着)相。相是什么?相就是我们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人都区分出来一个高低贵贱,这叫相。还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住相。比如说你背着款LV包向我走来,我一眼看过去“哦呦,世界顶级的品牌包”,然后我再看我的包,它简直不是包,其实它还是包,相是存在的,LV包肯定比我这个包贵多了,质量也高多了,但它不妨碍我这个包还是包,你要想到这一点你就不住相了。相是存在的,你能说我跟习Z书记是一样的么?他是国家之领袖,我是一届之布衣,这个相是肯定存在的。但是我们两个人完全可以相谈甚欢,就不住相了吧。世界上的道理都是这样的。那么现在的神秀的偈语是什么?错在那里呢?他住了什么东西啊?住了“我们干净的心”,又住了“外部世界的尘埃”,这叫住了。这也要把它去掉,无所住,我们也会住善相的各位,住净相,干净的净,这也是个毛病。一个人要干净是蛮好的,什么同流合污的事情我不做的,就干净了,你执着于干净,错了,你容不得别人做错事情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容不得别人有过错,你叫“眼睛里不能揉一点啥子”,这叫着了,或者住了净相。善相不可住,净相不可住。那么,神秀是住了。惠能的偈语是把这个住给它无掉了,但是无掉了不等于什么都没有了。后面四个字来了,叫“而生其心”,这个心叫我们的“自本心”,其实也就是佛性,又叫自本性,其实就是佛性。惠能当初不知道,弘忍法师跟他讲了他知道了,然后非常感慨地说了五个“何期”,就是没想到,“何期自性”,就是自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万事万物的真理它都具备;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法就是事物,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孟子的思想了,万物皆备于我,就是万法皆备于我,万事万物的真实的意义只向我们的佛性呈现,这叫“能生万法”。我们平时没见到自己本有的佛性,我们看事物的意义终是看错了的,不是那个事物的真实意义。所以这就是我举这个例子来说明一件什么事情?中国佛家的思想,禅宗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在这点上是完全统一的,就是不把真理,比方说佛教的真理佛法的真理,推到这个现实世界之外去,他就在现实世界中,也就是孔子讲“道不远人”,这个本心啊,起念,起了妄念出问题,然后烦恼来了,了正念,那就是佛性的体现。安此做事、为人,那叫智慧,你不是心没了,心没了很可怕。比如“坐禅”吧,坐禅什么意思?要入定,入定什么意思?你把它理解为“心中什么念头都没有”,心一点不动。好,一个美女在你面前走过,假如你是男子,如此美貌的女子从你面前走过,你一看,心一点不动,这还了得。假如这就是坐禅的话,那么石头肯定比你坐的好,石头肯定不动,因为它本无心,那叫空心静坐。坐禅不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个世界上本无烦恼那要智慧干嘛。各位这点可以同意吧。这个世界本无烦恼,还谈什么智慧呢?所以,佛法在世间,天道在人民生活中,众生的烦恼以及克服烦恼的努力就是天道之体现。那么用禅宗的话,用惠能的话,“烦恼即菩提”,不要害怕烦恼,烦恼倒是用来修行的,修行之资具。

我讲这些,都是为了比较西方思想,拿中国思想来跟西方思想作比较,比较出来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是什么?两条。第一条,我们不承认一个彼岸的世界,说真理在这个彼岸世界里,这是第一条;第二条,我们中国人所能接受的真理,并不是逻辑的真理,不是理性逻辑的真理,是生命情感的境界,这一条我现在要专门的说一说,我们如果还记得《中庸》,或者各位同学如果有读过《中庸》的,《中庸》的第一段我在这里念一下:天命之谓性;我们人类天性的性是从天命下贯而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道的道,修道之谓教,我们并不是少数的那种圣人,他不需要教化,大多数人都需要教化,所以要修道。这三句话,然后底下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片刻都不能脱离的,可离,非道也,天道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当中都有天道在其中的,你不能说生活归生活,或者有细节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可以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不可以的,天道也要在里面体现的,所以不可须臾离之。所以君子慎独,你不欺于暗室,你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做什么事情都没人看见,你可以肆意妄为么?也不可!因为你过得是人生啊,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方面,都是天道在其中的。所以,它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戒就是提醒、警告,慎做,戒慎乎其所不睹,我做什么事情人家也看不到,你也要慎做,恐惧乎其所不闻,你做的事情没传出去,你也要恐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好,底下,我们来看天道的内容,什么叫中国哲学要讲的真理。绝不是理念,如柏拉图讲的理念,也不是西方近代哲学所讲的理性的法则,这都不叫真理。真理是什么?底下来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心里活跃的是什么东西啊?喜、怒、哀、乐,全部丰富的生命情感,都在内心,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你一定要表现出来的,但每一次表现都合乎什么?都恰当,xu既不过,过分。叫中节。节拍的节,谓之和。这叫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在什么?我们的生命情感。这叫天下之大本也。那叫喜怒哀乐,天下之大本可不是理念世界,也不是现在的科学所揭示的所谓的自然的规律等等,这都不叫天下之大本,天下之大本是我们的生命情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情感,一定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肯定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喜怒哀乐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所以呢,你如果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这个生命情感的表现都是“中节”的,那叫天下之达道。把什么天下的生活跟天道一致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人民生活,致中和,达到了中、和,那就是什么?天地的关系是正的,万物都有了生机。这就是《中庸》第一段,我们从这一段里看到什么?读到什么?就是中国的哲学讨论的真理,绝不是西方的理性的逻辑所讨论的真理,中国的哲学所讨论的无一不是生命情感,它的规范以及它的升华。中国无宗教,中国有哲学,而中国的哲学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哲学,尤其不同于欧洲哲学。为什么?中国的哲学是升华人生情感的哲学,升华人生情感。这一点请大家注意,所以中国哲学讲到底是人生哲学,而这些人生哲学不是给我们一些干巴巴的理性规则,而是诉诸我们生命情感本身,把它真相说出来,然后让我们去体现,我们去发挥我们的生命情感的时候都“中节”,这就是中国哲学基本的目标。那么人生哲学意味着什么?当然离不开烟啊~(笑)我这个情感直发,有点不大中节,不过这个节是科学时代规定的是吧。我们知道孔子说:“诗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我们知道诗歌,就是《诗经》啊,这个《诗经》里面全是诗歌,诗歌全是表达人的生命情感的,都是喜怒哀乐。然后孔子赞扬了《诗经》,说他什么啊?“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无邪什么意思?诚,一个“诚”字。“诚”什么意思?性情之正。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站在大地上的绝不是我们头脑的理性,而是生命情感。西方的哲学,把人类心灵当中的情感放的很低,叫第三等级。第一等级理性,第二等级意志,第三等级才叫情感,放得太低了。就是他们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逻各斯中心主义。中国哲学恰好是相反的,把生命情感提到根本的位置上来。我们想一想这个道理对不对,驱使我们去行动的,并且让我们的行动是合适的,让我们的行动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带来的不是破坏和灾难,而是带来的和谐和幸福的话,肯定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运用是正的。所以孔子说:“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邪者,诚也;诚者,性情之正也。这是最根本的修养。我们不要以为我们可以用冷冰冰的理智思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情感之中,我们不是恰好拥有了一份欢乐,或者拥有了一份悲哀,而是当我欢乐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欢乐,当我悲哀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悲哀,而不是我有一个冷冰冰的、与情感无关的心灵的实体,此刻恰好处于悲哀的状态,然后我把这个状态排除掉,没这种事情的。生命情感之方方面面,就构成了我们的心,它就是我们的心。如果它正了,佛家叫本心。所以,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用力所在,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规范和升华。所以我们读国学的朋友、同学们,你们去读中国的经典,儒家的也罢,道家的也罢,佛家的也罢,你一定不要如读西方科学或哲学那样去读,那你要去梳理概念,讨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包含或不包含的关系,或者逻辑上的推演,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读中国哲学典籍的做法,你这样就误读了它。有的人这样做了一辈子成为scholar,叫学者。中国的人生哲学都是我们自己每一个人的教科书,人生教科书,而不是理论的书。一定要懂这个道理。除非你准备到哲学系,一辈子教中国哲学,做scholar,那我也没办法。梳理一下这些工作也有必要性,但它和修养没关系。所以什么叫读懂了中国经典?儒家的也罢,道家的也罢,佛家的也罢,就是这一段你读的时候心生喜悦,或者流泪,成了!你读了五十遍《金刚经》,没有流过一次泪,心中也没有过法喜,你肯定没懂,各位。那种喜悦在佛家的言说当中叫“法喜”,法喜充满,你感受过吗?当然要有条件,就是说你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手机关掉,家里的电话线拔掉,如你要听一首大作品的时候,古典音乐大作品一样的虔诚,然后你读了《金刚经》,读到这里,突然“啊~”心中喜悦来了,这种喜悦无可名状,你一下子在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你看透、通了,而且这个“通”不是你智商上的通,而是生命感受上的通,你一下子把这个小我放掉了,你仿佛融入了宇宙。何等之感受?总而言之,无可名状,说了也白说,那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读儒家的经典也应当这样,读道家的也应当这样,否则你不能真懂的。读西方哲学可不这样,各位读过黑格尔的《逻辑学》吧,那是一个一个范畴推演的,每一步的推演都是在逻辑上严密的,无可指责。但是你读着一定要理性的思考,一环一环的跟上去,出不得半点差错,面对黑格尔写的《逻辑学》,它是关于什么作用的书你们知道哇?如果你失眠,别怕(笑),你打开《逻辑学》吧,很快昏昏欲睡,因为你无法在长时间里保持理性的清晰,你终于昏起来,就睡着了,治疗失眠的良方,因为你不可能激动起来的是吧,你就在那里推理,推到后来你受不了了,受不了了你不就是眼皮重了么,睡着了。所以,给一个孩子睡不着觉,-识字了么?--识了-,《小逻辑》,你不要跟我闹,翻来翻去,看看《小逻辑》就睡着了。这就是西方哲学的著作,锻炼我们的头脑,把我们的理性思考训练的十分彻底和周密,其效果跟学数学差不多。中国哲学的滋养我们的心灵,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心灵本身的种种生命情感,你读的懂这一段是因为你有过这一份生命感受,你读不懂那一段是因为你的人生还没有这份感受,你别指望现在就懂,你把它背出来就可以,以后会懂得,怕的是你什么都没有肚子里,这叫童子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我们中国国学的教育的传统就是从小孩抓的,抓的时候不是让他理解,就让他背。我们觉得这个方法太机械,太不好,不像西方学习、教育,一套方法都是以理解做前提的,你怎么可能在小时候理解儒道佛的经典呢?它里面没有严密的推理,严密的推理、范畴的演绎小孩子也能学,一个人数学天赋好,他可以很小的年纪就可以弄高等数学了,这事情没什么奇怪,那就是智商比较高。智商跟根基(?)不是一回事。所以中国哲学著作它的文字表达,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充满了形象、比喻、例子、暗喻,有文学的价值。一句话并不是把它推理出来的,是直接告诉你的,你不接受是你慢慢去体会的,跟我没关系,中国古代的圣人把他直接所见就说出来了,这叫直觉的真理,直观的。西方哲学是推理的真理。好,我们看哪一种被表达的真理更根本?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就可以了。我们知道西方的逻辑要搞推理,那么,推理比较典型的就是亚里士多德讲的“三段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好,一个推理要成立,当然要有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那么大前提和小前提所用的概念,当中要有一个中间性的概念,他要“周延”,要包含,然后推出来的结论【在形式上】肯定正确。好,那么你每一个推论的前提,这个大前提来自哪里?来自前面另一个推论,那么另外一个推论的结论成了你这个推论的前提,那么另外一个推论的前提又来自哪里呢?你说再往前找,还有一个推论,还有一个推论是这个推论前提的来历,你往前找,你终于会找到这样一个推论:它的前提不是推论的结果,假如每一个推论的前提都是另外一个推论的结果,我们将无穷追溯,追溯到后来,你总会找到这样一个推论,它的前提不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它一定是直觉。中国哲学典籍给出的全是这些东西(直觉),就是你可以拿它来做前提的直观“道”的真理,

你然后再来推理这是你可以玩的事情。那它给的是什么?他之所说皆他之所见,这个见是心灵的见到,伟大的哲学。所以中国哲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啊。一句话,很简单。比如说“反者道之动”,听说过吧,“弱者道之用”,老子讲的,两句话你老早就知道了,懂了还是没懂?你就问老子“为什么反者道之动?”你推(推理)给我看看。老子说:“我看到的就是‘反者道之动’。”它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它就是对这个世界直观的判断。然后你再推,结果我们推出很多东西。第一,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呢?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走向它自己的反面,“反者道之动”就这个意思。由于这一点,让中华民族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跟我们比的。什么智慧?在最黑暗的时候,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对未来保持着他的信心。为什么?黑暗即将过去,它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多伟大啊,同时,它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的时候,最得意的时候,保持着必要的警觉。为什么?事情正在走向反面。你推啊,然后你底下推出为人处世的道家两条通则。你也从里面推,从“反者道之动”里面推,第一条,如果你要得到一个事物,你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因为“反者道之动”么,你要强大必须从弱开始,你要高,必须从低开始,所以如果中国人懂得道家的思想境界,他一出场的时候,现在叫低调,极其低调,低调到让你觉得我不存在,在我们都要高调开场的,参加达人秀比赛,-我不得了,本事大了,诸评委们,看重我!-结果没看重他他就流泪了,流什么泪呢?这是第一条通则。你要得到什么事物必须从它的反面开始。第二条通则,你要比较长久的保持一个事物,必须让这个事物包含它的对立面,因为“反者道之动”,这个事物如果没有一种能力包容它的对立面的话,它自己很快要结束了。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比方说:资本主义要活得长久一点,它必须包含自己的对立面,叫社会主义,一个不能包含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它很快会垮台,各位同意吧?道理很简单么,比方说,失业了的人,也就是离开生产过程的人,经济学家不再看到他们的存在,经济学家讨论资本运动的,在资本运动之外的人,这不是他讨论的对象,但这些人存在哇?,存在,只不过在经济学家眼中不存在,这些人在社会中,他们还得活,他们不再用货币来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因为他们没货币,他们失业了,这个社会应该怎么样?应该不用市场原则了,同意么?不用市场原则,他们还活着,你用市场原则,他们活不下去,活不下去他们也还要活着,你知道吧,干什么?抢银行、暴动全来了。你资本主义所需要和平的社会环境还有么?没有了。你不要以为,你必须永远坚持市场原则,永远坚持资本逻辑。资本逻辑要生效的前提是什么?和平的社会,和平的社会就一定要承认,在生产过程之外的那些人,他们还必须活着,同意吧?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资本主义这种事物如果想要长久一点,必须包含它的对立面——社会主义。各位的学业要成功,必须包含对立面——困难,一切顺利都要包含它的对立面——困难,你才能做好,做成大的事情。我这两句话就是这么说得,“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敌人是我们的老师”。做事情要有对立面,要有反对你的人,你才会把你的事情做得更好。你一路顺畅还了得?道家马上提醒你:你快完蛋了。信不信?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学西方的科学学的多,中国的智慧疏离的长久了,远离的长久了,其实我们还得懂这些道理。我们希望一路顺风,我们希望没有挫折,我们希望没有人反对我们,没有人抵制我们。你要知道,谁反对你你应该高兴,你获得了提高自己的绝好的机会,要你做的事情是正当的哦~那么谁保证你正当呢?儒家。谁让你在正当的前提下能够面对这个“反者道之动”的世界呢?道家。道家不教我们道德标准。各位要知道,道家教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自由一点,更自在一点,但好和坏它不想讲,善与恶它不想讨论。所以我们不能光有道家,这不对的,光有道家会完成一种“奸猾”,形成一种“奸猾”的人生态度,反正是非是没有了。真的,老子一部《道德经》,有好多种用法,其中种用法就用它,把它作为全世界没有比它更高明的权术书,你也可以这么用的。所以你怎么用好道家的思想呢?你必须有儒家做根基,做基础,做前提,因为儒家指明了我们要“明明德”,要“亲民”,要“止于至善”。道家也会让我们奸猾起来,比方说:因为“反者道之动”,你要打垮你的敌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捧他,让他很快的达到辉煌,让他得意起来,他完蛋的日子快了。这叫什么?欲擒故纵。妙不妙?也很妙~你从道家当中也能学到这一切,然后你再把道家的老子的《道德经》跟Machiavelli的《君主论》一比,Machiavelli的《君主论》也是教欧洲各诸侯小国的君主怎么玩权术的,你一看,简直小儿科,我们道家那个才叫高明。那么,我们刚才讲这个中西哲学之比较,追问的是这个中西方文化之差异的根源,这差异的根源是来自这个民族对世界的不同理解,而这种不同的理解的形成,我做了这样几个说明:第一个,地理环境导致了社会秩序的不同构造原则,中国的原则是在血缘关系之上形成的亲情,然后在这个亲情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秩序的原则,这原则最后归为“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叫“五伦”,伦理的伦,那么它的最高价值都有表达的,叫“君臣有义”,不叫是三纲五常啊~!三纲五常是朱熹的不是孟子的,孟子说:君臣有义,君臣之间的关系,它的价值在“义”上面,义,就是我们讲的这个义气,“江湖义气”那个义字,为什么?因为君臣之间有没有血亲关系啊?没有的,所以他们之间的价值是“君仁臣忠”,君要仁,仁慈,爱民,然后臣对他忠,那么今天没有君主制了,我们以为这一条就废掉了,不!虽然没有君主这个君,中华民族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当中的一个成员,我们可以把整个民族看成君,我们是它的臣,各位同意吧?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民族似乎不爱它其中的成员,问题出在这里了,于是大家逃,这个民族要自我更新,获得一种机会,然后大家仍然忠诚于它,那你逃出去是为了逃,逃出去之后又还忠诚于它的,这很清楚,因为你发现你是中华民族里的一员,否则你无家可归,否则你真的叫流落番邦,这叫君臣,一份重要的人生价值,叫“义”,“父子有亲”,这个“亲”也是交互性的关系,不是单向的,单向的变成“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哪有这种道理?,讲的是“父慈子孝”,那叫亲情。那么夫妻呢?没有血缘关系,那肯定的,那么他们的关系,一个价值在“别”字,分别的别,为什么?这个别字什么意思呢?就是夫妻之间共命运,但是各司其职,女人做的妻子做的事情丈夫做不了,丈夫做的事情妻子做不了,现在女权主义强调男女平等,这种平等太抽象了,各位,比方说:男人跟女人说,“我跟你是平等的”,那么女人就跟他男人讲了,“你生个孩子给我看看”,他生不了,所以“夫妇有别”,就是共命运,各司其职,形成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洋人不懂的,而且词汇当中没的,洋人懂得男女之感情只有一个词叫LOVE,叫爱情,所以他们终生相爱,只会说“Iloveyou.”,天天说的,我们也很感动,其实心里知道这种表达是不恰当的,在结婚之前“Iloveyou.”,到结婚之后天天“Iloveyou.”,不大现实的,其实不真实,而且“Iloveyou.”这个句型有一个问题,就是主体面对客体(笑~),就是你是我的一个对象,现在我告诉你“Iloveyou~”,中国人说这种话么?,现在说了,是跟洋人学的,以前从不说这种话,中国人以前怎么样表达爱情的你知道么?“你这个俏冤家”“你这个杀千刀的”(笑),你是冤家你知道吧,我跟你的关系真是很难过你知道吧,舍不得离开你,但是又恨你,爱情的真相真这样的,哦,天天是欢天喜地的?刚刚还手拉着手,在花前月下,又吵了一架,吵了一架各自其实很难过,还硬着呢,回到自己的(寝室),第二天上课在等什么你知道么?等他发个短信来,那个温言软语又来了,结果他还不来你知道吧!啊!这恨啊,终于它来了,这个恨完全没了。你知道哇,所以这叫冤家,很恰当的,不是什么“Iloveyou.”“Youloveme.不是这么回事儿。所以中国人讲人生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交互性的,它不是说两个先有的关系,先成立,A和B先成立了,其实A是被B做成的,B也被A做成的,但西方人认为这两个先成立,然后说:我做一个决定Imadeadecision,loveyou或者不loveyou,哪有这种事情?我们叫fallinlove这句话是很好的,跌进去的,而且还后悔来不及你知道吧。那么怎就后悔来不及了?结婚了,结婚了以后呢它一定发生一次重要的转变,叫“反者道之动爱情也是一个事物,它服从“反者道之动”的,就爱情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叫婚姻,于是,当爱情结束的时候,就是它转变为亲情,但这份亲情严格来说不叫亲情,为什么?没有血缘关系做基础,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很伟大,但是欧洲语言你找不到任何词语来表达,中国怎么表达啊。大家想想看,两个字——恩爱,太妙了。你看看,德语你很好,或者英语很好,你找到恩爱这个词么?你能找到一个词来翻译“恩爱”,跟它对应的,没有的,各位。恩爱讲的是交互性关系,一日夫妻百日恩,这恩是双方的,它这个恩是跟爱连在一起的恩,不是“父亲跟孩子之间那种恩”,那是另外一种爱,这叫“慈孝”。是中国的“孝”字在英语当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也找不到的,所以,中国人有意思,他特别地强调人生价值的五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我们人生意义的实现,缺一不可,你不能没有你的民族和祖国,这叫君臣,你不能没有你的父亲母亲,或者你没有自己的孩子,也是遗憾的事情,那叫“丁克族”,现在有丁克的吧~主张不生孩子,这也是资本文明被迫出来的,其实大家都喜欢生孩子的,是现在成本比较高,有点累,有点慌,因为自己还搞不定,那么这份东西不可少,叫父子,包括母子、母女、父女,都一样对吧,那么夫妇呢?有的人主张终生恋爱,就不结婚,也可以的,你可以做这个选择,但是你缺少了五伦当中的一伦,叫恩爱,你一辈子爱吧,那么你肯定不断地转移目标,你love了,因为你跟这一个人love到一定程度,要走向婚姻了你说“我是独身主义者,~”那再来第二个,一辈子love下去,有的人主张或者实现了一段时间,后来发现还是要奔向恩爱的,这种人也不少。所以这是人生价值里第三个重要的价值,它其实跟爱情一样宝贵,但爱情这份价值,儒家思想不说的,我们注意到,孔子论道,谈人类社会生活从不讲爱情的,这个事情今天不展开。那么还有兄弟,这个事情独生子女政策来了以后,这件事情比较讨厌,兄长,“长幼有序”么~长幼有序是兄弟之间或者姊妹之间的一种很好的价值,人生的一份宝贵的价值,所以我希望独生子女政策很快可以结束,将来一定结束,因为不需要,由于这个市场经济的充分展开,每一个人的一生很短暂的在奔波,然后,又不像农业文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生不出一个儿子,生个女儿还在等第个是儿子,这种事情就不需要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口会下降,现在资本主义,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你要鼓励生育了,中国将来也会这样的,看后生孩子基本上是为他父母考虑,真的,有不少后,“哎呀,没办法,父母等着呢,急啦!”“那我生一个给你们好了~”因为他自己忙不过来你知道吧,所以这个事情呢,将来我想独生子女政策慢慢也就结束了,这是历史的进程,必然的,所以那一份价值又来了,那么还有一份没有血缘关系做基础的,就是人在社会上打交道,那叫朋友,西方人据说不大注重朋友的,注重理性的规则,契约原则,然后中国人非常注重朋友,因为朋友意味着什么?可以进入对方的privatespace,就是我进入你的私人空间,那叫“闺蜜”,这个闺蜜……西方人说:闺蜜什么意思啊,闺蜜不是侵犯人家的隐私么,我愿意你侵犯你知道吧,我就想讲给你听,我没你听我难过,唉,这就是中国人,那么这个闺蜜的基础是信任我讲给你的话你不能到处说,要有一个“信”字,叫“朋友有信”,朋友有信当然不光是不说出去的意思,方面很广,就是人生,亲情友情,不叫爱情,叫恩爱,有几份情同时具备,在中国人看来,叫完美的,在儒家学说看来就是完美的,那么西方什么叫人生价值的完美呢?马斯洛心理学听说过吧,需要层次,最高叫什么?最高一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我总看不懂,你什么叫一个个人、独立的个人,自我价值实现,这什么意思?看来我是西化的不够,也西化不了了,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人生的舞台上赢得一些成功,赢得一点成绩,我们这些幸福感来自哪里?上告慰父母,下带来孩子光明的未来,身边丈夫或妻子,因此得到欢乐和欣慰,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价值落实的地方。马斯洛说:不!自我价值实现。我就不懂什么意思。那我们现在都很强调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实现了以后,你如果离开中国人讲的“五伦”,你有没有幸福感。西方人可能会有,因为他们老早就摆脱了家族,个人独立,个人从家族中被脱出来,怎么脱呢?一千多年的基督教时代脱成功的,就是耶稣讲的,“凡是在我身边来的人,如果他不憎恨他的父母,不憎恨他的兄弟姐妹,他就不是我的门徒。”耶稣还说,“抛弃你的家园,抛弃你的土地,跟我走,我们是上帝的选民。”所以“个人”来了,把个人从家族中脱出来,把他纳入到团体,这个团体叫“教会”,就是宗教信仰团体。于是,一千多年,欧洲人就被教化出一个团体的个人来,家族淡漠,它怎么淡漠的?很清楚的,一个孩子出生,当然有他的父亲,血缘上的,然后很快经受洗礼,然后有了第二个父亲,叫教父,然后他跟他的儿子,儿子跟父亲,父亲跟儿子,一旦在教会里面就不叫父子了,叫“教友”,这件事情一千多年。中国人有过么?没有过。所以各位别相信自己是个individual,不会的,而且你最终不会希望这样,你希望你属于周遭最重要的那些人,你需要这种关系的存在,你需要这种关系达到它理想的状态,这理想的状态就是“五伦”的五种价值。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生命追求。所以,这就是我来讲,今天,我们重新返回中国古代的思想,它的重大意义,这些思想,并不等于把它简单等同于中国古代朝廷、中央专治政权所用的意识形态,千万别这么想,它可能被用作意识形态来巩固王权,来宣布臣子对君主的绝对忠诚,这是意识形态用法。但中国儒家思想所阐述的人生的境界,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要区分这两件事情,决不能把它混为一谈。所以这种区分,是我们读儒家经典的时候,如果没有这种区分不善于做这种区分,我们每每会怀疑这些经典还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会怀疑的。你有了这种区分,你才读到了孔子、孟子、《大学》、《中庸》所说的那些道理。那么这些道理,在今天的实践应当面对当代的客体的,所以有一个儒家的现代化,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语言都开始……我们的语言都变了,我们是不可能用古汉语去说话的,那么现代汉语有一个问题在那里?如果我们把现代汉语说成是个用汉字所述的西方概念,那我们是真正的放弃了汉语,现代汉语被某些人的理解,就是说是用汉字所表达的西方概念,这样,汉语就变成了西方语言的一种表达式,西方概念的表达式。其实不是,汉语永远是汉语,她的生命力全在民间对她的用法中,比方说我跟你说“你要讲道理”,“你怎么好这么不讲道理?”你听懂了我的意思,你绝不会误解的,你不会误解成我说,“你怎么好如此违背理性的法则?!”你不会这么想,一定认为我指责你,“你怎么好如此违背人之常情?”中国人这个基本的理解。不要听信那些学者,不断地用西方概念来纠正我们说话的意义,这叫带来“进步”,讲道理就是讲理性规则,他以为这样可以带来我们民族的进步。不,他正在铲除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个话题我们今天不能展开来,没时间。所以,我们想,中西文化未来的交往,它的未来的前景,这是最后要谈的一点。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了,我们看到这种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表明了许多的病症,但是我们要知道,将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仍然是中国特色,她应该展现出,她会展现出积极的方面。这个积极的方面就是什么?中国文化精神一定形成对资本逻辑的限制,并且为扬弃资本逻辑准备好精神要素。我们中国人不会彻底的用资本的语言和市场的语言来说话的,我们将学会把它限制在它的一个范围之内。这个努力将展开,现在都用市场的语言说话,并且说到家里去了。最荒唐的事情就是什么?比方说你去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么,要热爱啊,结果你教导他怎么学会“雇佣劳动”,就是你说:“你今天给我扫地,给你五块钱”,“如果把碗也刷了,再给你五块钱”,这叫培养他劳动,这叫让他在家里面,就体会到“雇佣劳动”。是什么意思?而且它一定是异化的,所以比如说,结婚了,结婚的时候就是到民政局去,去民政局干嘛?登记结婚,登记结婚是干嘛呢?民政局官员会跟你们讲话,你们两个人经过好多年的相爱,克服了种种阻力,终于欢天喜地,手拉着手到民政局登记结婚,然后民政局的官员第一句话跟你说——跟你们这么说的——恭喜你们今天喜结良缘,哦,这句话说得真好,第二句话马上来了————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当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因此,我向你们提出如下建议:其中有一条建议叫:你们是不是要搞一下“婚前财产登记”?这句话一说出来,那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立刻明白了潜台词,就是今天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呢?我们今天来结婚的,要为未来的离婚做好准备。资本逻辑进来了,市场原则进来了,我们需要——我们今天来结婚,其实是来签合同的,在签字之前要把有关的条款看看清楚,在合同有效期之间,谁拥有怎样的权利,该承担怎样的义务,难道我们需要这样的婚姻么?所以这里的问题我们马上看出来了,所以重建我们中国社会的精神基础,就是重建我们中国人对生活的基本理解和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最根本的,西方人的人生态度,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国未来的健康、进步,不是让西方哲学变成中国的思想,而且它也不可能,也不可能把中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它也不可能。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看的很清楚,更何况,我们的汉语承载着什么?积淀着什么?积淀着世界上四种智慧境界中的一种叫儒家道家后来还佛学中国化,儒道佛三家积淀在汉语里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就是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不管我们怎样的向西方学习展开市场经济,我们还要把我们的市场经济变得健康和正常起来,但是我们并不因为健康正常,就知道我们问题都解决了,就是健康、正常的前提是什么?重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她的精神,不可能有清一色的西方式的经济在东方民族那里,比方说日本经济一定跟欧洲经济不一样。为什么?资本的逻辑在日本深扎在他日本文化的土壤里,韩国经济也跟欧洲经济是不一样的。所以西方人曾经对日本的经济曾经发生危机做出预测,(日本)在年代发生危机,预测之后每一个预测都落空了。为什么?他们觉得很奇怪,难道我们的经济学不适合于日本么?他们不懂得——日本在经济遇到危机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方式是日本文化精神的反应,第一,他们不解雇员工,员工自愿降低工资,与企业同舟共济,这是西方人想不到的;第二,同行之间本来是激烈的竞争,这时候会合作,同舟共济,欧洲经济学家又看不懂了,所以他们的预料会落空的。这件事情很重要,中国之未来也会这样。

好,时间讲的很长。谢谢大家。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