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败象已露,辱俄已成末路

在这里立个Flag:乌克兰败象已露,反攻一定是打不起来的,理由如下:

1. 这次瓦格纳搞事情,乌克兰那边没有趁机打出有效的反攻,说明是真的乏力了。

2. 乌克兰打仗全靠西方军援,而北约军援库存已经消耗到极限,北约成员国有心买新装备,但目的更多是自我武装,买了也不愿意给给乌克兰。

道理也很简单,消旧库存他们乐意,因为旧武器本身就要淘汰,放在仓库里还要增加维护成本,不如送给你用掉,还卖你个人情;但新武器是拿钱买的,是为了应对局势的变化做准备的,肯定要给自己留着,凭什么给你?

我很早就说过,乌克兰此仗的硬件支撑完全取决于美西方想跟俄罗斯耗多久,跟俄罗斯耗不耗得起。

没有军事软硬件的自主权,靠反攻表演博取美西方的军援来打仗,这本身就是非常难以持久的。更何况,此时欧洲的经济已经被俄乌搞崩了。

那天半夏从德国回来,跟我细讲了德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70%~100%,回国前他所在工厂的德国工人刚跟管理层大闹一通,闹的就是加薪(因为通胀太厉害)。战争再这么打下去,德国一定是不堪重负的。经济底子尚佳的德国如此,更何况其他北约国家?

3. 俄罗斯一直在消耗乌克兰的有生力量。这观感虽然没有一路平推好看,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们国内媒体把大量精力放在渲染俄罗斯内部矛盾,放在谈俄罗斯有多菜上,特别是反复讲俄罗斯那不成气候的战斗体系。仅有少数UP主留意到俄罗斯在战术体系上的变化,特别是在乌克兰装备补给后劲不足的前提下,俄罗斯对于无人机的使用已经完全对乌克兰形成压制。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去看看UP独夫之心观察,他在瓦格纳闹事当天准确地判断了此事不会闹大,对于俄军的军事战术的变化也是有自己独到的观察。

这种战术态势的变化包含了两个逻辑:

1)第一个逻辑: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拉锯,俄罗斯已经逐渐找到了最适合当下局面的战术打法。这也是我在“哈尔科夫大撤退”那次所提到的,俄军开始“煮饺子”了。当时很多人还不信,但现在来看,俄军确实是在煮饺子,就是通过守势来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

客观地说,与网上大多数一根筋、模板化地抓住俄罗斯内部的矛盾、军队的腐败来菜俄的媒体观点不同,我个人更偏向独夫之心的观点,即俄罗斯在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战术打法,使其更好地适应了当前战争的节奏,可以说,经过战争的洗礼,相较于去年的毛子,今年的毛子显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至于瓦格纳的兵谏闹剧,顶多算是一个插曲,从结果上来看,普京兵不血刃地控制住了局面。虽然网上有一大堆分析会说普京因此损了颜面,国内局势会更加乱了。但这种分析说白了都是大而化之的,我们最终还是要从整体局势演化的结果上来验证其合理性。

2)第二个逻辑:当然,单纯靠大毛的进步,也不足以取得目前这种局面,毛子内部仍然有不少问题,特别是军队国有化的整编还没有完全完成。但由于乌克兰这边遇到的困境更加严重。特别是,乌克兰打到现在,武器装备已经完全更不上,更可怕的是武器装备体系开始崩溃。

就像反无人机的装备不足了,那就没法防住俄罗斯用无人机对扫雷装备的攻击,扫雷装备没了,那么面对雷区的时候就只能排一字长蛇阵,由此就越打越被动。

由此,毛子哪怕微小的进步也会被乌军的这种困局而剧烈地放大。

造成乌克兰这种困局的主要原因,我上面也提到了,是欧洲武器库的告罄。此外,美国马上面临大选,其国内政局也有诸多不稳定因素,美国两党内斗起来,从客观上会限制他们投放在乌克兰上的精力,就像这次瓦格纳兵谏,美国竟然没有反应过来,结合拜登被共和党弹劾,众议院已经通过提议的事件来看,反应不过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随着美国两党围绕大选内斗的白热化,以及明年大选可能出现的懂王回归,在美国是否能够继续大力支持乌克兰这点上,我个人是存疑的。

站在俄罗斯这边,只要稳住当前的战争局势,保证内部不出乱子,那么赢面就会增大。

我们很多媒体总是在静态地看待俄乌战争,结合一些脸谱化的、标签化的历史经验去分析俄乌战争的走向,却很少深入到战争的一线,亦或是站在东升西落的全球格局下,动态全面地看问题,看变化。

再加上互联网流量为王的逻辑,无论是渲染菜俄还是渲染强俄都比切实分析问题博人眼球。

同时,“菜俄”在乐子之外,本来就夹杂着一些源自西方舆论宣传的内容。这流量为王,寻乐子的心态,加上西方媒体为了抹黑俄罗斯形象的宣传一媾和,自然就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我们的部分自媒体因此沉迷于渲染俄罗斯内部矛盾,渲染俄罗斯内部的菜,自然就看不到战争为俄罗斯带来的变化和新生。

而这种动态、全面系统看问题之能力的丧失,会让我们在战略问题上做出错误的判断,即认为:菜俄太菜,不值得合作。

4.  对于俄乌战争,我始终在战略高度把持一个观察点,以此来判断战争最终的走向,那就是我之前所说的:

1.俄罗斯是否具备抗住北约围剿的战略基础

2. 北约是否具备把俄罗斯一举全灭的动机跟毅力

目前来看,俄罗斯的战略基础很牢固,一方面是战争以守势为主,力求最小代价维持局面,这就相当于管控住了风险。另一方面,俄罗斯拥有高度的、粮食、能源自主性,同时背靠一个可以消化其过剩资源产能,可以为其做工业配套的强大邻居(印度:没错,正是在下)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已经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也就是脱欧入亚的战略选择。

这个选择从本质上来说是助力他这个强大邻居的“欧亚重构大战略”的,同时也能盘活东北的经济。基于此,双方很容易在战略合作上达成良好共识,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然就会变得牢固。

在分析我们跟某一个实体的关系这点,我们要自己学会去看。

怎么看?把这个实体的基本战略方向放到我们国家的大战略框架里去看,如果是相互刷buff的,那战略关系自然就不会差;如果是互相刷debuff的,那么战略关系自然就好不起来。

比如分析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关系,就看俄罗斯到底是脱亚入欧还是脱欧入亚,俄罗斯国内对于亲西方资本的态度如何。如果俄罗斯选择了脱欧入亚,那他就一定是符合我们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那么自然战略关系就能好起来。

同样的分析框架也适用于中美,如果美国坚持维持全球霸权,那么就一定会在全世界搞离岸制衡,挑动地缘矛盾,更确切地说是,用海权力量去干扰陆权力量的整合。那么我们跟美国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战略分歧。反之,如果美国选择重回孤立主义,收缩全世界的力量,那么他的战略与我们的战略之间的摩擦就会变小,合作的空间就能放大。

基于此,大家就知道当今的美国,我们应该团结谁,支持谁。

总的来说,为何我说乌克兰翻盘已经没有太大的希望了,其关键点如下:

1. 乌克兰的军援出了问题,底层逻辑是欧洲的库存出了问题,欧洲的经济出了问题,而美国的政局也在发生变化。乌克兰的军备出现系统性的缺失,最终放大了俄军战术体系的优势。

2. 俄罗斯骁有自知之明地选择了守势,选择了消耗乌克兰有生力量的打法。这种打法虽然看着很怂,但是风险最低。因为俄罗斯清楚,大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它,在国内不稳定因素较多的当下,过于冒进反而会增加不确定因素。

3. 俄罗斯选择脱欧入亚的战略,使其获得了一个坚实的邻居,最终保障了其整体的战略安全。说白了就是顺应了大势,大势选对了,就像站在风口上的猪,是头猪也能飞起来,更何况俄罗斯可不是一只猪。

俄罗斯拥有粮食、能源,背靠一个能够消耗其粮食与能源的工业大国,两者之间又有战略合作的共识,那么他的基本盘就稳住了。

俄罗斯唯一的变数,就是网上渲染得最多的内部问题。就这次瓦格纳兵谏来看,个人觉得普京仍然能够把持局势,还有足够的时间给他完成战略上的转型。

说到战略转型,我就要发表一些自己的“私货”了:

讨论我这些私货的时候,先明确一个大前提,即:东升西落是五百年大变局的基调。具体体现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在崛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在衰落。

如果我们在这个前提上没有共识,那请出门左转。

如果认同这个大前提,那请继续看下去。

站在东升西降的国际形势面前,对于俄乌战争,我的看法是:

它从客观上迫使俄罗斯在国家战略上全面拥抱东方。而围绕这个战略,普京就一定会做一系列的战略转型。

这种转型会表现为:

逐步清除西方力量对于俄罗斯的渗透

政治上是要逐渐边缘化“彼得格勒帮”;经济上是要加大国有化经济趋势。

对于这点,我们要清楚西方渗透俄罗斯的点位在那里,说白了就是从“休克疗法”开始,从苏联的国有经济解体开始。因为你经济上梭哈搞私有化了,这些私有化的寡头财阀又与西方形成了某种勾连,那么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肯定会向着对面。

类似的事情,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是有的。

说到国有化,我今天在B站上看到一个疯狂辱俄的UP,他特别提到了俄罗斯的国有化是其经济不振的根本,是加剧了腐败,抑制了创新。

这位UP能提出这个观点,显然是完全忽略了我上面所说的这些大背景。

说得再直白点,普京为什么要搞国有化啊,那就是要把你这些亲西方寡头手上的资本收回来,重构俄罗斯的国家资本,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让这些资本去服务他“脱欧入亚”的最终战略。

就目前俄罗斯国内那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普京如果继续弱化国家资本,那才是瞎操作了。

从长远的,优化俄罗斯经济活力的角度来说,当然要鼓励俄罗斯搞市场化,但前提是要在我们的战略框架下搞。

也就是要等普京把国内这些亲西方寡头收拾得差不多,重构了国家资本,使其能够整体服务于俄罗斯的全新战略之后,那个时候再鼓励,而且是要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市场化。

再补充一点,普京为何对皇俄的态度一直不差,归根结底就在于皇俄虽然是极端的民族主义,但于当下有利于他解决国内亲西方资本的问题。

真等到这个问题解决了,我敢断言皇俄的地位一定会下降许多。

之前在谈及国内的民族主义问题时,我也说过类似的观点,就是在当下需要全面对抗西方意识形态攻势,特别是国内公知仍然死而未僵,舆论战形势我方仍然处于被动的情况下,民族主义的力量是可以团结的,只是需要引导。

比如什么西方伪史论,登月造假论,这些东西我们没必要一竿子打死,毕竟对面造假成性,合理怀疑一下又如何呢?关键在于用优秀的思维和战术方法去引导、训练民族主义力量,让他们打起仗来不乱,打起仗来有水平,符合我们的战略预期。

同样,我认为也没有必要跟俄罗斯的皇俄较劲,因为他们当下有利于普京对付国内的亲西方力量,而这件事又有利于构建以我们为中心的新的陆权战略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让他们多折腾折腾,反正搞的是美西方,何乐而不为?

等到俄罗斯具备全面脱欧入亚的现实基础后,我相信,不等我们动手,俄罗斯的领导人一样会压制皇俄的声音。

这也是为何我对俄罗斯的言论总是相对温和,这不是我这个人崇拜俄罗斯,而是基于中国的立场,中国的大战略,以及合川农民军坚决戏雕的精神所做出的判断。

当然,单从个人喜好而言,我确实比较喜欢普京这种硬汉形象,不仅硬,而且皮,符合我对于男人形象的预期。毕竟你总不能让我去喜欢拜登这种说话说着说着都能睡着的瞌睡虫形象吧。

当然,一切的一切,终归是基于戏雕的大义,这也是合川农民军成立以来,一直未曾变过的初心。

只要是利于戏雕的,我们就要给予宽容,只要是不利于戏雕的,那我们就一定要坚决批判。

在这个基础上,我对狭间之中的是非对错没有任何兴趣。

如果明白五百年大变局中,东升西落的基本规律,明白俄罗斯作为东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未来将与我们有着不可回避的战略、经济合作关系,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当前互联网上的辱俄就失去了任何现实意义,就纯粹是流量经济与美西方意识形态攻势渗透的媾和物,服务于美西方削弱“东升”这个进程的舆论攻势的刚需。

此外,现在已经2023年了,还有人拿着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

对于GDP的解构,我已经做得太多了。

一个国家整体上来看,是一个有机体,需要其不同那个区块之间相互协作才能正常运行。以GDP论英雄,这是很幼稚的事情。

比如上海的GDP很高吧,但是这个城市那么多人口,其粮食供应得从GDP相对较低的山东和北方甚至西南地区来吧。

不能说GDP高就叫发达,因为GDP再高,也需要基础产业为之兜底。这就是典型的整体论思维,就是看到经济单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就如同人体的器官之间相互协调一样,这也是经济的中观结构。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同理的。俄罗斯GDP不高,但是俄罗斯有能源有粮食,这些东西无法用GDP客观衡量其价值,很多人拿俄罗斯的GDP降低来说明其国内经济的困难,这是纯纯地被西方那套经济学给忽悠瘸了。

资本主义的演化,会尝试异化一切,其中就包括将人们对世界运行规律之认知的异化,具体体现为,使他们所有的思考、所有的价值判断都围绕着“交易的波动量”去进行。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人类这种有机生物,即便是赚钱,也需要把饭吃饱了去赚,也需要在相对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去赚。

资本主义异化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但却没有从客观上改变世界的本质,这就使得那些依附于其的思考、分析与运行,总是在现实世界中出现重大的问题。

其中,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宏观案例。

话说回来,GDP的本质是什么?是消费波动。

经济的本质是什么?是单纯的消费波动吗?至少在我的视野里,经济起码有“投资、就业、消费”三个维度,也就是我提出的“经济三相波”

在经济的范畴之外,人作为经济的载体,还有更多更复杂的维度,比如生态的维度,比如身体健康的维度等等等等。

那么GDP高是否能直接等同于社会稳定?大家看看美国就知道了。

底层逻辑是不消费不等于人活不下去,消费需求都是被创造出来的,但需求本身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在这里提出另外两个观点:

1)经济结构越复杂,对于消费波动的依赖就越高

2)经济自由度越高,对于消费波动的依赖就越高

第一点:

你的产业越多,那么这些产业自然就需要更多的产值来养活,毕竟产业背后是就业,如果消费波动萎靡了,那失业率不就上去了,社会不就不稳定了么?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单一,那么他就没有那么多细分的消费需求来养活相应的就业人口,这种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其消费波动自然就上不去。

而消费波动上不去这点,要辩证地去看。比如经济结构复杂的国家,可以制造出更高的消费波动,但相对的是,它会更加依赖于这个数量级的消费波动,遇到经济下行时,遭受的打击就更大。

反之,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虽然无法制造出较高的消费波动,但反过来它也不依赖与这种消费波动,遇到长达十年的经济制裁,自然也就挺得过去。

其实这个道理可以类比为,胖子比瘦子有力气,但胖子需要吃更多的东西才能维持饱足感;又比如,常年考班上第一的那个人,他要是突然考了班上第十,那么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就自然大于同班常年倒数第一,偶尔考进前二十的。

复杂性与稳定性的矛盾,这点陈平老师很早就提到了,如果我们不能从哲学高度对之进行理解,就很难想明白为何俄罗斯在面临西方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制裁下,仍然能够保持国家的稳定。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人不消费不会死,没可口可乐喝,没LV包包买也不会死。但要是没饭吃了,大热天没空调吹了,大冬天没暖气了,那一定就会死掉的!

顺便说一句,为什么我特别讨厌小布尔乔亚,特别讨厌无病呻吟的文艺青年?就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存线抬得太高,抬到所谓的“保卫我们的现代/小资的生活”上,从物种演化的角度来说,这类物种是最没有生存能力的,因为他们根本无法适应相对恶劣的环境。

想当年,我跟半夏在德国住学生公寓时,跟几个四川哥们成立了一个“粗人馆”,目的就是发扬打得粗,不去纠结所谓精致生活的精神。

可以说,粗人馆精神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让我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显得那么娇惯,待人接物也心境随和。

毛熊身上或多或少有一种粗人馆的精神,表面上看去是莽和粗糙,往更深看是一种对环境极高的忍耐力和适应力。这也许就是俄罗斯特有的文化基因,而这种文化作用于其社会层面上,就容易熏陶出那种面对西方制裁不喝可乐也能惬意过日子的精神状态。

第二点:

经济越是自由,那么其中经济单元对于利润的追逐就越疯狂。毕竟非政府的经济行为本身就是基本逐利的,而且这些非官办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是不足的,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无法为经济整体的风气承担更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越趋于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那么对于消费波动的追逐就会越疯狂。

相对的,国有经济本身具有政治属性,有社会维稳的功能,所以它往往会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去压制一些产业的利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医疗、教育市场化私有化之后,我们的医疗成本和教育成本直接就上天了。

还有更典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经济结构,新自由主义一上来就脱实向虚,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去追求高消费波动的金融、法律、医疗了,维持社会基本就业稳定的制造业自然就GG了。

上面两个观点,算是对我“经济三相波”理论的补足。

基于这个观点,再看俄罗斯,我们就能明白为何他能够长时间顶住西方的经济制裁,这主要是因为其经济结构单一,同时普京上台之后大力国有化,使其经济自由度相对降低,两者同时导致其经济系统对于消费波动的依赖不高,所以面对经济制裁,才能够稳得住。

同时,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型国家,资源型国家在资源开采开发的主权可控的前提下,其优势在于维持国民基本生存线的高度自主性;但劣势在于搞经济时只能卖资源,创造不出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买资源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两者的利弊关系,在不同的“局/环境”下有所不同体现。但对于当下面临西方制裁,同时又跟乌克兰打仗的情况下,其利端就凸显了出来。

而站在我们的角度,也并不希望其弊端在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下被优化,好歹也要等到俄罗斯脱欧入亚,加入我们主导的贸易体系后,再帮助俄罗斯进行适当的,符合双方利益的经济结构调整。

总之,破除GDP迷信,看到经济的本质,这也是跳出西方话语霸权的一个关键突破点。

我们的互联网无法真正客观、系统、全面、动态、站在哲学高度去评判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质上还是因为流量经济下人心浮躁的环境所致。

事到如今,我仍然看好俄罗斯跟我们未来的合作,也认为乌克兰在这场充当西方打手的不义之战中必然会失败。

说到不义之战,这里一定会有小可爱跳出来反驳我,说什么俄罗斯是入侵别人国家,俄罗斯才是不正义的。

这就要看你是基于什么格局去看这个问题。

站在整合斯拉夫文化圈的角度上看,西方以意识形态渗透分化乌克兰与俄罗斯潜在的文化共性,这就是不正义的。

因为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战争,而非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而乌克兰反抗俄罗斯所秉持的意识形态,本身就是西方一直以来四处传教的符合美西方霸权体系利益的“普世价值”。

在东升西落的大趋势下,谁站在西方这种普世价值这边,谁就是逆势而为,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所以乌克兰在此局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道胜”,从给美国人当狗这一刻开始,从选择西方这种殖民主义环境下产生的意识形态开始,他就已经是失了道的。

而俄罗斯在此局中期行为的正义与否,也不是单纯的从谁打谁可以看出,而是要看这个行为本身与五百年大变局之趋势的关系。

俄乌战争将俄罗斯打向东方,给美国霸权撕开一个口子,那在大局之中,它就是可行的。

况且,俄罗斯从俄乌战争一开始,就打得很克制,从普京的讨乌西伪政府檄文就可以看出,他所站的高度是维护俄罗斯传统的文化价值理念,打击的是白左和纳粹。

无论这种政治口号是否有所夸张,但这个政治高度是站队了,因为俄罗斯的传统文化,说得宽泛一点,是可以辐射到整个斯拉夫文化圈的。

而以白左,新纳粹、西方普世价值为核心理念的泽连斯基政府,其所谓的政治道义基础,不就仅仅是建立在西方所构建的这种话语霸权上吗?

而西方的话语霸权,不正是随着东升西落的世界局势变化,而逐渐在被瓦解吗?

因此,乌克兰的挣扎,放在更长的时间区间来看,一无现实物质基础,二无政治道义基础。将自的国运绑定在美西方这艘缓慢沉没的大船上,这就与俄罗斯将自己的国运绑在中国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趋势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风口上的猪也能飞起来,一个是庐山大瀑布下逆水行舟,即便你会庐山升龙霸,那也是把小宇宙燃尽了都吃力的事情。

更何况,俄罗斯的综合国力远强于乌克兰,北约给乌克兰提供了这么多援助,其结果也就那样。

所以说,乌克兰是真的没有机会了,赢不了了。

当然,赢不了,不等于这场战争会以俄罗斯摧枯拉朽的胜利而结束,这可能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不对等拉锯,然后随着美西方内部的变数,最终走向和谈。

对此,我从来都是淡定的。因为趋势在这里,任凭网上那些捕风捉影的声音嘤嘤狂吠。

瓦格纳这件事情对我最大的提升,就是进一步锻炼了心态,让我坚定了从宏观趋势看问题的基本思路。

西乌败象已露,辱俄已成末路,大局之中洞见真理,宵小之辈不值一哂。

戏雕!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