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长期化的影响
俄乌冲突已经快进行了一年三个月了,至今仍未看到双方有停火的意思。近期双方争夺的焦点—巴赫穆特攻防战已经接近尾声,俄军基本上已经控制了该地区。现在巴赫穆特残存的乌军阵地似乎是俄军有意“保留”用以吸引乌军增援部队并大量消耗乌军有生力量的一种手段。据悉乌军也准备了8-20个旅的预备队准备发动反击,目标选在哪众说纷纭,有说在赫尔松地区,有说进攻扎波罗热地区,还有说乌军目标直捣克里米亚的,也有分析称乌军会反攻巴赫穆特,将该地区的俄军集团包饺子的。
俄乌冲突越来越呈现长期化趋势。从深度参与这场冲突的各方立场来分析,似乎仗还没“打透”各方均为达成自己的目标,没有停火的内生动力。
从俄罗斯方面来看,乌克兰并未“服软”,俄虽宣布“兼并”了乌东四州,但并未完全控制四州,如果现在停火就会为乌克兰提供了准备时间,乌克兰会在西方的武装下编练新部队随时反攻四州,并有重新夺取克里米亚的可能。况且就算俄罗斯现在停火撤军,西方的各种制裁也不会立刻取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最终的目的不是帮助乌克兰回复领土,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削弱甚至肢解俄罗斯。俄罗斯在经历了冲突初期美西方的各种制裁后已经挺过来了,美西方虽然还在追加更多的制裁但手段已经接近穷尽。现在它们的手段就剩下加大军援或是干脆自己下场参战。军援已经涉及到了坦克这样的陆战重型装备,装甲车、火炮已经给的差不多了,再给自己也不够用了。而自己下场又有引发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风险。
俄罗斯经济并未在美西方近乎疯狂的极限制裁下崩溃,而且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的GDP排名榜单,俄罗斯以1.48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成功重回全球十大经济体行列,这也是近8年来首次。这个结果美西方根本没有预料到。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如俄罗斯利用自身的能源优势,从能源价格上涨中获得了巨额收益。美西方的制裁下,西方企业撤离俄罗斯,这恰恰为俄发展本国制造业提供了空间。战争带来的军工订单使一些原本无以为继的军工企业又起死回生。
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有些“拉胯”这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在是俄军在战略设计上从一开始就是按快速闪击战的来打的,可以现在俄军的信息化程度和后期保障能力无法支撑这样规模的闪击战。况且乌克兰军队还有北约国家提供的装备和信息保障。俄军几乎是在以一己之力和北约整个军事集团在“硬刚”。我们换一个场景设想一下,现在如果是美国军队在乌克兰作战,而乌克兰背后是俄罗斯与中国的全力军备支援,美军会这样?越南就是最好的例证。美军打的海湾战争是在苏联解体前后,苏联自身难保,无力支援伊拉克。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俄罗斯最虚弱的时候,中国也还未崛起,伊拉克战争也是如此。如果现在是单独美国出兵A国俄罗斯大量提供S-300导弹、道尔防空导弹、T-90坦克、俄制反坦克导弹、伊斯坎德尔导弹,中国大量提供远程火箭炮、蜂群巡飞弹、反隐身雷达等(别忘了中国有惊人的生产能力,俄罗斯有庞大的武器库存),美国会打的怎样?
俄罗斯这个国家从历史上看往往是“慢热型”的,对拿破仑的战争也是先打的很拉跨,而最后拿破仑60万大军活着回到法国的仅2万人。希特勒550万大军最终也败给苏军。车臣战争也是,从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折戟格罗兹尼,到第二次彻底消灭车臣叛军。俄罗斯人比较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俄军在战场上使用的武器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的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扩大产能和改进、研发新产品。到现在为止俄军只进行了一次动员,军队后备潜力还很大。
俄罗斯国内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的教训和近些年西方对俄施加的各种制裁后,从政治精英到普通百姓已经有了共同认识,就是西方要进一步打压甚至肢解俄罗斯。俄罗斯不是没对西方妥协过,但每一次的妥协迎来的是对方一次次的得寸进尺。美西方正在步步紧逼,2021年对白俄罗斯,2021年底对哈萨克斯坦,到2022年鼓动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再不出手下一步说不定就会轮到自己头上。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俄罗斯开始动手“维权”了。在经过一年的冲突后发现自己这一年来虽然过的不容易,但美国、欧洲国家同样过的不轻松。美国等国家疯狂的制裁俄罗斯,并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资产。更有甚者他们还没收了大量俄罗斯富豪在欧美的私人财产,这直接动摇了资本主义的根本信条“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从而导致他们的国家信用下降。俄乌冲突又导致能源价格高涨,使美欧国家至今还陷在高通胀的泥潭里。这些现象的最新表现就是欧洲的产业外迁和愈演愈烈的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并且俄罗斯发现,美国已将东方大国定义为首要威胁对象,俄只要与东方大国形成背靠背的稳定关系就有与西方对耗的资本。
我们再来说说乌克兰,这个国家接近七分之一的国土丢失了,基础设施也数次遭到攻击,军队人员伤亡惨重。但乌克兰不能选择停火,因为这不符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乌克兰政治精英的利益。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利用乌克兰来消耗俄罗斯国力,进而瓦解俄罗斯。所以他们狠下血本。对乌克兰政治精英层来说,与俄罗斯作战既是为了保卫国家,也是一门赚钱的好营生。只要去欧美国家“呼吁一圈”大把的美元、欧元就会到手,大量先进的武器就运过来。我国有一部老电影《抓壮丁》的情节正在乌克兰真实的上演着,有钱的交钱免灾,没钱的抓去当炮灰,这又是一门生意。欧美国家提供的武器许多被乌军卖掉流入国际军火黑市,甚至还有的直接卖给了俄罗斯,这也是一门生意。所以对于乌克兰的政治精英们来说,战争必须打下去,不能停。现在停火立刻会失去西方的援助,没有西方的援助乌克兰可能连公务员的工资和军人的军饷都发不出来,更别说赚钱了。
美国是最希望俄乌冲突长期化的了,这一波操作使美国同时削弱了两个战略对手—俄罗斯和欧盟。并且使美国的军工利益集团和能源利益集团赚的是盆满钵满。从美国角度出发看不出结束俄乌冲突会给它带来的好处。俄乌打的越久,欧洲越是依赖于它。
对于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老欧洲”国家其实是希望尽快结束冲突回复和平的,但这些国家的政治精英层被美国深度渗透,美国控制的“第五纵队”无处不在,并且美国还控制了他们的主流媒体,大众听不到与美国观点不一致的声音。在乌克兰问题上,法、德等国正在被日益边缘化。
以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为代表的前苏联加盟国家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这场冲突的受益方之一。原本这些国家在欧洲内部存在感比较低,但这场冲突使它们迎来了高光时刻。开始借着援助乌克兰将自己原来遗留下的苏制武器都打包送给了乌克兰,再用北约和欧盟的钱购买先进武器使自身的武器装备得到升级换代。而且波兰对乌克兰的利沃夫州、沃伦州,匈牙利对乌克兰的外喀尔巴阡州都有想法。对这些国家来说冲突拖得越长,获利越多。
俄乌冲突对东方大国讲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完全可以站在中立的角度来调解冲突,这有利于提高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但调解需要几方都有意愿才行,现在看除了“老欧洲”有些许意愿,其它几方都不积极。对东方大国来说,只要默默地、坚定地站在俄罗斯身后,防止俄罗斯倒下就够了。东方大国最大的风险是美西方借此发动“次级制裁”,应尽早做好应对准备。可以明确告知对方,如果发生“次级制裁”就会加大对俄援助力度,毕竟东方大国一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堪比整个西方国家之和,而且门类齐全物美价廉。西方有胆量发起这样的对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