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美交恶以来的各节点中美斗争的历史与现实

中美交恶始于2008年次贷危机后,第二个节点是奥巴马提出重返亚太,第三个节点是南海危机,第四个节点是特朗普贸易战,第五个节点是疫情导致美国股市崩盘,美联储启动无限量宽松也就无线印钞。第六个节点是俄乌战争。

有些人提到拜登的科技战,金融战,其实这些仅仅是特朗普贸易战的继续和扩展,还是从属于特朗普政策的延续和升级。

从以上节点来看

第二条,重返亚太,美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美军已经基本完成了军事部署,60%的军事力量部署在西太平洋。但是利弊恐怕跟美国设想的不一样。今天世界掀起去美元化的大趋势也跟这种战略调整有关系,比较明显的是西亚伊斯兰势力开始整合,南美去美元化最激进,这都与美国战略调整后力不从心有关。另外,从西太局势来看,虽然都在公开场合都在说台湾,但实际上中美的军事斗争分界线已经退到了关岛,关岛地域狭小难以维持庞大后勤的弊端成为美军的痛点。今年以来中国的几次演习都是围绕关岛周边展开的。

第三条南海危机。这个韩国应该更熟悉,因为那个惹祸的第七舰队司令后来成为美国驻韩国大使了。

第四条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近期美国沙利文讲话和耶伦讲话要点就是中美不脱钩,这实际上就是委婉表示贸易战失败了,中美不能脱钩。科技战目前围绕着芯片展开,目前美国占据优势,但是对比两年前,美国的优势已经大大削弱了,韩国今年以来的巨额贸易逆差也是来源于中美科技战,现在局面就是表面上中国在受限,但亏损的却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和韩国高科技产业,中国的长江存储活得挺自在的。这个对比很强烈了。美国不乐观,关于金融战,从前年中国很多人被鼓动做空人民币,向海外转移财产开始,到现在,国内很多富豪财产被困在美国濒临倒闭的银行,逆转趋势明显。你以为你只是把钱存在美国的银行,但是你并不知道,按照美国的法律,美国的银行有权用你的钱去买美国的国债,所以实际上你并不是在存款,而是买了美国国债。两年前的国债,利率2%,现在是5%。美国通胀率现在是6%,按照硅谷银行破产前的美国国债市场交易价格,100美元国债在美国国债市场只能卖88美元,别说利息了。本金都要净亏12%。不买行不行?更不行了。每年通胀6%,十年期满后,亏死了。为什么美国的银行那么多倒闭的?主要就是这个原因,美债现在根本卖不出去,没人要。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的华尔街投行与石油出产国之间围绕虚拟石油期货价格的博弈如火如荼,前些天海湾国家再次减产石油,打得华尔街投行溃不成军,但是最近几天华尔街投行又卷土重来,再次做空石油。其实在中国普通人感知之外,为了压低美国通胀,美国华尔街已经疯狂地厮杀了很久了,一个是做空石油,一个是做空黄金,目前这两条都不乐观,华尔街损失很大,目前双方的殊死拼杀还在继续,前几天沙特将亚洲地区的油价降低,这是避免在与华尔街拼杀的过程中误伤中国这样的大客户。但是这个战场中国国内很少提到。总之美国并不乐观。

第五条金融领域,金融其实没有什么规律,你所见到的金融数据都是背后力量拼杀出来的最终结果。目前的可见的结果就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发生严重的动摇,美国急于结束加息以挽救银行系统性危机。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产油国根本就不屈服,美国因为战略重心转移到了西太平洋,所以对产油国的强势美国根本说不上话。国内很多人还在办公室里喝着茶,等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呢,做梦去吧,产油国再来一个大减产,华尔街投行怕是会被打爆了,控制通胀,做梦去吧。别再傻傻地坐在办公室坐等美联储结束加息了。至少你也得知道主战场在哪。

第六点是俄乌战争,俄乌战争初期图谋极大,甚至有引发世界大战的构想。但是目前来看局势正在降温,针对中国提出来的12条,美国先是反对,最近又接受。说明这个图谋也快完蛋了。最近围绕俄乌战争的假新闻非常非常多,大家要有点脑子,为啥突然变多?因为随着各方面逐渐接受中国12条,这对战场来说反而是激发大战催化剂。各方面都在试图在结束战争进行谈判前殊死一搏。所以近期的俄乌战场新闻很多都肩负着战役目的的烟雾弹,比如最近瓦格纳与俄罗斯军方的矛盾,比如最近乌克兰击落匕首超高音速导弹的新闻,如最近克里姆林宫被袭击的新闻。这些新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恐怕都在为即将发生的最后一搏做准备。这种时候可不要傻乎乎地以为报纸上登出来就是真的,目前唯一知道的就是俄乌战场很大概率发生一次大战,越是和平曙光初现越是战争最残酷的时候。这是战争规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