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下巴:一种皇家遗传病

1517年11月,十七岁的新任西班牙国王查理第一次来到他的新国度。

按照复杂的王朝继承法统,他理应是自查理曼以来欧洲最庞大领地的继承人。他的领地之广大,头衔之多,令人惊叹。等他当选为神圣罗马皇帝之后(作为皇帝,他的称号是查理五世),他的头衔就需要好多笔墨才能写得下。他的领地在全欧洲星罗棋布,如同象棋上的黑色方块,从东方的匈牙利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大西洋,从阿姆斯特丹一直到北非海岸,甚至包括更遥远的地方——新发现的美洲大陆。

但查理五世看上去却像个白痴。他所在的哈布斯堡皇族世世代代的近亲结婚带来了不良的遗传。他的眼睛圆鼓鼓的,皮肤非常苍白,虽然身材匀称、天庭饱满,但却有个严重的缺陷:长长的下颚非常突出,导致嘴巴经常是张开的。过于粗鲁,或者地位极高因此能够言行无忌的人会说,这个年轻人看上去表情茫然,像个傻瓜。他的祖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直截了当地说,他活像个异教偶像。面部畸形使得查理五世无法正常地咀嚼食物(所以他一生都被消化不良困扰),并且造成口吃。

这位其貌不扬的皇帝有多少丰功伟绩,在国际政治和战争中多么英明神武,不是本文的话题。本文要谈的,是他的生理问题:突出的下颚。

500

查理五世皇帝,中年

500

查理五世皇帝,老年

哈布斯堡家族连续许多代的男性身上出现这个显著的生理特征,以至于下颚突出症被称为“哈布斯堡下颚”或“哈布斯堡唇”。从留存至今的许多肖像来看,这个生理特征在该家族的男性成员当中相当常见。我们有理由相信,给帝王画像的艺术家应当已经对其外貌作了美化。所以实际情况可能比画像上更难看。

有据可查的哈布斯堡家族中第一个出现下颚畸形症状的,是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59—1519)。他的下颚畸形可能遗传自祖母,即来自波兰皮雅斯特(Piastowie)王朝的马佐夫舍的琴巴卡(Cymbarkamazowiecka)。皮雅斯特王朝就有这样的生理畸形。今天在华沙的圣约翰大教堂内皮雅斯特家族墓地的雕像上可以看到突出的下颚。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美男子腓力娶了西班牙继承人疯女胡安娜,于是奥地利和西班牙这两个大国联系了起来。他俩的儿子,就是本文开头讲到的查理五世。从当时的史料记载来看,查理五世有非常明显的下颚畸形。

500

美男子腓力,既然以“美”著称,下巴比较正常

查理五世后来将中欧领地和神圣罗马帝位传给弟弟斐迪南一世,把西班牙、尼德兰和美洲传给儿子腓力二世。从这里开始,哈布斯堡家族分成了西班牙和奥地利两支。我制作了一个简化版的谱系图,大家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谱系图中主要是神圣罗马皇帝们)常与德意志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诸侯通婚,但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几乎总是娶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女子。有舅舅和外甥女结婚(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夫妇、腓力四世夫妇),堂兄妹结婚(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夫妇)等。

500

500

斐迪南一世皇帝,1531年

500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皇帝

这么大范围的近亲通婚(和乱伦)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为了巩固家族势力和避免领土落入他人手中。这与《冰与火之歌》里“真龙”坦格利安家族为了保持血统纯洁而乱乱不大一样。所以下颚畸形的特点在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存在,并且越来越严重,还伴有其他可能与基因有关的疾病。

1700年11月1日,星期五,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在马德里的王宫驾崩,享年三十九岁。他活得已经够久了。他身体羸弱,头脑简单,四岁就继承王位。宫廷人员只要看一眼这个可怜孩子,就会坚信不疑,他完全没有能力承担帝王的职责。查理二世长得就像哈布斯堡家族的讽刺画,下巴和下颚突出严重,以至于上下牙无法接触,几乎完全无法咀嚼。

500

查理二世,西班牙国王,家族里畸形最重的一位,这幅肖像是他二十多岁的时候

查理二世应当是哈布斯堡家族患下颚突出症最严重的一个例子。并且他体弱多病,以至于很多人怀疑他受到巫术毒害。不足为奇的是,他虽然有过两段所谓婚姻,但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于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支系就此灭亡。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所谓“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法国波旁王朝入主西班牙。

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基因库到查理二世时期已经小到不能更小,据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University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研究,查理二世的基因组差不多相当于兄妹乱伦生下的孩子。该大学对哈布斯堡家族16代共3000人做的研究表明,近亲结婚是家族生理素质越来越差、最终绝后的主要原因。

到了1740年,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在维也纳驾崩,他没有儿子,只留下一名女性继承人,即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西亚。他生前拉拢欧洲各国,让大家同意后来被称为《国事诏书》的法令,即允许女性继承他的大业,不过皇帝的头衔将传给她的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作为皇帝,称弗朗茨一世)。

所以严格地讲,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到查理六世为止,男性血统也灭亡了;而1780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去世后,女性血统也灭亡了。再往后的哈布斯堡皇帝应当是洛林皇朝,但毕竟哈布斯堡的名字威望太高,所以从弗朗茨一世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儿子约瑟夫二世开始,家族的正式称号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尽管人们为了简略常常省掉“洛林”。

近亲结婚可能对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尽管他们这一支较少出现下颚畸形的现象。而哈布斯堡家族的下巴畸形和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子孙们的血友病一样,成为著名的王室遗传病,尽管哈布斯堡时代对这些基因遗传问题还没有科学的概念。

哈布斯堡家族的大下巴,给对遗传学和族谱学感兴趣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500

腓力三世,西班牙国王

500

利奥波德一世皇帝

500

马蒂亚斯皇帝

关于西班牙和哈布斯堡家族历史,您还可以看:

腓力二世传

500

杰弗里•帕克是俄亥俄州立大学梅尔尚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的“安德烈亚斯·多尔帕伦”讲席教授。他于2012年荣获“喜力历史奖”。他著作颇丰,包括具有开创意义的《全球危机:十七世纪的战争、气候变化与大灾难》(耶鲁大学出版社,2013年),该书荣获美国军事历史学会的“最佳图书”奖,并于2014年获得英国学术院奖章;《腓力二世的大战略》(耶鲁大学出版社,1998年)获得“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奖;《军事革命》(1988年)获得美国军事研究所的“最佳图书”奖和技术史学会的“最佳图书”奖。

这部扣人心弦的新传记的基础,是杰弗里·帕克在历史档案方面的惊人发现(多达3000份文献,自1598年腓力二世驾崩以来就无人读过)。作者对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他遇到的挑战和他那些受到误解的失败,作了修正性的新解读。

英语世界没有一位历史学家比杰弗里·帕克更懂腓力二世。在这部精彩绝伦的新传记里,帕克以生动的笔触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描摹了这个16世纪欧洲最有权势的人……如果你想要的是一部得到毕生的学术研究支撑的高水准传记,这本书一定能满足你。在我看来,这是本年度的最佳历史传记。

——乔纳森·赖特,《先驱报》

帕克是全世界研究腓力二世和他的宫廷、难题与悲剧的顶尖历史学家……《不谨慎的国王》的可读性很强,视野广阔,学术水准很高……帕克给了我们一部真正精彩的传记……对读者来说极有教益。

——休·托马斯,《旁观者》

完美绝伦的帝王传记;一位处于技艺巅峰的大师级历史学家,对他最熟悉的主题作的成熟思考。

——保罗·洛克哈特,《军事历史季刊》

皇帝:查理五世传

500

查理五世原本只是尼德兰部分领地的年轻继承人,却因为一系列意外的死亡、婚姻和继承关系,兵不血刃地成为统治大半个欧洲的伟大君王。他用金钱赢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冠冕,又通过战争和权术让法王和教宗屈服。他曾努力促成宗教和解,发动十字军东征,自诩为基督教世界最虔诚、最强大的捍卫者。

尽管查理五世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他仍然是个难以捉摸的人物。杰弗里·帕克运用六种文字的存世史料,生动立体地展现了查理五世的一生。查理五世极大地改变了16世纪的欧洲及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国际格局,他的一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势力均衡成为近代早期欧洲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美洲登上历史舞台并日渐拥有影响力,基督徒与穆斯林的战争还将继续……

这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而且是一部近代早期的世界史。

【作者简介】

杰弗里•帕克,历史学家,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安德烈亚斯·多帕伦欧洲史教授、莫尚国际安全研究中心成员,英国学术院院士,曾获得2012年喜力历史奖(Heineken Prize for History),2014年凭《全球危机》获得英国学术院奖章(British Academy Medal)。另著有《腓力二世的大战略》《军事革命》《腓力二世传》等。

伊莎贝拉:武士女王

500

这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一部扣人心弦的革命性传记。这位颇有争议的西班牙女王赞助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向新大陆的远航,建立了异端裁判所,成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之一。

伊莎贝拉出生的时候,基督教渐显颓势,奥斯曼帝国咄咄逼人地迅猛扩张。少女时代的伊莎贝拉受到了圣女贞德的激励。虔诚的贞德将她的人民团结起来,领导他们抗击外国侵略者,赢得胜利。1474年,在绝大部分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利的时代,二十三岁的伊莎贝拉挑战自己充满敌意的兄长和反复无常的丈夫,夺得了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统治权。她此后的功勋业已成为传奇。她结束了延续二十四代人时间的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斗争,迫使北非入侵者退过地中海。她为统一的西班牙奠定了基础。她赞助哥伦布去往西印度群岛的远航,并在罗德里戈•博吉亚(臭名昭著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帮助下,通过谈判,为西班牙争取到新大陆很大一部分的控制权。她还建立了嗜血的异端裁判所,消灭所有反对她的人。此后数百年中,异端裁判所将严重损害西班牙的名誉。不管她是圣人还是魔鬼,没有一位女性统治者比她更有力地塑造了我们的现代世界。在今天的世界,东西两个半球有数亿人说西班牙语,信奉天主教。但由于几个世纪的错误报道,她的成就常常被归功于她的丈夫斐迪南(他勇敢无畏,花天酒地,但伊莎贝拉非常爱他),所以如今历史几乎遗忘了伊莎贝拉的影响。唐尼运用新的学术研究,创作了这部明晰晓畅的传记,讲述了这位聪明绝顶、热忱如火但被遗忘的女性的故事;描摹了驱动她一辈子的那种信仰,以及她主宰的那片充满古老矛盾与阴谋的土地。

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

500

500

1521年,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派遣一支军队远征罗得岛。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这将是互相竞争的帝国和信仰之间,为争夺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权所进行的史诗级别的斗争的第一枪。《海洋帝国》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争夺欧洲灵魂的长达数十年的残酷战争,这个快节奏的故事越来越激烈,范围从伊斯坦布尔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在这个奴隶制、桨帆船战争、绝望与勇气和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劳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为了权势和生存而战斗的海盗、十字军武士和宗教战士。《海洋帝国》是一个色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当代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背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