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18分钟(上)
在欧美历史上,改变历史的名战不计其数,但在改变历史的无名之战中,1759年9月13日在魁北克城墙下的亚伯拉罕平原之战恐怕要独占鳌头了。
亚伯拉罕平原之战可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无名之战,短短18分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492年10月12日,克里斯多夫·哥伦布在今日巴哈马登陆,宣告发现新大陆。美洲为西班牙带来巨大的财富,法国也闻风而动。1534年5月10日,雅克·卡蒂埃抵达纽芬兰海岸。在向圣劳伦斯河口探头探脑的时候,卡蒂埃向带路的易洛魁印第安人酋长询问,前面是什么地方,酋长回答说,那是卡纳塔,易洛魁印第安人语言里村庄的意思。卡蒂埃大喜过望,向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报告,他发现了加拿大。6月24日,在圣劳伦斯河口的加斯贝湾,卡蒂埃插下了刻有“法王万岁”字样的十字架,开始了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时代。但卡蒂埃不是一个成功的殖民者,一直要到1608年春天,萨缪尔·德·香普兰在魁北克建立定居点,法属北美才真正开张。
香普兰是法国开拓北美的大功臣,他的雕像如今还在魁北克Le Chateau Frontenac大饭店前矗立
在鼎盛时代,新法兰西(蓝色)是远比新英格兰(红色)更大的一片土地,图中紫色是西班牙王位战后乌德列支和约中英国获得的,褐色为新西班牙的地界,灰色则为“无主”土地,尚且为印第安人所有
香普兰被誉为“新法兰西之父”,眼光确实不一般。圣劳伦斯河宽阔、平稳,河口通向大西洋,上游连接五大湖,从五大湖出发,可以沿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控制北美大陆中央。确实,在高峰时代, 新法兰西从现今加拿大的东部和中部省份一直延伸到现今美国在墨西哥湾的路易斯安那,像一个肥大的T占据了北美大陆的中央,面积远远超过沿大西洋海岸一线铺开的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的首都就在魁北克。
这是宽大的圣劳伦斯河变窄的地方,两岸是陡峭的悬崖,易守难攻,战略地位重要。在阿尔冈钦印第安人语言里,魁北克就是河流变窄的地方的意思。法国在这里苦心经营,魁北克成为墨西哥以北唯一有城墙据守的城市,沿圣劳伦斯河上下直到五大湖的法国殖民地也被称为魁北克行省。如今人们对海洋战略、大陆战略的优劣有诸多研究,但在那个时代,英国奉行海洋战略,法国奉行大陆战略,是地理和历史所决定的。作为大陆国家,法国战略强调扼守河口和制高点,控制内陆水运要道,这是无可非议的。作为海洋国家,英国战略强调控制海岸和岛屿,控制海上交通线,这也是自然的。面向大陆的新法兰西和依托海岸的新英格兰在北美对峙,自然成为英法争霸世界的一部分,亚伯拉罕平原之战就是其中的决定性战斗。
这是七年战争的时代,霍亨佐伦王朝、波旁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和其他欧洲王室把国事、家世、神事、人事都搅到一起,从欧洲打到美洲,从西非的塞内加尔打到印度和菲律宾,说七年战争为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不为过。由于西班牙先声夺人,抢占了中南美,英法只有北美可以瓜分。英国极力蚕食法国在北美的势力,1758年刚夺占大西洋岸新斯科舍的路易斯堡,打开了圣劳伦斯河口,同年夺占了圣劳伦斯河流入安大略湖所在的弗朗特纳克堡(今金斯顿),从两头卡住了魁北克,英国对新法兰西首都的总攻已经摆开了架势。
蒙特康姆是法军名将
法军司令路易-约瑟夫·德·蒙特康姆伯爵是波兰和奥地利继位战争的老将。蒙特康姆是一个勇敢的军人,在奥地利继位战争期间,他的团队留在法国,他主动上前线作战。在1746年米兰附近的皮亚琴查之战中,蒙特康姆身中5剑,重伤后被俘,交换战俘回到法国后,他再上战场,继续建功立业。1756年,路易十五委派他出任新法兰西的总司令。蒙特康姆开始的时候手气不错,连克数城,但在威廉·亨利堡战斗后,投降的英军列队出城,蒙特康姆的阿尔冈钦印第安人盟军大开杀戒,蒙特康姆试图劝阻,但还是罪责难逃。这段故事被美国文学名著《最后的莫西干人》载入史册。在1758年的卡里昂之战中,蒙特康姆的4000人战胜了16000英军,这是蒙特康姆军人生涯的顶峰。
伍尔夫则是英军中的后起之秀
英军司令詹姆士·沃尔夫少将出身于军人世家,13岁就自愿到父亲的第一海军陆战团当兵,当然很快就晋升军官。沃尔夫也参加了奥地利继位战争,但他的战场在法兰德斯,而不是蒙特康姆所在的意大利。1748年时沃尔夫21岁,已经是参加过7场大战的老兵了。在战后8年的和平时期,沃尔夫自学法语、拉丁语和数学,精练剑术,访问法国时还见到路易十五,但1756年英法七年战争爆发时被征召回国,晋升上校。沃尔夫参加了1757年登陆奔袭法国大西洋海岸罗西福特的作战。
尽管作战由于英军司令畏惧不前而最终失败,沃尔夫表现出的主动精神和勇敢引起了军机大臣威廉·匹特(人称老匹特)的注意。匹特不仅制定了英国的崛起战略,还以雄辩、人品和平民情结赢得广泛的尊敬,在1766年上任只有贵族才能出任的首相之前,始终拒绝贵族头衔,美国城市匹兹堡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匹特的战略是在大陆上由普鲁士和汉诺威联军缠住法国,而英国在海上进攻法国的海外利益,尤其是在法国鞭长莫及的新法兰西。新法兰西尽管幅员广大,但人口稀少,1754年时,法裔移民只有区区6万,而新英格兰的移民人口已经增加到150万,已经把路易斯安那之外的新法兰西蚕食大半,把法国势力赶出北美指日可待。匹特不信任陈腐、平庸、贵族出身的高级军官团,1758年1月23日委任只有31岁的沃尔夫辅佐杰弗里·阿姆赫斯特少将进攻路易斯堡。
老匹特或许是打造日不落帝国的元勋,儿子小匹特也是不凡之辈,24岁就当上了英国首相
今加拿大新斯科舍的路易斯堡扼守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在围困几个月和沃尔夫率军猛攻后,法军不支。英军随后把数以万计的法裔移民驱赶出去,很多后来落户路易斯安那,加拿大称这些人为阿凯提亚人(Acadians),美国人称他们为凯金人(Cajuns)。英军本来要乘胜追击,进占魁北克,但卡里昂战败,进军蒙特利尔的计划流产,冬天将至,只得放弃进攻魁北克,攻打新奥尔良的计划也同时放弃。
1759年春夏,英军准备就绪,阿姆赫斯特率主力从南方进攻蒙特利尔,沃尔夫率另一支大军沿圣劳伦斯河进攻魁北克。阿姆赫斯特的主力磨磨蹭蹭,沃尔夫的动作快得多,但蒙特康姆除了法国正规军,还有法裔移民组成的民兵和易洛魁人武装,兵力上占优势。易洛魁人特别善于奔跑和捕猎,是林中游击和伏击的专家,在袭扰战中把只会击鼓列队鹅步进攻的英军打得苦不堪言。但面对人口和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新法兰西在和新英格兰的争斗中越来越吃力。法国期望在1760年达成新的和约,因此计划首先打败普鲁士和汉诺威联军,然后登陆英国,迫使英国交换新法兰西的失地。这是法国一贯的策略,并不倾力防守海外领地,而是用欧洲战争的胜利来交换海外失地,所以蒙特康姆并不需要主动求战,只要死守有高大城墙的魁北克,保留法国在北美的桥头堡,等待来春的和约。入冬后圣劳伦斯河封冻,冰天雪地里断了粮草的英军将不战自退。沃尔夫没有多少时间。
圣劳伦斯河流经魁北克城之前,在河中形成奥尔良岛,这是英军首先登陆的地方
从魁北克眺望对岸的莱维,这点水障在250年前确是天险
7月份,英军利用舰队的机动性,先在河中的奥尔良岛登陆,然后在魁北克对岸(现为莱维)登陆,架起大炮,轰击魁北克,河岸悬崖下水边低地的下城被轰得瓦砾遍地,但高地上的法军好整以暇,拒不出战。魁北克在陆地方向有很厚的城墙,靠河一侧则有50米高的悬崖作为天然屏障,地形有利于守军。7月31日,英军在舰队支援下,试图从魁北克以东的博波特登陆,这里地势平缓,上陆后可以展开兵力,以便从相对平坦的地形向魁北克进攻。但蒙特康姆早有防备,英军登陆兵力在水际线受阻,勉强登陆的部队毫无章法地向法军阵地冲击,被猛烈火力打了回来,死伤惨重。及时来到的雷雨使沃尔夫得以把残兵败将撤回船上。接下来,沃尔夫试图用袭扰圣劳伦斯河两岸的法裔移民村镇把蒙特康姆逼出来决战,捣毁了至少1400座房舍,杀戮了一些村民,但蒙特康姆就是按兵不动。整个夏天,英军在围困魁北克的同时,也担心法军反攻,人不离枪,马不卸鞍,营内疾病丛生,军心浮动,沃尔夫决定9月底之前必须总攻,否则时机就要错过。
沃尔夫决定从魁北克以西的圣劳伦斯河上游登陆,绕过蒙特康姆的防线从背后进攻。即使进攻受阻,切断魁北克和蒙特利尔的联系,也将迫使蒙特康姆出来决战。蒙特康姆对此并非毫无防备,派布干维尔上校带1500名步兵、200名骑兵和3000名民兵前往距魁北克约15公里的圣劳伦斯河上游,防备英军抄后路 。沃尔夫最初打算绕道很远的上游登陆,避开布干维尔,然后从陆地推进,但这样将失去突然性,给法军准备时间。9月12日,沃尔夫最后决定在魁北克城西南不到3公里的L’Anse-au-Foulon小湾夜间登陆,位置大约在地图中Sainte-Foy和魁北克老城之间。计划要求4500人爬上53米高的悬崖上的亚伯拉罕平原,在法军没有清醒过来的时候,就突然进攻魁北克。
沃尔夫胆大妄为,绕过魁北克城的坚固防御,从侧后登陆,攀崖进攻。当年可没有现在这些崖脚的平地,只有乱石滩和树丛
这个计划很大胆,也凸显了英军利用水上机动性的原则,不过4500人爬上悬崖不容易,更何况悬崖上有法军几十人驻守。即使登上崖顶,一旦进攻失手,4500人只有背水一战,或者从崖顶爬下来,从河上撤退。但沃尔夫的运气不错,这一天应该有一支法国船队来运送补给,英军登陆先遣队里有一个军官能说流利法语,骗过了哨兵的询问。登陆先遣队在夜色中混上崖顶后,很快控制了小道,沃尔夫先于大部队登上崖顶,大部队的4500人也按计划登上了崖顶。蒙特康姆根本没有料到英军会胆大妄为到在眼皮底下的悬崖登陆,登陆点和魁北克城之间的亚伯拉罕平原无人防守。本来应该有一个军官带几个人巡逻,但军官的马被偷了,其他几匹懒马使唤不动,就没有去巡逻。崖顶守军中的漏网之鱼跑回来报告的时候,蒙特康姆的军官以为那家伙在说胡话,把他轰走,自己又睡觉去了。与此同时,沃尔夫命令舰队在反方向的博波特佯动,一面炮轰岸上防御工事,一面忙着让人马上船下船,其实这些都是打不动仗的伤兵,但蒙特康姆的注意力被吸引到那里去了。
9月13日天色大亮的时候,蒙特康姆终于意识到,英军已经登上了亚伯拉罕平原,进攻在即。这其实不是什么大平原,是以法裔移民亚伯拉罕·马丁的农场命名的,田野里除了玉米地就是草丛。在蒙特康姆眼里,不利之处是沃尔夫已经登上亚伯拉罕平原,还带上来两门炮,有利之处是布干维尔的人马在沃尔夫的背后,在博波特还有援兵可调,可以腹背夹攻,实在不济,还可以退守魁北克的城内。但蒙特康姆决定既不等布干维尔,也不等博波特的援兵,抢先攻击,试图在沃尔夫立足未稳、还没有来得及增兵和运上来更多火炮时,一举把沃尔夫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