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剧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微博@秦祎墨

说实话我看仙侠剧其实很晚,我差不多是三四年前,我才第一次完完整整,不带成见,不是看cut和解读,看正片看完了一部仙侠。

从这部剧之后开始,我才正式的用创作与市场的视角,去看仙侠剧的存在。

最开始我跟很多人一样,觉得仙侠剧没有中国的神仙味道,就没有看的意义。

可一直以来我也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仙侠剧播放量这么好。很多前辈老师也说你不能这么粗暴的看仙侠,存在必有原因。这么大的盘子受众,你不能说“没有中国神仙味道为什么也有人爱看”,就能解释清楚的。

你作为创作者,你必须搞清楚这个类型剧的点在哪。是谁让我豁然开朗呢?是何冰老师。

他有一次在圆桌派做客,就说到了言情仙侠。这种剧的本质在哪?本质就在于——你我都已经是神仙了,我们都能上天入地了,但是我们相爱还是如此波折。

说白了,核心就是爱情,爱的过程,爱的由来,爱的纠葛。仙侠剧披的是神仙的设定,但是走的还是爱情的主题,所以一直被归类为言情剧的范畴。

当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了一部仙侠,不带任何成见滤镜,客观的看完了以后,其实发现故事并没有想象中简单,中二。

故事不算复杂,但更多的是演员之间的情感张力,当演员足够投入,剧情足够合理的时候。虽然不复杂的剧情,甚至还有点中二的戏,带给你的情感刺激也是非常大的。

仙侠剧看的是什么,看的就是爱情,看的就是如何相爱又如何不爱的种种。

仙侠为什么一定要架空?因为现实当中要符合这种纠葛的爱恋,需要很多条件达成,而“神仙”不需要,某种程度上神仙就是为了让你卸掉尘世的包袱的。

就像何冰老师说的,我都成神仙了,上天入地了,我还是跟你没法在一起(大概意思)。

看的就是这种极致的爱情。所以仙侠剧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盘子和基础受众,本质上很多人需要在仙侠剧这样一个去掉现实主义的包袱里,去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与寄托。因此仙侠剧大多数情况下,跟现实并没有关联。

仙侠剧要创造的就是和现实世界毫无关联的空间。

仙侠剧会采用现实的元素,但大多数情况下,元素只是充当了一个名称和设定,在仙侠世界里,往往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标准。

世界观里不可避免的还是带有现实的印记,但走的是架空所以是否合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剧情之中是否能走通。

一个架空的,刻意和现实隔开的虚空设定世界,如果跳出虚空的设定用现实的东西去要求。怎么说呢,那种感觉就像是三维空间的标准要二维空间去执行,可二维有二维自己的标准逻辑。

所以其实对于仙侠,我一贯的观点是内在逻辑走得通就可以了。即便要评价剧情,首先看是否符合那个世界的设定。而评价仙侠应该评价什么?

评价他的世界观,看他的世界观是否有想法,看整体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仙侠剧的初心还是做令人刻骨铭心的爱恋,可以是简单俗套的爱恋,也可以尝试复杂的纠葛,本质上还是纯粹的爱情为主内容。

仙侠的架空提供的就是打碎了镣铐更充分跳舞的平台,既然架空,那么世界观就是独立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任何的剧情,走的是世界观之内是否合理,当然不可能说跳出世界观,然后用现实的维度去讲,这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而仙侠要做的,可以做好的,还是世界观,只有有了世界观,你所有的爱恋纠葛,才有了更踏实的基础。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