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415:0,美国政客疯狂反华背后的原因

3月27日,美国众议院以415票赞成0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一项新的法律草案,法案名称叫《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法》。美国奇奇怪怪的法案很多,这次酝酿的无疑是奇葩中的极品。

500

根据这个法案,中国以后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从此正式迈入发达国家序列。

成为发达国家这事,中国人表示懵逼,一夜封神,居然毫不知情!

国际上对发达国家判断是有标准的,其中最重要一条是人均GDP,国际认可的入门级发达国家人均GDP标准是3万美元以上,而目前中国才1.2万美元。除此之外,成为发达国家还有很多指标,例如工业化程度较高,社会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水平高等等。

中国经济这些年补了不少欠账,但离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社会福利更是刚刚起步。

中国政府对此很清楚,因此也老老实实承认,中国正处于,也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但貌似们美国人不答应啊!就好像隔壁吴老二,非说你家有矿,你说没有,他拿着喇叭满世界嚷嚷说你家有。你急了说,我家有没有矿我不比你清楚?吴老二说,不,你不清楚!

很显然,吴老二居心叵测。

500

美国把中国列为发达国家,肯定不是出于敬仰,无非是想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比如碳排放量,比如联合国会费,比如优惠关税豁免等等,目的是削弱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

500

美国政客做事的标准极其灵活,唯一的标准是没有标准,两面三刀、出尔反尔。当然,即便驰名“双标”,像这次民主、共和两党意见如此统一也是很罕见的。

415:0,睁眼说瞎话到如此程度,除了反华,美国政坛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话题。

美国政客有多反华,大家通过一些新闻可略知一二。

500

譬如前段时间,美国南达科他州州长克里斯蒂·诺姆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就语出惊人,说中国有“一个长达2000年的摧毁美国的计划”。

网友听了莫名其妙,这不是反华,这是反智啊!可这话却是出自一州州长之口,电视台还煞有介事的讨论,更主要是,美国民众还真信。

美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后裔,他们认为2000多年前的中国(汉朝)就曾计划攻打罗马帝国,所以他们脑补,今天的中国也想灭了美国。

类似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操作和言论,在今天的美国政坛可以说俯拾皆是。例如,他们可以在一天内通过十个反华法案;可以编造谣言说中国冰箱是间谍。美国政客说:你只要打开中国制造的冰箱,中国就会监视你,中国冰箱内的间谍芯片就会向北京发送美国的信息!搞得美国民众人心惶惶。

他们还不遗余力地培植反华力量,例如,向中国留学生提供资助,培养他们成为炮制反华内容的写手。

500

丹麦学者奥贝里在学术文章中提到,美国计划以5年15亿美元的力度训练各国媒体和记者编撰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

大家应该还记得,2021年4月,美国曾通过“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提出于2022至2026财年每年拨款3亿美元用于“对抗中国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

毫不掩饰构陷中国的企图。

美国政客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炒作中国威胁论,鼓动反华情绪,并带头做出极端反华的举动,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无能。美国人不是今天才有排外情结,80年代他们反日,因为当时日货崛起。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也是美国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在二战后首次受到冲击的时期。

当时的日货有多强我此前也介绍过。日本经济出现了超越美国的可能,并且,日本制造业已经对美国本土造成冲击。

500

例如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这里的产业工人曾经风光无限,一人进厂,全家豪宅,家家户户两娃一狗两台车,好不快活。

可是随着日本汽车的崛起,底特律工人的日子不好过了,被逼着降工资、降福利。

按理说,政客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引导企业搞产业升级,制止美国的跨国公司,不要不顾美国民众利益,去海外寻找低成本地区投资。

可是,他们既没那本事,也不敢这么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引导民众仇日。带头把日货砸了。

500

当然,毕竟是日本的亲爹,他们还可以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

但其他国家可不好操弄。

例如,拉美移民问题。在美国,除了反华氛围浓,反墨西哥氛围同样拉满,因为墨西哥是拉美非法移民的必经之地。

电影《一球成名》的男主角就是一个从墨西哥边境偷渡到美国的男孩。

当然,不是每个偷渡客都能成为桑蒂亚哥,但美国相对优渥的待遇确实不断吸引着拉美人飞蛾扑火。

但美国人不乐意了,包括那些已经在美国安顿下来的拉美人,他们认为不设防的墨西哥放任拉美移民进入美国,是在故意破坏美国。

于是,在反日之后,美国又出现反墨浪潮。但貌似也没什么用,美国政客一点招都没有。

500

在蛇头们五花八门的偷渡手段面前,特朗普高墙更像个笑话。

其实,对比美国反日、反墨,以及当下的反中现象,我们会发现,核心问题就是工作岗位流失。

日本、中国制造业的兴起,拉美移民都会造成美国工作岗位的流失。

美国政客没办法阻止,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政客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推卸责任,最好的办法就是煽动对立,祸水东引。

这也是选票政治的弊端,善于制造问题,不善于解决问题。就像中国今天的工作岗位也在流失,往东南亚国家流失,往印度流失。但中国人会因此仇视东南亚国家,仇视印度吗?甚至把产自这些地方的工业产品毁掉吗?显然不会。因为中国没人煽动。

选票政治下,政客们不会把时间花在费力不讨好的宏观调控上,他们会选择成本最小的方式捞取选票——拉仇恨、搞对立。

当然,中国和日本、墨西哥不同,今时今日美国政坛的反华现象也和过去的反日以及伴随的反墨不同。反华不仅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也是美国政客斗争哲学的延续。

500

由于地理原因,二战之前,美国一直是偏安一隅、孤立主义盛行的国家。

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国家如果感受不到外部的威胁,就会倾向于保守,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以“逃离者”为主的国家。对于美国这种地理上孤悬海外,心理上超脱离岸的国家来说,与往事切割,不参与旧大陆的争端,是最好的选择。

但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一味地龟缩海外,显然不符合它的利益需要。二战期间,美国先是离岸操作,最后赤膊上阵,最终成了世界政坛的重要棋手。

二战后,美国的实力空前膨胀。可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思想也日益上升。

后二战时代,大多数美国人开始反对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过去冲着反法西斯理想去的士兵迫切想离开军队,那些好不容易因躲避战乱逃到美国的欧洲人更是急于和过去做个切割。

这些人成为孤立主义的血池。

但冲到世界舞台中央的美国政客显然回不去了。

500

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认为:“对战争的忧虑使人们产生一些天真的想法。以为战争一旦结束,和平与友好立即就会来临,而且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对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说,有这种想法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维护和平是一项艰难的事业,需要经常保持警惕。”

“保持警惕”正是“杜鲁门主义”的全部逻辑。

美国霸权主义开始的标志正是“杜鲁门主义”诞生,要推行“杜鲁门主义”,就要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作斗争。

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树立一个明确的“国家威胁”,这个“国家威胁”最好和美国实力相当,如果实力不够,就通过舆论给民众制造一个幻象,总之,要让民众始终觉得美国的国家安全岌岌可危。

“冷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的。

500

整个后二战时代,美国国家战略都是沿着“杜鲁门主义”在前进,一种依靠打造国家威胁,压制国内孤立主义的“霸权主义”途径。

所以,今天你来看美国政客的总总行为,你就不难理解他们的歇斯底里和反智输出。

500

相反,在中国,仍然有学者认为,中美交恶的责任在中国。

想想真是可笑至极!

中国显然不可能沿着美国设定的路线前进,但我们应该有底线思维。

美国打击对手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可以把发展问题武器化,把人权武器化,把一切政治资源武器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有长期斗争、全面斗争的底线思维。

既然对方非要把中国当作“头号战略竞争对手”,我想中国五千年的斗争史会告诉盎格鲁撒克逊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斗争哲学。

全文完,谢谢阅读。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观云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