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在巴赫姆特打的好,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本文来自《人均超人?瓦格纳雇佣兵正面硬钢乌军10个旅,战斗力为何这么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闲话者观察
  • 没那么神秘,地主团练而已,和湘军基本类似。记住,雇佣兵,团练兵再好用,都永远比不上动员兵,动员兵才是真正决定国家而不是仅仅一场战争的结果。

    论残酷性,苦难性,想想苏德战场,为了横渡第聂伯河反攻纳粹德国,苏联红军硬生生死了一百万战士,打出半个世纪的和平,团练,雇佣兵能做到?

    好好珍惜动员兵是走正道,行大路。

         你错了,瓦格纳在巴赫姆特打的好,主要有几点原因:

         首先第一点,瓦格纳在巴赫姆特并不是孤军奋战,已知部队番号的俄正规军至少有十几个团、营级单位也在巴赫姆特配合作战,主要负责巩固防守瓦格纳攻下的据点,到目前为止瓦格纳占领的重要据点几乎都受到过乌军的反击,但没有一个被乌军夺回去。更别提还有俄炮兵和空天军的掩护,每天几千枚炮弹砸到乌军阵地可都是俄炮兵干的;

        第二个,瓦格纳的指挥和俄军不一样,转述一下军事博主的说法:

       瓦格纳集团在指挥原则上与沙皇俄军/苏联红军/俄罗斯正规军体系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区别:——赋予了基层部队一定程度的作战自主性。

       从沙皇俄军开始,到原苏联红军再到俄罗斯正规军体系,在指挥原则上一直有个十分鲜明的“特点”,特别看重图上作业。往好听了说,他们是“指挥要求必须特别严谨”,标图特别细致,连每条战壕挖在哪里、每门大炮放在哪里,都要严格标定,要求基层部队严格执行。

       而这种所谓“严谨”,带来的巨大弊端非常明显,完全是弊大于利:一是重司令部图上作业而轻实地踏勘,导致命令经常不能符合战场实际,沦为纸上谈兵;二是前线部队主观能动性受限,很多不动脑子、只管执行上级命令坚决的军官被固化下来,表现在行动上僵化、呆板;三是应变能力很差,战场上一旦出现变化,难以迅速调整。

          对于俄军这种指挥原则的严重弊病,随便举一个典型。俄罗斯东部军区部队在司令穆拉托夫将军指挥下向帕夫利夫卡进攻时,东部军区司令部图上作业标定的进攻路线恰恰是一片低洼的开阔地,而且周边的地形地貌有利于乌军进行隐蔽。俄军海军步兵155旅,屡次受到了乌方部队从周围高地三面火力交叉打击,遭遇严重损失。然而俄东部军区司令部始终不能根据战场实际修改作战计划,让俄海军步兵155旅继续按照原计划反复进攻。情况最后终于发展到俄海军步兵155旅的基层官兵集体向原驻地远东地区的新闻媒体发信息、投稿、在网络上投诉东部军区司令部机关“指挥无能、让部队白白多死人”,甚至明确喊出撤换穆拉托夫等指挥官。

         瓦格纳雇佣军不一样,根本不设置庞大的司令部机关,而采取一种很有特色的“分片包干”、“分组讨论”的办法。即瓦格纳总部只管到战役层面,具体到战场上每支分队需要攻占某一片区域,具体怎么进攻、如何选定进攻路线,就由这支分队的成员自己侦察踏勘,自己讨论制定方案,对自己的任务和生命负责。用瓦格纳雇佣军领导叶甫根尼-普里戈金的话说:“在形成作战方案之前,每个人都可以尽情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会有任何人禁止他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在讨论统一,形成作战方案之后,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执行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俄正规军,可能需要向瓦格纳学习

       第三点,瓦格纳的待遇比正规军要好很多。不仅仅是体现在固定的薪酬上,具体到每个作战任务,经常有额外的奖励。

       比如交给某支分队的任务是攻下一栋楼,任务完成奖励20万,但是如果小队有人在战斗中牺牲,那死一个人奖金会减少一万(死亡抚恤金由瓦格纳另外支付),这样队长和全队在讨论作战方案时就会非常用心,尽力做到减少伤亡,还能完成任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