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满仓美债被夹头
聊聊美债的事。
01兜底吗?
前两天硅谷银行不是宣布破产了吗?当时我说破产清算是资本主义清出产能的方式之一,美国很明显开始赖账了。有的人急了,在后台留言说我YY,高兴的太早了,人家美国政府兜底了,所有储户的钱都能取出来了。
我回复说是你高兴得太早了,拿到钱才算数。
有的很奇怪,自己政府说什么他们都怀疑,但美国政府说什么他们肯定信。

美国政府说要保证让储户取出钱,这些人马上跳出来说,你看,美国多牛逼,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他们连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都不去思考,如果硅谷银行的问题真的这么容易解决,刚开始为什么要破产?逗你玩吗?
美国监管机构说:“储户可支取存款,与硅谷银行有关任何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很多人就理解成兜底。其实兜底是中国人才有的概念,在极度市场化的美国金融界,谈兜底是很可笑的。
美国民众根本不可能支持政府救银行。在美国民众看来,你选择这家银行的高收益,就要承担同等高风险 ,倒闭了被吞了也是活该,政府不应该救,这就是资本主义思维。
按照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设想,现在银行不是缺流动性吗?拿出一笔钱,给银行提供流动性,把眼下的挤兑潮应付过去。但这些钱不是来自政府财政,而是符合条件的银行通过抵押美国国债、机构债务等合格资产来获取。美国财政部将从一项基金中划拨250亿美元资金支持这一融资计划,期限是一年。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银行能贷出多少钱出来?
以硅谷银行为例。

上图是上一期期末硅谷银行部分资产项目,可以看到,硅谷银行持有的到期证券多达913.21亿,证券比贷款还多。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这些债券价格一路下跌,事实上已经造成硅谷银行大量浮亏。
也就是说,硅谷银行已经把储户的本金都亏了,而且随着美元继续加息,银行的账面还会继续浮亏。这种情况下,抵押能换来多少钱?足以应对所有用户吗?
第二问题更麻烦,硅谷银行只是仓库里看到的第一只蟑螂而已,鬼知道还有多少蟑螂?美国财政部总共才拿出250亿作为贷款,够所有银行分吗?
美国监管机构还提到,对于被接管的两家(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动用存款保险基金(DIF)中的资金,以确保其所有存款人都完好无损。储蓄有存款保险大家都知道,美国也有,资金还不少,根据FDIC的数据,截至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DIF的余额为1250亿美元。
但是,这是“存款”保险,保障的是“储蓄账户”。科技公司的钱会以存款的形式放在银行,因为要运营,要发工资,这部分是有保险。可还有更多的资金是以理财产品、基金形式存在的,这部分钱谁来保障?
所以,这时候就说硅谷银行已经挺过去了,美国金融界的危机解除了,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
02真正的症结

其实,前两天美国银行股票灾难性的表现就已经说明,美国监管部门做出的承诺并不足以稳住投资者的信心。因为大户们非常清楚,当下的症结不在于美国政府是否兜底,而在于美联储是否继续加息。
银行业真正需要的是美联储说不加息了,甚至转入降息通道。如果继续加息,美债继续跌,银行还是亏,企业还是缺钱,双向奔赴,挤兑仍不可避免。但美联储会说不加息吗,甚至降息吗?不加息通胀怎么办?
通胀的实质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可以理解为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
简单点即,一方面货币供应过多,另一方面商品供给不够。要解决通胀也应该从这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减少货币供应量,让钱更值钱,二是引入廉价商品,打压价格。前者就是加息,后者则是打通供应链。
对于美国来说,加息是收割的一部分,也是证明美元诚信的一部分。能发能收,才能证明你的货币不是废纸。可现实表明,没有制造业的支持,美元根本收不回去。因为离开商品的货币就是一张废纸。4.5%的利率已是美国依靠金融系统讲故事能支撑的极限,再往上,虚拟经济就要崩溃。

必须指出,美国这轮加息是被迫的。正常情况下,美国只有在经济明显好转,制造业蓬勃发展,甚至开始过热的时候才会启动加息周期,进入收割模式。加息本就是遏制经济过热的手段。可这一轮加息却是因为通胀,造成通胀的原因不是经济过热,而是印钱太多和人为造成的货物短缺——和中国脱钩。
其实美国经济界也非常清楚,要解决美国通胀问题,仅靠加息是没用的,必须和中国商品配合服用,只有接纳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才能真正降低物价。
但是,没人敢怎么做。因为今天在美国“反中”已经成为政治正确。
中国可以为了需要重新进口澳大利亚煤矿石,因为中国是务实外交。而美国不行,美国是“政治挂帅”,意识形态外交。现在在美国反华氛围浓厚,反华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反华,谁“通中”谁下台,谁软弱谁下台。拜登敢取消特朗普加增的关税,共和党就能鼓动红脖子和中立派把他轰下台。

对于选票比粮票重要的美国政客来说,经济不好可以甩锅,但“通中”绝对会社死。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是最科学、最简单的路被堵死了,留下唯一一条作死的路——加息。
按理说美国不是第一次加息,当前4.5%利率也并不算特别高。

给大家看张图,这是美国近五十年的10年期国债利率变化图。可以看出,尽管当前利率处于阶段性高位,但总体并不算很高。
可就是这看似不高的利率,却几乎要了美国金融系统的小命,为什么?
因为美债要爆了。
03美债危机
国债是什么?国债是国家向市场打的借条。美国政府没有印钞权,也没有中央银行。印钞权在美联储这家私人银行手里。美国政府没钱了,可以向美联储打借条,美联储根据借条印相应的美钞。美国政府拿着美钞去投资,去给民众发福利。
所以,美国是建立在债务上的帝国。
站在美国政府的角度,借债可以帮助这个国家筹集战争资本,活跃市场经济。可以说,资本主义能发展起来,完善的借贷制度功不可没。
同时,借债能帮助政府解决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弥补需求缺口。
连续三篇文章我都提到需求缺口的问题。再重温一下这个公式,市场纯产量的货币价格=支付工人的全部工资+企业所得的利润。由于工人的所得少于纯产量的总值(部门被资本家占有),所以工人的消费永远不足以把纯产量的总值购买回来,市场的消费必然存在“需求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为了避免这种危机,政府会想方设法借债。用借债来投资,用借债来补偿工人,创造更多需求,借债是政府本能的冲动。借债让西方国家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边享受着高福利,一边避免坠入深渊。这也是马克思预言的资本主义灭亡迟迟没有到来的原因。资本主义用债务而不是调整分配方式缓和了矛盾。
而庞大和复杂的金融系统,正是帮助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债务的工具。它们通过包装、运作,把西方政府打的欠条,变成看似安全、颇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卖给全世界,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新贵们。

中国人民大学的翟东升教授认为,当借债是用本币计算的时候,债务本质上就是“铸币税”。
意思是,当债权人答应借给债务人的钱是借债人自己印的货币的时候,这种放债就不叫放债,而是上交铸币税。
也就是说,中国用美元购买美债,那压根不叫投资,那叫交税。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政府没有偿还压力,每次需要还债的时候,例如10年期到了,它只要继续打借条就行了。
在此基础上,翟东升教授认为,研究债务占国家GDP的比重压根没有意义。2022年,美国国债总额已经超过31万亿美元,它的GDP总量才25万亿,按理说,美国人一年不吃不喝也还不上他们欠的外债。
但他们会不吃不喝吗?不会,他们还要吃香喝辣。因为他们欠的债是用美元结算,它们没有偿还压力。这就是美债一再突破联邦政府债务红线的原因。
理论上确实如此,尤其在利率下行,甚至零利率的时候。这里讲个笑话,美国不是搞三权分立嘛,美国国父们为了防止政府借债无节制,建国之初设置出一种制度,赋予了国会充分的财政监督权,其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要求政府发行任何一笔国债都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
很多美吹感叹,你看人家的制度设计多科学、多严谨,相互监督,互相制约。可结果呢?有统计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红线被修改了104次!平均每九个月一次。监督有用吗?这几天美财政部和美联储又在喊话国会修改上限。而且必然修改。是不是很讽刺?

回到翟东升教授的理论上来。如果美债用美元偿还,那债务额度完全可以无节制地涨下去,而美国也真有可能万寿无疆。但翟东升教授似乎忘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利率。而且忘了信用会破产。
借新还旧,越借越多是美国政府利用美元霸权霸凌世界的游戏,可这有个前提,你可以不还本金,但你要还利息。如果你连承诺的利息都还不起,你的信用就会破产。就好像庞氏骗局,庞氏骗局之所以会败露,往往是因为某一天它承诺的利息无法兑现。
当你无法兑现的时候,我不会傻到不求回报白借你钱,肯定会赎回,赎回就会造成挤兑。
04尾声
有人说,那把利息一直保持在最低行不行?不行,因为利率是美国收割世界的利器,如果美元不能加息了,美国同样完蛋。
2018年,美国国债总额22万亿美元,10年债券利率1.3%左右,每年利息是3000多亿美元。
2023年,美国国债总额飙升到31万亿美元,10年债券利率超过4.0%,每年利息达1.24万亿美元!而美国2022年的财政收入总额才7.98万亿!其中,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更是只有4.17万亿美元!
你个穷鬼,马上连利息都还不起了,还浪?
事实上,正因为美国债务不断飙升,它能调整的利率空间已经越来越少,它收割世界的镰刀也越来越钝。当这个庞大的帝国再也无法利用利率收割世界的时候,它内部的矛盾将再也无法缓和。
所有人都知道美债有爆的那天,此前预测是2028年,但三年疫情加暴力加息使这一天大大提前了。投资者当然不会坐等那一天到来,于是,中国、日本、沙特这些国际玩家纷纷减持美债买入黄金。2008年,中国持有美债7274亿美元,几乎占到美债总额的10%,此后常年保持高位,总额一度涨到1.3万亿美元。

但2022年美元加息后,中国开始连续减持,到年底,减持美债至8594亿美元,只占美债总额2.77%。我想这不会是终点。很显然,我们的超盘手已经意识到美债要爆了。
所以不是中国想搞美国,故意抛美债,而是它自己快爆了,咱们得自保。
在国际玩家出逃的过程中,有个群体却没法减持,那就是美国国内的银行,以及那些被美国人控制的境外银行,因为它们的主要任务正是兜售美债。严格来说,美联储和美国各大银行、理财产品才是美债的持有大户,而且,随着国际玩家纷纷减持,它们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今天,美国金融界承受着美债收益率上升,但价格暴跌带来的后果,但这还只是开始,美债绽放的烟花随时会迎来最后的炸裂。
有的人不信邪,与国家队背道而驰,这时候还前仆后继往美国金融系统投钱,这和1911年入宫当太监,1949年加入国民党有何区别?
这两天美国金融市场又稳了稳,有人觉得危机已经过去了,呵呵。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后一段时间内美股曾创新高,可结果呢?
美国今天的问题,无论是加息与降息的两难,还是对华态度,都很难靠美式制度自身调整过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糊裱匠们也不大可能扭转这种局面。
在我看来,除了利用一场经济危机清出一些产能,赖掉一些帐,恐怕没其他办法。
当然,也有可能用一场更加严重的地区冲突来迫使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给它续命,但那也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

所以,作为暂时在危机以外的中国,做好暴风雨来临的准备吧。至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恐怕又要见证历史了。

咦,为什么要说“又”?
全文完,谢谢阅读。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观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