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水平较低的四五线城市家长,倾尽所得为孩子交补课费,不是危言耸听
【本文来自《韩国人,正在“屠杀”青少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八零后,印象中初中和高中班上同学补课的人占比很少,补的课也是科任老师象征性收费。一个假期下来哦也就100-200元,(顺便说下那时老师工资3000左右,我父母工薪阶层也差不多),开学了,就不会补课了,老师也没有时间忙活这个,那时候学校多出几个考上好大学的学生比什么都重要,晚自习放学都10点半了,老师和学生都在拼,当然有躺平的,不过教育资源对大家是基本平均,不会因为你有钱你就能多补几节课,有钱老师也没工夫伺候你,除非他或她编制不要了。再看现在,我们本地高中上学期间课后补课的在90%,差别在补课的费用高低,有大班小班和一对一,不补课差距就会很明显,原因不用我说吧?现在国家还在推动教师收入水平与公务员看齐,觉得这个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还是给一个甜枣在打一巴掌。
学生补课的风行,有点像整个社会成面的收入再分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四五线城市学生家长几乎的倾尽所得为孩子交补课费,不是危言耸听,身边太多例子,就举一个吧,我的同学两口子一个在事业单位月收入到手4000出头,一个在国企上班也是4000出头。孩子高二即将高三,从初二开始补课,一开始每月1000左右还说得过去,到了高一,所有科补课加到一起5500多,对,没错还有零有整。
再次强调,这不是个例,至少在我们这个地区不是。所以看到这篇文章,我没有幸灾乐祸的感觉,而是滋生出对未来的一丝恐惧,虽然我已经在开始攒钱了(大儿子6年级了),我想我们的下一代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丁克一族,老龄化不就是这么来的吗,人口负增长的拐点在什么时候来着,和这个有没有关系?我就是瞎猜,处于社会底层,抱怨甚至是呐喊都如无声呻吟一般,大多时候都是彷徨迷惘过完一辈子,没办法,就跟着卷吧,呵呵,明明是不断的向下挤压空间,激化社会矛盾,冠上一个“卷”字就高级了?进步了? 写的乱七八糟的没别的意思,就是冒个泡,屁都不是。勿c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