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贸易战里根没打败日本,特朗普还想打败中国?

美国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对价值6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2017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启动“301调查”,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相关条款,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可以对外国与美国的贸易行为进行调查,决定是否采取报复性的贸易战手段,包括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执行有关协定等。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调查是根据特朗普的指示进行的,目的是为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寻找借口。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特朗普提出了对价值3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但特朗普直接指示将征税产品的总值提高一倍,达到600亿美元。

从特朗普政府启动“301调查”的消息证实后,中国政府就多次表示不满,并通过多种渠道向特朗普政府提出警告。3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中美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赢家。”3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提问时强调,中国并不希望打贸易战,但如果美国一定要打,中方的立场是“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加征的政策,在美国国内激起轩然大波。3月12日,美国45个行业协会联合向特朗普政府发出声明,要求暂停向中国加征关税的政策。这45个行业协会涵盖了美国主要经济领域,包括苹果、谷歌、IBM、耐克和沃尔玛等著名企业。该声明指出加征关税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美国在世界贸易中陷入孤立。

500

美国企业界压倒多数声音反对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 来源:《经济学人》

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也严厉批评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早在3月初特朗普签署命令加征钢铝关税后,路透社访问了多名知名经济学家,其中绝大多数受访的经济学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会进一步伤害美国经济。

500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有害 来源:路透社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对中国产品征关税,即使打击了中国产品的进口,对美国贸易赤字和经济也毫无帮助。因为在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美国国内不可能出现对大部分中国产品的替代生产。也就是说,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只会增加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的成本,增加对美国经济的压力。

在美国影响力最大的脱口秀节目《每日秀》(The Daily Show)上,主持人特雷弗·诺亚(Trevor Noah)总结了美国政界人士、企业界和媒体的意见后,直接给特朗普贴了个“贸易杀手”(Trade ruiner)标签!

500

美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意见,代表了美国国内对中美贸易关系比较理智的认知,即中美贸易关系主要不是竞争而是互补的,是互利共赢的而不是零和的。中国不主动追求对美贸易顺差,希望通过多种途径缩小中美贸易赤字。中美贸易赤字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包括美国长期限制对中国技术出口,以及阻止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60年代以后美国传统制造业的长期衰退。

20世纪60年代,由于常年巨额的军费开支,特别是越南战争的战费支出,对美国经济造成沉重压力。在欧洲国家和后期的日本企业挤压下,美国制造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到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时,美国出现了二战以后第一次对外贸易赤字,并出现逐年扩大的趋势。1974年,美国制定了《1974年贸易法》,授权政府对美国对外贸易进行干预。《1974年贸易法》出台后,美国政府多次援引该法的相关条款,包括“301条款”对欧洲国家和日本发动贸易战。

1980年,挥舞着贸易战大棒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战达到高潮。里根上台之初,就对日本的家电、汽车等重要出口产品进行限制。到1985年,眼看贸易战手段无效,里根政府直接向日本施加巨大的政治压力,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对日元进行大幅升值,期望用着釜底抽薪的一招来打击日本的出口。《广场协议》的结果是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盘后又出现长期的经济萧条。但是,贸易战和金融战并没能挽回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下滑,美国企业在与日本出口企业竞争时继续处于下风。1992年克林顿当选后,一度沿用了里根政府的政策,继续援引《1974年贸易法》打击日本出口,但美国对日本贸易的赤字还是节节攀升。不仅如此,日本还借日元升值的势头推进日元国际化战略,大量收购海外资产,并雄心勃勃地推进“亚元”计划,企图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彻底把美国从亚洲挤出去。

在日本经济扩张咄咄逼人的背景下,克林顿政府不得不承认里根政府的贸易战和金融战都已失败。日本经济扩张的压力,是推动克林顿政府转向对华接触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华接触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支持中国加入WTO体系,加强中美经济合作,依靠中国制造业的爆发来抵御日本经济扩张对美国的压力。

也就是说,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是美国国内的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衰退。而美国制造业衰退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包括美国过高的军费开支压缩了固定资产投资,导致基础设施老化、制造业设备陈旧等,是任何贸易战都无法挽救的。

从60年代末开始,美国对外贸易赤字主要出现在对欧洲国家,以及对日本的贸易中。从70年代到90年代,尽管美国政府使用了贸易战、金融战等手段,打击欧洲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出口,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在美国传统制造业衰退的大环境下,即使限制进口也不能刺激美国国内的替代性生产,而只会加重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的成本,进一步增加对美国经济的压力。

正是在认识到美国传统制造业衰退趋势难以逆转后,传统上主张高关税、保护美国就业的美国民主党,在90年代克林顿时期完成了一次政策大转身。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强和中国合作,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另一方面在美国国内集中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新经济”,完成了美国经济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到“新经济”的成功转型,使美国从80年代西方世界中的经济病夫,一跃而为90年代的经济领袖。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为美国投资打开了广阔市场,也遏制了欧洲国家,特别是日本经济扩张对美国的巨大压力。同时,中国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对美国出口了大量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大大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的成本,提高了美国经济的竞争力。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尽管美国名义工资水平增长缓慢,但实际工资水平却出现了快速上升。这不仅帮助美国摆脱了70年代以来的“滞涨”,还为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撑。

500

90年代美国实际工资水平快速上升 来源:美联储

从70年代美国对欧洲、日本发动贸易战的结局看,贸易战已经证明是一种无用的陈旧武器。而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繁荣,恰恰是美国政府扬长避短,以中美经济合作为契机推动产业升级的结果。之前里根政府对日本的贸易战实际上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靠与中国合作才能抵御日本经济扩张。现在,特朗普不顾美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警告,再次捡起贸易战这件陈旧的武器,不过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里根靠贸易战不能打垮日本,特朗普想靠贸易战打击中国,只会遭遇更大的失败,反过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