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更好教育的迫切需求没有满足,不要把民间探索一棍子打死
【本文来自《一群家长为了“反内卷”把孩子送到乡下上学,大家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首席非人民币观察员
发达地区,很多农村的学校未必比城里的差。有些甚至倒挂,最好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县中。小学也是,现在一个市的教师收入基本一样,但乡镇房价更低,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也比市区老破小的学校高。有个别市,成绩最差的学校往往是原本的市中心繁华商圈地段,因为那都是老房子,有钱的早搬走了,在那小学读书的基本上是外地买房和租房的(老破小房价便宜),被戏称为民工子弟学校。反而原本的乡镇,无论是商业医疗还是教育,都不比主城差。
我的孩子就在呼和浩特边上的村子里,我们一群市里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共同筹建的学校里,每天的学习,玩,很充实,很丰富,班里的一个孩子是原来传统学校里读不下去的,现在在班里成长的非常好,父母和爷爷奶奶特别满足,这种需求越来越多,国家现在对民办教育收紧,但父母对更好教育的迫切需求没有满足,希望我们的教育能给一些探索空间,不要把民间探索一棍子打死。传统学校的大问题就是指标化,各种检查,考核,评比,让孩子成为指标的工具,让教育偏离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