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的审美不是在退化,而是被动被退化的影视剧带的无奈“退化”
【本文来自《难以“狂飙”的国产电视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平台选择把所有职业剧都变成恋爱剧的背后,是社会议题的逼仄、观众审美的退化和影视资本的趋利避害。"z这句话里的“观众审美的退化”,我不认同。
我觉得,从影视作品的好坏到受不受观众喜爱,最关键的是影视作品本身!观众的审美不是在退化,而是被动被退化的影视剧带的无奈“退化”而已。这里面有个基本逻辑问题,观众是受众,看什么影视作品没得选,电视机里、网络里、自媒体里甚至手机里,能看的是都是被看到的,不是我想看什么样内涵、层次、剧情等就能看到的,除非到了AI时代能在专属自己的机器上自编自导自演自看。所以,观众审美不是在退化,而是从退化的影视剧的角度反观普罗大众们,似乎退化了。
但,观众的审美又岂是影视剧能带退化的?观众能提高自身审美的渠道多了去了,看书,听音乐,旅游。。。哪怕是日常闲谈、家长里短都会提高一部分自身审美层次,孩子从小被家长和环境耳濡目染式熏陶,不就是一个人最初的审美意识的确立吗?影视剧,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增添审美和情趣的一种方式,不是全部。你可以选择看或不看。
但既然看了(其实偶尔也是会被某些影视剧感染),那么,评论观众审美怎么了,倒不如说说现在的影视剧怎么了。我觉得,现在影视剧,有三个问题很明显,一个是编剧,也就是从整部作品的基础来说,好编剧应该知道,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本子,而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或自称高于生活)自嗨式杜撰。第二个就是导演,也就是把故事通过自己的再创作,而使故事按照流程变成影视剧的人。好导演应该知道,观众不是二百五,不是一群可以任由他安排的无脑儿或傻白甜,观众,其实都是现实生活里的演员!甚至是最好的演员!第三个就是演员,演员要知道,最好的演技,就是忘记自己是演员,也就是被观众认可生活化的本色出演。
至于现在应该拍一些什么样的影视剧,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观众喜爱看什么样的影视剧,也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