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力最大的苏俄间谍

罗伯特.汉森是在FBI成立以来的历史上,挖出的最大一只“鼹鼠”。

令人惊奇的是,他供职的联邦调查局不识他的真面目,而克格勃也弄不清楚为他们服务的究竟是谁。

1944年4月18日,罗伯特·汉森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大学毕业后不久,进入芝加哥警察局

1976年1月,汉森加入联邦调查局,他专门负责监视苏联驻美大使馆以及其他苏联官方机构,不久,就开始负责间谍与反间谍行动。

1979年的一天,汉森走进苏联一家商业公司设在纽约的办事处,这个办事处一直受到他监控,汉森心里十分清楚,这个挂着经商招牌的办事处其实是苏联军事情报局的联络点。

汉森找到办事处负责人,表示自己愿意为苏联情报部门服务。

汉森一下子就提供三份有价值的情报。

由于这些情报,一个为美国人效力17年、提供大量重要情报、代号“地狱”的间谍就这样栽在汉森手上。

“地狱”的真名叫鲍里雅科夫,他在莫斯科,通过中间人向美国人提供情报,公开身份是苏联军事情报局的一名军官。

1985年,他被调往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作为苏联情报方面的资深专家受上司器重。

两年后,汉森升任苏联部主任,随着职务的升迁,他几乎接触有关美国对苏联进行情报活动的全部资料,同时还可以接触到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的反谍报文件。

联邦调查局情报部门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资料、方法、技术和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知道,而汉森就是其中之一。

维克多.切尔卡申是苏联克格勃美国情报站的主任,克格勃上校,一个典型的“冷战”时期苏联情报人员的形象,公开身份是苏联驻美大使馆外交官。

汉森知道这个人的底细,他与切尔卡申接触过,确信此人是个情报高手,经验丰富。

他决定主动找切尔卡申联系,协商合作。

1985年10月1日,汉森亲自把一封信放进切尔卡申住宅门前的信箱。

在这封信里,汉森表示,他可以向苏联提供美国情报机构的最高机密文件,所有资料均来自原始文件,但需要支付10万美元。

汉森在信中强调,为安全起见,他绝对不暴露真实身份,苏联人也不必去搞清楚。他只会用代号“P”或“贝克”等化名与苏联情报人员联络。

这封信件自然是打字稿,最后署名为一个大写字母“P”。

切尔卡申喜出望外,立即向莫斯科克格勃总部汇报,总部指示克格勃情报站,尽一切可能满足汉森的要求,并按照汉森的方式全力配合其行动。

在寄信方法上汉森也是别出心裁,他并没有直接将信寄给切尔卡辛,而是把信寄给他的下级。因为像切尔卡辛这种级别的官员肯定会受到FBI的严密监视,较小级别的克格勃官员则不会有此待遇。为不让切尔卡辛几个字出现在信封上,汉森特意在小信封上套个大信封,上面写着 “不要拆开请直接把这封信转交给切尔卡辛先生”。就这样这封信顺利地交到切尔卡辛手里。

汉森一出手,就与众不同,一般的间谍活动中间有个联系人,间谍要与中间人见面。但是无论是苏联还是后来的俄罗斯人联系,汉森从来不露面,俄罗斯人也从来没有见过“P”。

克格勃替汉森取个代号“拉蒙”。

克格勃很爽快按照汉森的要求,照单付钱,苏联人如此大方,一是知道汉森的价值,要放长线钓大鱼;二是因为汉森提供的情报确实物有所值。

比如,汉森这次在情报里提供的三名已被美国人策反的克格勃特工名单,时间不长,切尔卡申就找个合适的理由,将他们骗回莫斯科,在机场将他们秘密逮捕。

克格勃对叛徒从不心慈手软,经秘密审讯后,其中两人遭到枪决,一人被监禁。

美国政府有个所谓的“政府连续性计划”,即社会上传闻的“保护总统计划”,多年来一直被列为美国头号国家机密。

计划中有一套中央定位系统,一天24小时对总统法定继任人,即在总统无法履行总统义务时的法定继任人进行跟踪,而总统和继任者不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出现。

另外,还有两个辅助系统,一个名为“应急导弹通信系统”,于导弹发射后通过无线电与地面部队保持联系;另一个名为“打击后指挥与控制系统”,是由一个具备发起报复性打击能力的飞机组成的网络。

此外,美国安全部门还在几个国家公园和度假地修建应急指挥中心。

这个计划表明,如果美国遭到苏联导弹甚至是毁灭性核武器的攻击,美国总统和总统指挥系统不会瘫痪,并且具有强大的核反击力量。

汉森把“政府连续性计划”的具体内容透露给苏联,这样一来,美国最高领导层的藏身之处已被苏联掌握,一旦战争爆发,苏联一枚洲际导弹就可能使美国群龙无首,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防卫体系。

后来,为评估汉森出卖的情报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失,中央情报局专门成立一个“破坏控制评估”小组。据说,汉森出卖的情报价值不是几十亿美元,而是数千亿美元。

汉森出卖的机密情报,大多是重量级的,对美国安全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20世纪80年代,他还出卖一项情报,美国在苏联驻美大使馆下面挖掘地道,抛开这一情报的无形价值不说,光为修建这条秘密地道美国人就耗资数亿美元。

挖掘地下秘密通道,窃取情报是中央情报局的拿手好戏。

20世纪50年代,中央情报局就伙同英国秘密情报局在柏林挖掘一条地道,直接连通驻德苏军总部的地下通讯电缆,借以获取大量情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50年代那条英国人修的地道被一个叫布莱克的英国人出卖给苏联,而美国人修的这条地道被美国人出卖给苏联。而且,两条地下通道结果也一样,建造通道的是外国人,但使用通道的可是苏联或俄罗斯人。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要求美国政府允许该国在华盛顿建造新大使馆,理由是原使馆馆舍过于陈旧,空间过于狭小,已经不能满足外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新馆址选在一个叫阿尔托的小山坡上,苏联人从这里可以监听到华盛顿上空的所有微波和电话通讯。

1973年,苏联新大使馆落成后,美国开始不放心了,新使馆成他们的为心头之患,美国人先是花近亿美元为电信系统安装反窃听装置,然后又花费数亿美元配备专门设施和人员用于监听苏联使馆,防备使馆可能造成的危害。

紧接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商定,索性挖一条地道,直达苏联大使馆下面,窃取大使馆内的情报。

这条地道耗资数亿美元,里面安装各种最尖端的窃听设备,与其他地面设施一起组成一个窃听苏联情报的庞大系统。

在通道里,可以监听到苏联大使馆与国内的来往电讯,甚至可以听到苏联大使馆里的人说话。

美国人做的手脚,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就弄出了今世界最先进、最昂贵、最有效的窃听系统,其实,苏联人早已心知肚明。

制订挖掘苏联使馆地下通道的计划,汉森几乎从始至终都参与,因此,美国人在华盛顿挖掘地道从一开始,苏联就知道了。

但是,苏联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提出抗议,美国人地道不但挖不成,而且联邦调查局必然要追查泄密的原因,那么汉森就有暴露的危险,而对苏联来说,汉森太重要了,无论如何要保护好。

苏联采取的办法是:你美国人有钱就去挖吧,我们还会给你提供些情报,让你们高兴高兴,不过情报是真是假你们自己掂量。

结果,美国人费尽心机,花费数亿美元,除搜集大量的假情报外,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1995年2月,汉森调任联邦调查局驻国务院外交使团办公室的高级代表,他在那里负责反间谍工作。

美国国务院二楼设有汉森的办公室,他的主要工作是代表联邦调查局监视外国外交人员在美国的活动,工作上负责与国务院进行协调。

国务院给予汉森不受检查的特权,他可以接触有关外国使节活动及身份的机密资料,能自由进出国务院办公大楼保安禁区。汉森可真不是一般人。

与老一代间谍不同,汉森具备现代电脑知识,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计算机程序员。

在联邦调查局的同事中,熟悉黑客技巧的汉森被称为电脑高手。

汉森是联邦调查局内部网自动文件支持系统的常客,这个系统里面储存着联邦调查局的各类保密资料。

汉森在联邦调查局的机密系统里,搜集有关希拉里、切尔西和弗里的一些资料,作为计算机爱好者,汉森拥有多部电脑,家里还安装一台服务器。

有一次,汉森提供一个磁盘给俄罗斯情报部门,俄方抱怨汉森的磁盘是空的。汉森回答俄国人,你们使用一下第40模式,这是个简单的操作,磁盘只有使用正确的秘密方式才能读出内容。

有一张汉森用过的5英寸软盘,资料记录在软盘磁轨上,汉森把资料存入81、82和83条磁轨,一般情况下,电脑只能读出80条磁轨容量,但汉森设置一个特别程序便能读出软盘上包括81~83条的所有内容。

汉森对网络巨大的潜在空间非常敏锐,1991年,汉森就向俄罗斯人建议:在华盛顿成立一个电脑工作室,利用计算机新技术的便利直接进行交流。

由于汉森派驻美国国务院,负责监控各国驻美外交官,他的电脑可以随意连接本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随意上网查阅。在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官员中,汉森的安全等级在同等资历人员中是最高的。

他有权进入仅限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等13个政府情报机构使用的、处于高度机密状态的内部网。

这套高度机密的通信系统,可以说是间谍的互联网,它联系各地民间和军方情报人员,核心机密内有英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国的情报分析。

此外,美国国防部有个测绘及信号情报部,主要负责广泛收集和保存从各国得来的高科技情报,跟踪各种潜艇、导弹、飞机等高科技武器,分析这些武器的各种技术指标和功能后,建立秘密数据库。

汉森是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专家,他可以通过电脑,进入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的资料库,用一位美国官员的话说:“如果汉森出卖这些东西,那美国遭到的将是灭顶之灾。”

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汉森先后出任多个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危的职位,他可以合情合理地接触到大量与苏联或俄罗斯有关的绝密情报,甚至是美国政府内部,最敏感最机密的部分。

他获取情报拥有的便利条件,就是中情局的特工也无法做到。所以,汉森向苏俄出卖的情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触目惊心,涉及面广、价值高,属于国家核心机密。

比如:有关美国核计划的绝密文件;

潜伏在苏联和俄罗斯境内,尤其是克格勃内部的美国间谍名单;

美国对苏联和俄罗斯的间谍行动方案,美国的反间谍技术、资源和手段;

美国对苏联和俄罗斯间谍案的调查等。

汉森甚至直接开价,给克格勃写信说:“这一次送去一盒文件,当然是美国知识界最敏感的高度机密。为此,我觉得你们起码得付10万美元。”

后来,汉森抱怨太多钱反而麻烦,花不了,储蓄也不合算,于是提议俄国人用钻石支付报酬,他当时想,自己用不上,或许有一天他的孩子们需要这些东西。

他也清醒地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风险,2000年秋,汉森在给俄罗斯情报机构的信里说:

“近来,美国法律有修改,我给你们提供的帮助是可以被判死刑的。所以,我确实承担一些风险。”

他提出,俄罗斯要为他逃亡准备方案,要有应急措施。他说:“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因此,汉森随身皮包里,一直放着两样东西:护照和手枪,随时准备逃亡。

可以肯定的是,汉森为苏联和俄罗斯所做的特殊贡献无人可以替代,克格勃相当满意,给予他高度评价,先后送给他活动经费和奖金超过100万美元,还有钻石等其他报酬。

此外,俄国人在莫斯科以汉森的名字开个账户,账上存款大约80万美元。

汉森与其他暴富的间谍不一样,有钱后,他生活依然非常简朴,花钱从不大手大脚,更别说摆阔讲排场。

汉森住在华盛顿郊区的一栋两层的砖木房,带车库,价值约30万美元,家里陈设一般。这种价位的房子,像他这样的美国政府公务员都能买得起。而夫妇俩开的小车也是普通型的福特车,外加一辆1993年生产的用于郊外旅游的面包车。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克格勃也处于瘫痪状态,俄罗斯对外情报还没理出个头绪,他们与汉森有段时间没联系。

汉森曾写信给俄罗斯情报部门说:“我愿意牺牲生命来帮助你们,可是你们却把我浪费了。”

1995年,汉森被派驻美国国务院外国事务办公室,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又重新与汉森联系上。从此,汉森又狂热地为俄罗斯人,提供美国的重要情报,直到2001年被捕。

此事也可以证明,汉森为俄罗斯情报部门效力,不仅出于自愿,而且很主动。

在从事间谍活动中,汉森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他认为,越是所谓先进的、复杂的东西越不保险。

自1985年10月起,汉森一直用普通邮件的方式与莫斯科进行联系,信由打字机书写,信末署名“拉蒙·加西亚”,信封地址署名一般是“吉姆·贝克”或“G·罗伯特松”。他的联络方法也与众不同,很少自己主动出击。

按照事先约定,克格勃需要情报时就在《华盛顿邮报》刊登一则卖车广告,内容为“道奇汽车1971年出厂,外交家系列,车况良好(需作引擎维修)。有兴趣购买者请于下周一、三或五下午电话联系。”

汉森看见报纸上的广告,就会用电话联系,联络时双方需要说出暗语,汉森会自称“拉蒙”,而对方则会说:“对不起,那卖车的人不在,请你留下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克格勃就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提取情报。

汉森和苏俄情报人员约定的情报秘密传递点通常都是在华盛顿郊区和森林里。

他还规定一套联系方法,看似简单普通却非常安全有效。

比如,他们约定一个路标作为联系地点,俄国人通知汉森要取情报了,暗号就是在路标的侧面纵贴白色胶带,表示已准备好提取情报包裹。

汉森在路标侧面横贴白色胶带,表示东西已经放好,俄国人顺利地把情报拿到,给出的暗号是在路标侧面贴白色胶带,表示东西已经收到。

汉森用这样的方法与对方保持沟通,拒绝会面。假如情况有变化或要更改时间地点,也有特殊的联系暗语。

比如,如果汉森在回信地址中出现“芝加哥”,表示汉森希望下一次秘密交换时间定在下周一。

汉森自编一套密码系统,非常有创意,比如,在通信中凡涉及年、月、日时间数字时,通常都要加上6,这样3月16日就写成9月22日,傍晚7时也就是凌晨1时。

汉森和克格勃的联系地点,经常变化莫测,仅华盛顿和弗吉尼亚情报转送点就有11处,而且总是选择那些最普通、最不惹人注意、交通便利的地方做联系点。

比如,华盛顿下城区的灯柱,他曾留下特殊的记号通知对方,将要传送一个机密包裹。

汉森家附近还有一家公园,他有时候就在公园里的一座桥下,设置一个投放点存放各类机密情报包裹,等待俄罗斯人来取,方法简单,行动方便,这种公共场合很少有人会察觉到异常。

1999年,联邦调查局怀疑国务院官员布洛克是莫斯科的间谍,暗里对布洛克进行调查。

正待进一步调查取证时,调查人员突然发现,布洛克的行为举止变得一切正常,找不到半点破绽。显然,有人通风报信,布洛克已经知道自己在被调查,从而停止活动。

联邦调查局高层开始警觉,在本局内部可能隐藏着“鼹鼠”。

不久,又发生一件奇怪的事,美国在华盛顿进行一项耗资数亿的电子侦察工程,这项历时10余年的大投资主要是针对俄罗斯的。

可是,从其建成起,美国人没有得到过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琐事,联邦调查局上层下令一定要找出原因。

其实原因不难找,俄罗斯人已经知道这个工程,但令联邦调查局恼火的是,无法确定是谁泄露这个机密。

联邦调查局断定,在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或其他政府要害部门有“鼹鼠”,而且是个大家伙,知道很多国家高级机密,必须彻查。

联邦调查局从全国各分局调集50多名特工,组建一个强大的“猎鼠小组”,由联邦调查局主管反间谍的副局长直接指挥,秘密开展调查活动,对每一个怀疑目标认真排查。

其实,早在1997年6月,就有人对汉森提出怀疑。当时,联邦调查局特工厄尔.皮茨因间谍罪被捕,在接受审讯时交代,他怀疑汉森与一起电脑数据被窃有关,因为他曾发现,汉森试图从电脑中获取他无权知道的信息。

这个情况很快被汇报到联邦调查局高层,但高层对这起已经过去的电脑数据失窃事件不感兴趣,没有任何反应,审讯人员也没有作进一步调查,汉森平安躲过一劫。

1999年,俄罗斯驻联合国外交官谢尔盖.特列杰科夫叛逃到美国,这位俄国对外情报局军官告诉中央情报局,在联邦调查局内部,隐藏着俄罗斯情报机构的间谍,他的真名不清楚,只知道他的代号为“P”。

特列杰科夫没有逃往美国前,在为中央情报局效力时,曾将间谍提供给俄罗斯的情报又转到中央情报局手里。

调查人员发现,所有泄露的秘密文件都可追溯到汉森那里。终于,汉森作为最大的嫌疑对象浮出水面,被联邦调查局锁定。

像汉森这种高智商老牌特工,反侦查能力极强,他十分自信,即使莫斯科泄露秘密,他也不会被发现,因为他没有留下任何真身痕迹。

大半年里,联邦调查局探员对汉森的调查毫无收获,但是这次,联邦调查局高层下狠心,要不惜任何代价挖出潜伏在自己心脏的大“鼹鼠”。

他们获知,一位曾为中情局效力的苏联特工知道“P”的线索,于是花巨资买到有关“P”的机密档案,这份档案存有“P”的一个录音,经联邦调查局的专家反复试听,仔细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是汉森的声音,于是,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开始跟踪汉森,对他重点监控。

2001年2月18日,一个平常的礼拜天下午,在汉森家周围以及弗吉尼亚维也纳小镇弗克斯通公园,几十名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扮成游客,随意地分散在各个角落,严密地注视着汉森家和公园里发生的一切。

而监控重点是在公园里的一座小桥,小桥两头是草地,树下长椅上三三两两地坐着联邦调查局的特工。

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汉森全然不知晓,傍晚5时左右,汉森手提一个公文包,悠闲地踱进公园。他仔细环顾四周,确信四下十分安全,便迅速把一个小包裹塞进木桥下一个隐蔽处,然后越过小桥向公园另一边走去。此时,埋伏在四周的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一拥而上,把汉森按倒在地,夺下公文包,戴上手铐。

随即,特工将汉森带回其住所,开始对房屋进行彻底的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当天晚上,联邦调查局局长弗利宣布,汉森已被正式逮捕。

2月18日,汉森被联邦调查局特工捕获的消息公布后,俄方才知道这个长期向他们提供绝密情报的人,竟然是联邦调查局的资深反间谍官员。

汉森先后向俄国人发出27封信,提供22袋情报,多达6000页机密资料,他的许多间谍行为都与计算机相关,比如,利用计算机向俄方联络人传送经过加密的信息,从FBI的计算机网络盗取数十份文件,用软盘下载、转移秘密资料,定期扫描内部计算机网络,查看自己是否受到怀疑或被人监控等。

2001年5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桑德里亚法庭的联邦大陪审团以间谍罪对罗伯特.汉森提出起诉。长达109页的起诉书指控汉森犯有19项间谍罪,一项图谋间谍活动罪。

起诉书认为,汉森背叛国家长达15年之久,暴露3名双重间谍的身份,导致其中两人被处死。汉森借此获取价值140万美元的现金、珠宝,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巨额账户。

汉森给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如果这些罪名成立的话,汉森可能被判处死刑或终身监禁。

汉森在法庭上态度强硬,拒不认罪

后来,汉森开出认罪的条件,经过讨价还价,7月6日,汉森终于与司法当局达成协议:

汉森承认曾向俄罗斯出卖情报的罪行,并愿意同联邦调查局充分合作,检察官将免除对他的死刑控诉。

2002年5月10日,汉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保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