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戌源因写作改变一生,写作能力好的人在这个社会是不是很有价值?

足协主席陈戌源被调查这件事引起很多讨论,看网上很多媒体介绍他的身世,说是这个人喜欢足球,但谈不上专业,在2013年上港集团改名为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前甚至都没从事过相关的工作。

而他能从码头工人做到董事长,有一部分的原因是↓↓

他曾经多次在单位内部刊物上发表诗歌和散文,可能笔杆子确实是不错,所以后来改做了办公室秘书,正式开启了国企仕途。

公开报道显示,陈戌源出生于1956年7月,硕士学位。担任中国足协主席之前,陈戌源在上港集团工作了46年,他的前半生,和足球并无交集——据《体坛周报》报道,1973年,年仅17岁的陈戌源加入了上港集团的前身上海港务局,初中毕业的他一开始从最基层的码头工人干起,一干就是好几年。不过陈戌源喜好文学,担任码头工人期间曾在单位内部刊物上多次发表过诗歌和散文。23岁时,陈戌源改做办公室秘书,两年后又被调到了上海港务局团委,正式开启了国企仕途。

《长江日报》曾刊文披露,陈戌源年轻时非常喜欢踢球,最擅长的位置是边锋,“虽然工作繁忙,但足球始终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剂品。”

2003年,47岁的陈戌源成为上港集团董事长,后者也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企业,并于2006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以2020年为例,上港集团的年营业额高达361.02亿元。

2013年,陈戌源主导上港集团对上海东亚俱乐部进行收购,并改名为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正式开启足球之路。在中国足球金元时代,上港斥巨资引进了奥斯卡、胡尔克等顶级巨星,是罕有的可以和巅峰恒大掰手腕的中超俱乐部。2018年,上港获得队史首座联赛冠军,并连续4年闯入亚冠淘汰赛,球队成绩迎来顶峰。

凭借丰富的国企管理经验和掌舵上港取得的不俗业绩,2019年8月在河北香河召开的第11届足代会上,陈戌源以全票当选中国足协主席,这也是中国足协历史上首位非体育管理部门系统的协会主席。当时曾有专业媒体分析,“任职于大型国企,政治素质强”是陈戌源当选的最大原因。

媒体报道中的相关段落

讨论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时,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观点:

1、没有文字,机关工作就不能正常运转。

我们常常把办公室叫做写字间,办公楼叫写字楼,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文字材料已经成为机关单位工作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办文办会,调研决策,最终都要通过文字来体现。所以说,没有文字,机关工作就不能正常运转。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机关干部的基本技能,就象开车、操作电脑一样,由职业变成为最基本的操作能力,也是每名机关工作人员必备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工作,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写,办公室自然成了写作的地方,叫写字间,是理所当然的。

2、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个人水平高低的最好反映。

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否胜任工作,主要看你会不会写,单位里选人用人,会不会写是个重要条件。不会写、写不好,就如同工作中的哑巴和智障者,开展业务就无从谈起。同样一件事,文字表达能力的好与坏,结果会是天壤之别。写好了,能够准确充分地表达诉求,最大程度地实现有效沟通,展现工作成效和业绩;反之,写不好,好事也会办成坏事,沟通受阻甚至产生误解,全部努力付出被埋没抹杀。

如果以陈戌源为例子的话,是不是可以说明,写作能力好的人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领导赏识,在这个社会里的价值更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