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了好东西,观众们还愿意去吃塞过来的东西么?
【本文来自《为什么会因为电影票房吵起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出门闻狗吠风雨夜归人
分析近期几部电影的目标市场,观影观众的层次,你就会发现:
一、《流浪地球2》的目标电影观众,主要设定以知识阶层和大专院校的学生为主。大量的英文对白,各种科学理论,没有一定的知识储 备,普通人观影确有些地方看不明白。反观《满江红》,题材大众化,各类社会阶层和群体观影毫无障碍。所以,两部电影的受众范围不同。《满江红》要比《流浪地球2》的受域广泛得多。
二、《流浪地球2》主要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满江红》以国内观众为目标。无论从电影的题材,影视拍摄技术的运用,演员的挑选,对白的语言,电影的场景,表达的内容、观点及意识形态,<流浪2>无不以全球电影市场为标的,起点是很高的。这使得整部电影,必然以牺牲部分国内观众为代价。但是,国内的损失,有可能从国外补回来。更重要的是,它为郭帆导演将来的影视作品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流浪地球2》全球发行后,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影视公司,海外电影制作人,甚至国际一线演员,投资或加入郭导拍摄的电影。所以,流浪2的视野和前景要广阔得多。
三、科幻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学作品,从小说、电视剧,到电影,对象都是社会中的某个特殊群体,它从来不象言情作品那样,无差别地吸引所有人。这使得科幻作品的影响力,必然局限在某个特定群体之内。但它的优势在于,这个的群体人数非常固定,市场非常稳定,使得作品的收入波动很小。一旦产生粉丝,就是铁杆粉丝,轻易不会改换口味。这里我们恭喜郭导,将来未必大富大贵,但以后拍续集,是肯定不会缺钱的。
影视作品的观众,通常40%是铁粉,30%是临时起意来观影,30%是被忽悠来的。从目前第一周的《流浪2》的观众人数来看,基本都是铁粉,数量极为恐怖。虽然《流浪地球2》未能拔得票房头筹,但郭导的电影作品,前景一片光明啊。
我说一点,流浪地球原著小说我是初中在科幻世界上看的,读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包括刘慈欣早期的作品我基本都是大学之前看的,对于当时的知识水平来说读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后切换到现在的流浪地球和三体,我考虑了一下,以目前的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别把科幻作品看得特别高大上,任何正常的科幻作品(排除一部分特别硬的科幻)以中学的知识水平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说某些人看不懂,只能说他连中学知识都没学好。
也别和我说这只是我的推测,我的科幻历史起源于小学三年级,写过科幻,拿过奖,以我的经历来说我认为甚至小学阶段读大部分黄金时代的作品都没问题,更别说中学以上的。
回到科幻电影上来,科幻电影是分为好几个层次的,最基本的层次是场面和特效,这个任何人都能欣赏的,只有说你要去研究他的科学内核时才涉及到你的知识水平,而且越高的知识水平能看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科幻电影更多的魅力所在,不同的人能在同一部电影里获得不同的乐趣。
所以说科幻电影面向的对象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群,而是相当大范围的一个人群。以我这么多年看科幻电影的经验来说,基本上任何人我都见过看科幻的,从高中一帮文科生拉着我去看《后天》到《流浪地球》哪怕是读文科的基本全员好评就知道。
所以问题更多的出在国内的传统电影人身上,他们以以前噶韭菜的方式收割到了足够的票房,而他们还想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噶下去。而这时候冒出来了一个挑战者,全员是非传统的电影人,以降维打击的方式冲进了国内电影市场。战狼2、流浪地球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给观众嘴里塞东西噶韭菜的方式,只有尽量让他们亏本,让他们退出市场,才能让他们噶韭菜的方式继续下去。问题是见过了好东西,观众们还愿意去吃塞过来的东西么?
所以这是一个转变的时代,必然有一批人会努力阻碍这个转变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妨碍了他们以老办法轻松地以流量明星、烂剧本和短时间的制作赚大批的钱,他们不想把钱分给优秀的编剧,优秀的道具,优秀的后期,想把这部分钱尽可能的装到自己的口袋里。所以他们会以各种手段去让对方退出市场,但是这个过程已经不可逆转了,这不是一部分人所能阻挡的,他们必将会被历史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