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无脑黑三体?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 raistlin2017

我经常会在豆瓣上看和影视剧有关的评论,现在豆瓣热度最高的电视剧,毫无疑问是《三体》。

当然,是电视剧版,而不是动画版。

500

它剧本忠于原著,演员演技在线,之前大家担心会删去的敏感段落也保留着。所以昨天我们的群里有人禁不住表达对这部剧的喜爱。

500

甚至衍生出了一些新的趣梗。

500

当然,有赞美就会有批评。

《三体》电视剧也好,还是《三体》原著也罢,都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作品。它的优点缺点都很明显,批评是肯定会有的。有时候批评不一定是因为讨厌,恰恰是希望它更好的一种鞭策。

但就我最近刷到的一些帖子来看,有些批评者甚至都没看过《三体》就来骂和打低分了。

我觉得这就有点为黑而黑了。

01,急不可耐

注册不到一天,网友就着急忙慌地跑来攻击《三体》。

豆瓣会在注册纪念日给用户加蛋糕小挂件,庆祝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一周年、两周年。但有大量给出恶评的用户,就是当天注册的,等于说注册就是为了来写差评。

然而大量差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一个劲重复“恶心”、“搞笑”,然后叫嚣着要这部剧下架。

500

你不喜欢可以,但动不动就叫着让人下架让别人也看不了。

我觉得这才是恶心吧。

02,张冠李戴的抹黑

有网友表示张鲁一不适合演罗辑,所以这部剧注定是个败笔。

张鲁一当然不适合,因为他演的是汪淼

500

又有人说,罗辑才是《三体》的灵魂人物,拍了三十集都没罗辑,凭啥说自己是忠于原著?

因为本剧只拍第一部小说,而罗辑要到第二部才出现。

500

03,罔顾事实的要求

有网友看不惯剧里的会议资料只用A4纸,说没有一点科幻片的质感。

500

实际上原著就是这么写的,而且现实里也这么打印。

因为用A4纸打印复印材料方便又高效,是全球默认的习惯操作。

500

也有网友想让电视剧拍不存在的催婚大妈和塑料姐妹角色,扬言科幻剧的关键在于质感,而不是生活化。

500

发言者还特意强调自己看原著时,刘慈欣尚未获星云奖,等于说自己是老粉。

有人温馨提醒他:当时大刘拿的是雨果奖。

04,不如版权卖给韩国

豆瓣用户发帖说,不如把版权卖给韩国,他们能拍出神作来,而内地只擅长制造烂剧。

500

也说,中国没怎么出过物理学大牛,所以不该举办世界性物理学会议。

500

哥,这TM是一本科幻小说。

真的要在小说里也这么自卑吗.....

05,还不如动漫

有网友坚持认为,剧版三体不如动画版。

他觉得电视剧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是照本宣科了。孰不知,忠于原著本身就是本剧的看点。

500

还有一位博主在凌晨3点说三体火了,十几个小时后又变脸嘲笑三体收视率惨败,潜台词是《三体》只会搞营销。

500

何必呢。

当然,攻击的炮火也不限于电视剧,还有不少人表示原著就是不行。

500

06,雨果奖本来就不算什么

有网友指出三体原著都是美国上世纪炒的剩饭。

至于雨果奖?美国科幻协会本来就没几个人,自己同学随便写写也能拿奖。

500

而奥巴马,也只是客套一下,并不是真的爱看。

500

07,只有民科才爱看“三体”

贴吧有帖子,叫“是不是没上过大学的人才会爱看三体”。

知乎也有一个著名问题,叫“是不是民科才会称三体为神作”。

500

当然,这问题下的回复也有意思。

说《三体》不但是清华大学借阅榜前十的书。

而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也希望能和刘慈欣聊聊科幻。

500

08,最后,任何电视剧可能逃不过这样的一生:不够正能量

一位网友尖锐批判:

另外,我认为,疫情当下,也不适合播放该剧,现阶段,更多需要的是那些坚定信心提振士气,充满光明和希望一类的文艺作品,而该剧里的怀疑、暗黑,毁灭等元素只能让当下更添消极……

在他看来,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大家的美好前途,需要立刻下架《三体》。

500

……

这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了。

只能说老爷心善,见不得穷人。老爷只能活在正能量里,电视上有一点点负面的东西都会污了老爷的眼。

当然,随着《三体》的流行,这些年围绕着《三体》的争论就一直没停下过。

文笔

《三体》刚火还没拿雨果奖那会儿,不少文化博主就批评说刘慈欣文笔太差,这书难登大雅之堂。后来《三体》拿下雨果奖,又有很多人表示那是翻译者牛逼,刘慈欣得奖全要感谢翻译文笔好。

但我个人感觉刘慈欣早期一些作品确实文笔不太好,但到2006年写《三体》的时候,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

只能说并不华丽,但一点都不差。

说到底,文字是用来传递思想的。刘慈欣的文字可以把故事讲清楚,其实就已经够了。

举几个例子:

当她以执剑人的身份面对那个遥远的世界时,与罗辑不同,她没感觉到这是一场生死决斗,只感觉这是一盘棋,她平静地在棋盘前坐下,想好了各种开局,假设了对方的各种棋路并一一想好对应的方法,她准备用一生的时间下这盘棋。

但对方没有移动一枚棋子,而是抓起棋盘向她劈头盖脸砸过来。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有一个警告:生命从海洋登上陆地是地球生物进化的一个里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鱼再也不是鱼了;

同样,真正进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们,当你们打算飞向外太空再也不回头时,请千万慎重,需付出的代价比你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进化的旗帜将再次在这个世界升起,你们将为生存而战,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在那最后的五千万人之中,希望你们能够吃掉粮食,而不是被粮食吃掉。”

这些词藻并不华丽,也什么细节描写。

但每一句话都充满力量,每一个比喻都深入人心。

更别说《三体》里还有许许多多如史诗般壮丽的语句。比如这段,由微观到宏观,由细节到整体,最后几句,真的像史诗般壮丽。

张援朝赶紧拿出手机,拨了史晓明的电话,但对方已关机。老张两腿一软,靠着墙滑坐在地上,他花了四十万。

“赶紧报警吧!还好,那姓史的小子不知道老苗已经打听到他爸的工作单位,这骗子肯定跑不了。”

张援朝只是坐在那里叹息摇头,“人能找到,钱不一定能拿回来,这让我怎么向一家子交代啊。”

一声啼哭传来,护士喊:“19号,男孩儿!”张援朝猛跳起来,朝候产室跑去,这一刻,其他的一切都微不足道了。

也是在老张等待的这30分钟里,地球上还有约10000个婴儿出生,如果他们的哭声汇在一起,那肯定是一曲宏伟的合唱。在他们后面,黄金时代刚刚结束;在他们前面,人类的艰难岁月正在徐徐展开。

还有这段,我总觉得用来描写当下的人类,一点都不为过。

所谓黄金时代,是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三体危机出现时结束的美好时光,这个时代在今后一直被人不断地回忆,经历过这段美好岁月的老人像反刍动物似的不断把那段记忆吐出来,甜蜜地咀嚼,最后总是加上一句:唉,那时咋就不懂得珍惜呢?而听他们讲述的年轻人目光中充满嫉妒,同时也将信将疑:那神话般的和平、繁荣和幸福,那世外桃源般的无忧无虑,是否真的存在过?

“….随着老人们的离去,渐渐远去的黄金海岸完全消失在历史的烟波之中。现在,人类文明的航船已经孤独地驶到了茫茫的大洋中,举目四望,只有无边无际的险恶波涛,谁也不知道,彼岸是不是真的存在。”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三体靠的并不是文笔。

许多年后,你再想起《三体》。

想到的不是上面这些。

而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想到的是三体游戏里用军队代替计算机。

想到的是天幕上的倒计时。

想到的是“黑暗森林理论”。

想到的是那一个又一个疯狂而有趣的科幻点子。

这时候再去纠结文笔,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文笔,还有一批人黑《三体》是觉得它厌女,说小说里的女性角色都很单薄,男性角色则都是英雄,还特别设置了程心这个角色来衬托罗辑,这是妥妥的性别歧视。

还说在美国他们都能看出来《三体》歧视女性,就中国人看不出来。

但我觉得《三体》里最丰满的两个角色,就是罗辑和叶文洁啊。

你要说他不怎么描写人物,那确实,他笔下的人多半是工具人,是推动情节的工具,确实不丰满。

还有人认为国内一批民族主义者喜欢《三体》,所以必须要把刘慈欣批倒批臭。

于是他们专门在外网专门搞了个页面,就用来批判刘慈欣,还把他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等一系列隐私信息全都爆出来:

500

然后给了个评价:

500

我觉得也有点太过了。

昨天又看到个人,大费周章地用《社会契约论》等名篇,证明黑暗森林理论不符合人类的社会学常识,是幼稚的社会学民科。

。。。。

一本科幻书籍能让这么多人高潮,又能让这么多人PSTD,也是让人猝不及防。

……

有没有人还记得,《三体》其实是一本科幻小说?里面构思的种种也不只是人类社会的事情。

无论把它捧成现实世界的镜子,还是要用社会学理论来批判它,都有点太过了。

确实,没有什么作品是完美的,也没有什么作品不容批判。

但批判之前,首先你得先看过作品吧。

批判也不需要人肉作者吧。

放平心态,让我们来欣赏这部中国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可能没有之一)不好吗?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