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致命弱点

500

文/迟英

最近读亨廷顿的《美国政治》一书,其中有几句话值得玩味:

1、美国没有民族,只有族群,“美国人”这一概念是基于“对政治原则的忠诚”。(谁认同美国的政治原则,谁就是美国人)

2、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项调查中,询问“你认为自己国家哪一点最令人骄傲”。85%的美国受访者选择“美国的政治原则——议会、自由、民主、平等。。。巴拉巴拉”

3、美国的意识形态已经与民族性融合在一起。一旦美国的意识形态消失,那么它的民族性也将随之灭亡。

放眼世界,美国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没有自己的历史,没有自己的民族,连脚下的土地都是最近才刚刚抢过来的。。。

所以,美国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用历史、传统、血脉来定义自己的民族性。

因而,在如何定义自己是一个“美国人”的问题上,亨廷顿给出的答案是:“政治原则”。

~~~

看到亨廷顿长篇累牍地论述“政治原则”是如何构建美国人的“民族认同”,我不禁哑然失笑。

因为在我看来,所谓“ZZYZ”不过是一个噱头,用来“自我陶醉”可以,但这决不是一个靠谱的东西。。。

如果一个民族要依靠虚无缥缈的“ZZYZ”来团结,那它的结局必然是走向分裂。

苏联的殷鉴不远。

那么,真正将美国人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利益

美国拥有金融霸权、军事霸权、科技霸权、文化霸权等等一系列霸权,是不折不扣的霸权国家。

而在这些霸权的支撑下,足以让美国的中产阶级过上在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舒适生活。

这,才是“美国认同”的核心。

清华的很多大佬为何选择移民美国?因为美国可以提供足够好的工作机会,而这些工作机会在国内要么根本没有,要么太少,不足以容纳如此多的精英。

华尔街、硅谷,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就在这里,只要美国的霸权不衰,这里就永远能够吸引全球精英来此效力。

为啥美国要倾一国之力,来对付华为一个公司?为何美国不惜“自损800”,也要限制中国的芯片发展?

因为一旦这些高端产业被中国抢占,那么美国失去的不仅仅是“利益”这么简单。

我们不妨将亨廷顿那句话里的“意识形态”换成“利益”:

美国的利益已经与民族性融合在一起。一旦美国的利益消失,那么它的民族性也将随之灭亡。

试想,一旦美国失去了霸权,失去了硅谷、华尔街,无法靠苹果手机截流全球信息,无法通过一个“加息减息”的操作就割全世界羊毛,它又拿什么来吸引全球精英,靠什么来建立“美国认同”?

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

所以美国的策略,一方面是要保持自己的领先,另一方面一定要把别人家搞乱,保证自己永远“赢两次”。

也唯有如此,美国才能维持自己那本质上十分脆弱的“民族认同”。

直白地讲,美国的“民族认同”,就是基于“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认同,而绝非基于它嘴上说的“自由、民主、平等”。

~~~

其实亨廷顿作为一个明白人,又怎能不理解这点?他在书里也隐晦地提到:

“美利坚信条缺少必要的理论来建立不同价值间的相互关系,或者处理这些价值在理论层次上的内在冲突,这反应了其非体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特点。”

说白了,美国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原则,本质上是缺乏逻辑、自相矛盾的。。。

自由就意味着不平等、平等就意味着不自由、民主就意味着少数服从多数,而不论真理为何物。

正是由于看透了这些价值的内在冲突,又无法用逻辑和理论进行调和,亨廷顿才深深地忧虑,他说:

当WASP这个名词诞生的时候,就意味着以种族概念而非政治术语定义美国民族认同的尝试终止了。此刻,意识形态的消失将导致美国民族认同的灭亡,而其他国家则没有这种情况。

亨廷顿的担忧不无道理。美国发展到今天,别说WASP能否代表美国的民族性了,就连自己“多数族裔”的地位都岌岌可危,又谈何建立民族认同?

所以,美国注定要在“一极化”的道路上走到黑,因为它别无选择

(中国:以后我当大哥,你当二哥,行不行?

美国:你是在要我的命!)

~~~

公众号「迟英的世界」(chiying366)

关注我,每天阅读理性分析。

(每周五固定吐槽设计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