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没良心炮

      这是一段伟人亲自写的劝降书: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

       炸药不会自己飞,而淮海战役战场上,可以瞬间满天飞起炸药包,无论对面是多坚固的防线,都瞬间化作乌有。

500

500

      那时部队的说法是XXX送炸药,晋察冀搞过山炮送炸药,东北弄过专业的送炸药小炮,二野三野大量使用的是迫击炮送炸药、汽油桶送炸药。国民党军统称为没良心炮。

      父亲说,这是济南战役前才普遍使用的,是派炮手到山东军区教导队统一培训,在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大放光彩。

500

500

      父亲说,其实这玩意操作还挺复杂的,射速较低,射程也不远,精度还差,一般是工兵准备炸药,炮手负责发射。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战场上使用。

      迫击炮送的炸药同汽油桶送的炸药各有用处。

      迫击炮送的炸药都是绑在一个木棍上,这个木棍比迫击炮的口径略小一些,长于炮管的长度,父亲说,柏木棍子最好用。

       所用的迫击炮必须具备平射功能,先装入去掉引信,满装发射药包的迫击炮弹,在把那个绑上炸药包的木棍装入迫击炮。

      发射时要先点然炸药包的导火索,然后再击发迫击炮。其实那时根据地已有专门的炸药包引信生产,出过事故,二野三野就一直没用。

父亲说,每分钟最多打两发。

从炸药量来看,汽油桶抛送的炸药更多,操作也更简单,为啥还要迫击炮也送炸药呢?父亲说,两个的用途不一样,一个是对付交通壕以及交通壕连接的地堡;另一个是对付鹿柴和铁丝网的。

迫击炮送的这个炸药包,因为有个长长的木杆,会被铁丝网和鹿柴阻挡,爆炸后直接破坏。而汽油桶送的炸药包,可进入交通壕里随意滚动。

父亲亲眼见过被炸上天的碉堡。

500

       这是被炸上天的鹿柴,这张照片在陈官庄战役纪念馆里,作者不详,可同他同风格的照片有“何庄战壕里,解放军战士在吃大饼”“何庄战壕里的解放军机枪手”“何庄战壕里解放军在对敌宣传”这三张署名地点的照片,同时还有几张被攻占的国民党村庄的照片,当然还有那张父亲看了都很熟悉的树的照片,我觉得这是同七师三团一起在何庄战壕里一起度过围困和总攻的一位记者,他拍摄的照片都是父亲部队的战斗和生活。可参见我的另一个帖子,一颗树。

      那这个被炸上天的鹿柴就是父亲连队的作战成果!

       这个作者无名,可我觉得他的作品将流传百世!

     这种没良心炮的威力较大,但操作麻烦,安全性也很差,淮海战役后那个汽油桶就不用了。而土工迫击炮发展出了制式的炸药抛射装置,成为制式兵器的一部分。

直到叙利亚内战时,还有大量的这种炸药抛射器在使用。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