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黄桃罐头能触发”安慰剂效应“,不用吃药,也能起到一些治疗效果,何乐而不为

【本文来自《买药热潮下,黄桃罐头卖断货!厂家辟谣无药效,网友回怼:你根本不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WUJIAPO
  • 👻👻有一种迷信,跟文化教育程度无关……😁😁

人体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多变量系统,现代医学对此依然在小心探索。

按照最严格的循证医学标准,安慰剂效应也是存在的。

所谓“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测试结果不单要缸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裙群组作比较,证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因此,此药物测试必须以双盲(doub blind)方式进行:医生及病人都不会知道该药物是否安慰剂。

最近亦发现,模拟手术亦会出现相似的现象,所以,有部分的外科手术技术必须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极少会以双盲方式进行,原因很明显)。为了使测试得到支持,药物测试群组会比安慰剂对照群组获得更好的待遇。

几乎所有以这个对照方式进行的研究都显示安慰剂对可改善病情。举例:Kahn公佈了一项有关抗抑忧药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发现服用安慰剂的群组中出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情况下降了30%,而服用抗抑忧剂的群组则下降40%。

注:引自”MBA智库百科——安慰剂效应“

https://wiki.mbalib.com/wiki/%E5%AE%89%E6%85%B0%E5%89%82%E6%95%88%E5%BA%94

如果”黄桃罐头“能触发”安慰剂效应“,不用吃药,不用承受药物的副作用,也能起到有效或稍弱的治疗效果,这又何乐不为?

你笑他人太迷信,人家笑你太木迂。

但凡有效能治病,吃桃喝汁享欢娱。

纵使无效又何妨,花钱不多不用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