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还是废土工业风?艺画开天制作《三体》的这个思路有问题吗?

500

艺画开天2021年时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其中有一段有提到说,创作团队选择动画风格时在思考是赛博朋克还是废土工业,如此看来主创一开始的思路是不是就有问题?下面是报道:

艺画开天2015年诞生于武汉,公司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至今,已经有了300人的团队,其中,核心创作团队拥有10年以上的创作经验。《三体》动画剧编剧之一赵佳星是个90后姑娘,积累了大量高品质科幻的创作经验,当然,还有热爱,“我为《三体》做了精神和体力上的准备”。

关于此次三体人视角的预告片,赵佳星说:“如果缺少三体人视角,《三体》会是一个外星人打地球人的故事,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常规结构。如果转换视角,从一个客观的第三方去表达,不仅能带来思维上的新鲜感——新鲜感是科幻的魅力之一,还会拔高故事的维度——我们不是在讲某一个种族,我们在思考宇宙。”

“我们希望通过抽离人类视角、进入三体人视角,保持了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通过这种态度来表达一种冷峻感的来源:不偏袒,不遮掩。”赵佳星说。

《三体》动画剧导演林铭浩认为,用三体人的角度去看待人类本身,本就是原著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预告片首先告诉观众我们的气质是冷峻的、科幻的,同时带有古典气息的,因为这是个跨越百年的故事;同时很隐晦地透露了很多隐藏内容,这就需要粉丝自己去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预告片的配乐是原创交响乐,带有强烈的史诗感,林铭浩透露,动画剧也将延续这一风格。

创作团队先“看书”再“写书”

《三体》动画剧有一个三四百人的创作团队,知道要做《三体》,大家都很兴奋,多少双眼睛盼了多少年,期待书中的文字能成为荧幕上的剧集。而作为“操盘手”的阮瑞,让大伙儿先“看书”。

相比纯原创IP的动画可以较为自由地去赋予它意涵,有原著的《三体》就像是戴着皇冠跳舞,皇冠光芒四射,但也必承其重。“我们更多地是在作取舍。”阮瑞说,“因为与文学作品相比,一部影视作品所能包含的内容是有限的,我们要考虑人物命运、情节流畅,又要去揭示关于宇宙的深刻思考。”

于是,这时候的“看书”,不是读者看小说,而是把原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进行拆解,做一个全盘整理,然后思考在动画中可以展现哪些人物、哪些情节,他们又要表达出什么内涵。更重要的是,科幻作品除了视觉的想象力之外,要有基于当下科学的延伸和对宇宙的思考。

这个过程,相当于把原著“嚼透”后再“重写”一遍。做完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创作团队接着要选择动画风格,是赛博朋克还是废土工业?定性整体基调之后,再接着做美术设计、表演设计……

赵佳星回忆,有一场7分钟的戏,足足写(改)了一两年,不久前才算定。“编剧要对剧本负责,在上线前一天,哪怕有一句台词觉得不够好,我们也要改,”

林铭浩透露,熟读原著后,小说中凡是有讲到“外形”的,他们都会尽量还原,并且会在目前人类的最高科技(航天、军事、民用等)的程度上,往后推演数百年,去想象、去创作。

《三体》动画剧要讲一个中国气质的科幻故事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80后的阮瑞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原创动画的新征程。

阮瑞认为,《三体》动画剧克服的最大挑战有两个:

一是场景的变化和细节,《三体》不光需要足够的场景,场景中还要充分的细节去做支撑,导致《三体》仅在动画模型的制作数量上就比此前《灵笼》的一季要多上几倍。

二是通过角色表演传达更加细腻的情绪。《三体》的一大重点在于人物表演上,如何保证风格严肃写实、不夸张,同时让角色准确地体现情绪?面部动捕、身体动捕、动画师k帧轮番上阵,为的就是让面部表情传达出人物的复杂性。

而更深层次,“我们想去尝试一些在宏大世界观、宇宙观之下的故事,但又聚焦人性、有着中国人的思考的故事。”在阮瑞看来,《三体》就是一个中国气质非常明显的科幻故事,是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去理解宇宙,“不是超级英雄一个人就能拯救世界,我们更强调整个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