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创造的货币有两种,一个叫现金、另一个叫准备金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41430”推荐,来自《主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支持楼市平稳健康发展》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41430添加】

  • 美帝药王
  • ???
    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但凡能用你的神论能解释一点基本的问题,你也用不着在这里装蒜了。你连银行是干嘛的都没搞明白,你哪怕是看过一眼银行的报表,也不会说出前面那么蠢的话来了

好啊,那就给你讲讲。央行创造的货币有两种,一个叫现金,它在流通中的占比非常低。另一个叫准备金,只能在商业银行在央行账户里流通。央行通过控制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货币的最大发行量,比如法定准备金率是10%,那么商业银行最多可以创造自有准备金10倍的银行货币,当然实际并没有这么多,因为创造货币也需要有人来贷款才行。对商业银行来说吸纳的存款和准备金是用来在跨行结算的时候清算用的,吸纳的存款越多,根据准备金率推算,它可以发行的货币就越多。而贷款对银行来说是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也就是说银行的准备金越多,它能放贷的额度就越大,利息收益就越高。

当企业和个人去商业银行办贷款的时候,比如你去贷款100万,银行的操作就只是在你的账户里敲上100万的数字,你就有了100万,而并不是将其他储户的100万转给你,这不是凭空创造是什么?而同时,你在这家银行的账户中多了100万。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给你的贷款是银行的资产,而你在这家银行的账户上被打进来的这100万就是它的负债。

当你把这100万转去其他银行,对第二家银行来说,这叫吸纳的存款,揽储的实质是第一家银行要给第二家银行在清算的时候转100万的准备金,第二家银行在收到准备金后又可以创造更多贷款。这就是银行为什么都喜欢吸纳储蓄。

全国的几百万亿货币存量M2中,大部分比例流通的就是银行创造的货币,而不是央行创造的。央行创造的部分只有M1。

要讨论问题你就讲点有说服力的,骂了半天一点细节都讲不出来,在这妖言惑众、胡说八道也不嫌害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