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新假设一下,《暖春》的剧情这样走,观众能接受吗
【本文来自《农村苦情戏里边,《隐入烟尘》最多排第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新用户昵称注册错误
https://baike.baidu.com/
暖春
2008年
会算帐的铁蛋爹娘,想占了小花家的地于是收养了她。小花的到来让懒惰的铁蛋娘再不用干家务活儿,洗衣、做饭、看铁蛋、割猪草、剁鸡食等一切繁重家务全都归了她。小花从此看着养父养母的脸色度日,每天从早干到晚,还经常因为铁蛋娘的无故找岔儿挨打、挨饿。饱受虐待的小花实在支撑不下去了,趁黑夜逃离生养她的上河村。二狗在路上捡到了饿昏过去的小花,把她带回了芍药村。没有人愿意把个野娃领回家,年迈的宝柱爹(田成仁饰)不忍心看到奄奄一息的小花再被放回村口,便默默地把她背回了家。
宝柱爹的儿媳香草(郝洋饰)过门多年不生养,这么多年一直顶着村里的各种闲话在生活,因为生不了娃,家里的那点钱都换成了药。香草对生娃的事变得异常的敏感,当她得知宝柱爹背一个野娃回家时,气愤地让宝柱爹马上把人送回去,宝柱(于伟杰饰)也埋怨爹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了,还领回来一个吃闲饭的。可怜的小花,眼泪汪汪地看着爷爷,求他不要把自己送走,每天只吃一顿饭就行,善良的宝柱爹不忍再看小花受苦,留下了小花。从此,本来就缺少笑声的家里,由于小花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村里的闲言碎语不时地触到香草的痛处,她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
懂事的小花,非但不记恨叔叔和婶娘对自己的伤害,还不断用她的宽容和善良碰撞着宝柱和香草的心,终于,他们面对着一个7岁的孩子,流下了忏悔的眼泪。宝柱爹和小花又重新被请回了正屋,他们看着桌上宝柱和香草精心准备的饭菜,爷孙俩哽咽的难以下咽,香草为小花穿上了亲手给她做的新衣裳,小花含泪扑进香草的怀里,哭着喊出了一声娘[2] 。
~~~~~~~
如果隐去结尾最后一段,估计观众会爆走吧。
隐入烟尘的问题是,没有给观众一个希望,一点都没有。我觉得这个才是败笔。人总是要有希望的。绝望不值得弘扬。
西北冷娃更不能没有希望。
我们就按照《暖春》的剧情走势再来看看现实情况,基本可以肯定,如果儿子不认这个妹妹(其实是捡回来准备给儿子作女儿的)坚持分家,农村只能调解不成照办。分家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两个,一个是老死不相往来,一个是老人家年老体弱生病后没办法照顾妹妹,只能起诉到法院,告儿子未尽到赡养和扶养义务。
狠的儿媳妇,败诉不执行的情节遍地都是,有点良心的去送个赡养费就很不错了。
还是那句话,碰到这种情况,不要说在农村,就是城里人,普通人那个敢管?你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更何况还有一个哥哥在。
村里(居委会)介入?嗯,除了调解,陪着哭哭,什么都做不了。不然一个邻居噪音都能几年处理不了?(别跟我说你不知道哈,不然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这个时候,你咋不问下诺大个村子(社区),都是死人吗?没有一个好人吗?就没有一个站出来了?
现实不能全部展现就是这个道理,而隐入烟尘最大的原罪是太写实,就不能艺术点让秀英死后体面些吗?人都死了,村里人还是冷漠的,这点真的太不艺术了。
吃干榨净,跟《暖春》里的铁蛋娘有什么区别?估计观众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一点。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