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看待俄乌战争
关于俄乌战争这个问题,我所看到的中文互联网,在某一个侧面是极度饭圈化的。
这种饭圈化就体现在刻意地强调“挺俄”抑或是“挺乌”。
对于饭圈这种现象,我本身是没有那么强的执念去批判,因为粉什么东西,是人类社会性生存的一种刚需,是人的某种精神寄托。
但问题就在于,有人利用饭圈现象,在混淆中俄关系,在制造不利于中国长远博弈的舆论风气,这就必须好生说说了。
而对此的批判,也不是指着这些饭圈言论骂街,而是把视野拉高,从更高的视角去总述这件事情,以正视听。
一、解构俄乌战争
要理清俄乌战争的实质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必须跳出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下”的“全球一体化叙述”,承认与接收全球分工体系的不均衡。
这种不均衡体现为:中心国家--->生产型国家--->资源型国家的罗马帝国式的三级结构。
即西方国家是罗马帝国的中心,而中心往外,是提供廉价产品的“生产型国家”,比如中国;再往外,是提供原材料和资源的资源型国家,比如俄罗斯。
中心国家通过垄断高科技领域,垄断货币的结算地位,进而获取最大程度的定价权。
生产型国家两头在外,市场依赖中心国家,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定价权,只能不断压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竞争优势。
最惨的是资源型国家,他只有卖资源给这一条路可走。而且其中大头是卖给了生产型国家。生产型国家因为需要压低产品成本来满足中心国家的市场准入,那么对于资源型国家的资源进价就一定会压低---这就从客观上导致了资源型国家卖资源也是十分被动的。
在这里说两个题外话:
第一个题外话是:为何生产型国家会出现明显的社会内卷?比如,996,比如普遍低于中心国家的劳动报酬?
最本质的问题仍然在于其产业的生存模式,即极限压低产品成本--->压低产品售价--->满足中心国家的市场准入。
而与之相对的是,中心国家垄断几个关键技术的产业领域,进而获得这个领域的定价权,通俗点说就是我想卖多少钱,想卖多少货,我说了算。这就使得他们无需过度地压低其产业成本,也客观上创造了所谓劳动力高福利的空间。
同理,中心国家通过生产型国家对其的市场依赖,这种依赖体现为:1.大宗工业产品的消费依赖;2.核心工业产品的采购依赖。进而使得本国货币能够自然而然地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置入其中,就使得生产型国家通过出口换来外汇,然后因为储备了中心国家的外汇,进而为其货币发行提供了坚实的蓄水池。
因此,中心国家在遇到任何经济问题时,都可以通过单纯地印钞,给本国老百姓发钱来缓解其社会矛盾。
垄断高科技产业的定价权+垄断生产型国家产业产能的市场+垄断贸易结算货币份额,这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的实质。
而要维持这种实质,那么就需要相应的软硬实力。
软实力就是西方的“普世价值”,硬实力就是西方联合的军事组织,而这个军事组织叫什么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第二个题外话是:为何会出现OPEC这样的组织?
OPEC的实质,就是一群资源型国家的报团取暖。因为他们处在全球分工体系的食物链最低端。如果他们不报团在一起,通过减少彼此之间的内卷,通过规模效应来控制资源的价格,那么请问面对中心国家与生产型国家客观上对其资源价格的抑制,他们又该如何生存呢?
而此次俄乌战争,从表面上来看,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单方面的入侵。我们可以从狭间之中将之定义为一种侵略战争。但如果就这么给俄罗斯盖棺定论,那着实对不住我们身为生产型国家的屁股。
大多数凑热闹的网友,其实根本看不明白俄罗斯在诉求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在西方舆论宣传机器的影响下,是不大能够清晰洞见到这个“中心国家-生产型国家-资源型国家”的真实而又残酷的全球化现实的。
而脱离了这个框架去讨论某个国家的行为,那就是玄谈,毫无意义。
俄罗斯对于乌克兰这一击,打的是北约,而北约对于中心国家的意义是什么,上面我已经说得足够清楚。
北约是中心国家维持其国际分工地位的硬实力保障。北约的东扩,就意味着中心国家以下两个阶层(生产型国家与资源型国家)之地位的进一步跌落。
对于普京来说,争夺领土是表层,围绕领土争夺而保障资源型国家在全球分工中的议价权,才是大事。
在乌东建立缓冲区,是遏制北约军事力量对资源型国家自主性的威慑。
控制黑海出海口,是确保贸易通道的自主与顺畅。
那么为什么要保持贸易通道的自主与顺畅呢?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贸易圈子,在自己的贸易圈子里,我就可以自己说了算。一旦这个圈子被美利坚为首的西方插一脚,那么你的话语权就微弱了,随之而来你的定价权也就被稀释了。
可以说,普京在东面的圈子,取决于能否西扼北约东扩,南下与土耳其暗通款曲,顺便再与OPEC国家无障碍地眉来眼去;普京在西的圈子,则是以中亚为依托,跟着中国在上合玩。
而俄乌战争,可以视为普京为了东面圈子稳定的一次军事行动。因为普京更在意的是维持住作为一个资源型国家的底裤,所以初期下手并不重,打得也很谨慎。
现在看来这场军事行动并不顺利,这也是俄罗斯被吐槽的点,但我们各位看官在吐槽的时候,一定要把这场战争背后的底层逻辑理清楚,如果不理清楚,那么吐槽也只是吐了个寂寞。
从更大的格局去看,俄乌战争是资源型国家对于中心国家的一次革命和起义。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当下,中心国家已然无力去体面地维持它口中所宣传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全球化”,反而是露出了无限量化宽松,甚至连中心国家内部的同伴都要互坑的混沌的模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资源型国家感受到了最直观最强烈的生存压力,对他们来说,要么反抗,要么认命,对此,普京不想认命,想搏一搏。
而很多网友单纯地认为俄罗斯这是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西方,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表面上看确实是俄罗斯在单打独斗,实际上呢,是俄罗斯代表所有的资源型国家,且与所有的生产型国家心有灵犀地与中心国家在斗。
在此局之中,资源型国家的心一定是站在俄罗斯这边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同路人,如果俄罗斯这样体量的同僚都败在了中心国家手上,那他们这些废材又有何希望呢?
而生产型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一定是微妙的,因为它早就想跳起来抽中心国家的脸了,奈何还要跟别人贸易,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绝,这时候看到资源型国家起来反了,自然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丝“慰藉”。
就此,也差不多将俄乌战争解构完毕,总结地说就下面几点:
1)俄乌战争的实质是“资源型国家”俄罗斯对“中心国家集团”西方发起的一次反击,目的在于用军事力量维持资源型国家在全球分工中的议价权,也为将来跟生产型国家们自立门户打下基础。
2)俄罗斯表面上看是在单抗西方,但实际上背后站在与其利益一致的资源型国家,以及与之有微妙默契的生产型国家。而西方表面上看是在群殴俄罗斯,但实际上更像是罗马元老院里那几十个精英在组团揍人,外面的奴隶们究竟心向这些腐朽的贵族,还是奋起反抗的斯巴达克斯,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俄乌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
评价俄乌战争,不要像个小孩子那样,动不动就扯什么“反对侵略”、“人民战争”。既然是键政,就应该拿出键政该有的水平和格局。
如同张文木先生所言:“真理只有在大局之中才能找到”。
要把真理讲清楚,先练好自己的大局观,狭间辩经者,不配谈真理二字。
何为当下的大局?我上面所提到的这个“不均衡的全球分工体系”就是大局,就是我们观察、分析、评论俄乌战争这类国际事件不可能回避的基本前提。
明确这点,就可以跳出所谓“侵略战争都是XXX”的狭间辩经的思路。
我反对侵略战争,但这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前提,就是这场战争背后的大局是什么?
二战中国抗日,其背景是全球的“反法西斯运动”,是对抗近代的“殖民主义”的真正的主权运动。
而今天的乌克兰,反抗俄罗斯的入侵是真,但给美国当狗,为中心国家延续其腐朽的元老院流血更是不容忽略的事实。
何为大局,何为真理,何为对于全人类的解放?
如果你要在俄乌战争问题上跟我玩道德绑架,放心,你玩不过我的,我可以把你绑架得更难受。
记住下面这句话,非常重要,这会让你对于中国崛起发自内心拥有一种底气,也可以彻底地治好你的虚无主义,那即是:
当今国际社会,反击中心国家以全球20%不到的人口对于全球80%人口的剥削与压榨,这就是正义。
同理,算上中心国家本身,反击金融资本以2%不到的人口对全球98%人口的剥削与压榨,这也是正义。
最后,尊重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就如同尊重自然演化的多样性规律一样,是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这也是对于人类要在地球上长远生存而言,不可撼动的正义。
此种正义,为全人类格局下的大义。大义之下,也有小义,包括圣母心泛滥的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这种声音。对此,我不做批判,因为小义本身也是符合人性的,小义从来都不应当被粗暴地否认。
但是,不要因为顾了小义就失了大义,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做不到,那还不如“少谈仁义,多做事”。
说完这些,我们可以开始扯俄乌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
这就需要提两点:
1)中美矛盾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中国是全世界最庞大的“生产型国家”,也是拥有一定独立性的、积极进取的生产型国家。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且在近代之前一直作为优等生而存在的民族,你要让他接受一辈子当生产型国家,给中心国家打工的事实,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不可能,那么我们的奋发图强就一定会与中心国家的利益产生冲突。
我将这种关系具象化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竞争,即作为积极进取的生产型国家,中国在产业上要搞高科技,要打破西方的垄断;在金融上要搞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有自己的贸易圈子。这些都是动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蛋糕。
这也是中美矛盾在当下不可避免,不可调和的根本原因。
任何人跟你讨论中美问题,不谈及这点,那都是在耍流氓,可以直接无视。
2)中俄战略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因为我们不安于当一个“生产型国家”,因此必然与需要我们永久作为“生产型国家”,为其提供廉价的人力资源与工业产品的中心国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而在这么一个前提下,为了对抗中心国家对我们打压,那么我们最牢固的盟友,也只能在中心国家之外产生。
道理也非常简单,你是不可能拉着中心国家去造中心国家的反的,你只能拉着与你一样被压迫的上井冈山,不是么?
教员当年的第三世界战略,大致也是这么个逻辑。
而生产型国家与资源型国家本身就存在一种天然的互补。因为生产的需要买资源,卖资源的需要把资源卖给生产的,道理就跟“人被杀就会死”一样简单。
唯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型国家的市场放在哪里。如果市场放在中心国家,那么就会受到中心国家的牵制;因此有战略眼光的生产型国家,一定会在当下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搞内循环,就是我生产的东西卖给自己;二是绕开中心国家去开辟新的圈子,让产能往这些地方走。
当然,无论东西卖往哪里,哪怕卖往中心国家。生产型国家与资源型国家的互补关系都是客观且朴实的。
这种互补,一方面是深层次经济往来的互补(何为深层次经济往来,就是资源--->生产这种最底层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贸易与GDP波动);二方面是政治需求的互补,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是被中心国家压榨的,大家天然具有凑在一起“斗地主”的默契。
现实来看,中俄之间确实存在这种关系,俄罗斯拥有的能源自主与粮食自主,恰恰对应着我们在能源上被人卡脖子,在粮食安全上存在较大隐患的现实。
在这里必须强调,粮食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现实,不仅是粮食够不够吃,这其中还要涉及到技术的自主性,市场的可控性。
对于生产型国家来说,粮食安全的隐患本身就是嵌套在其对于中心国家的“廉价服务”上的。
如果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大可以看看管仲当年是如何在经济上调戏鲁国的。
中俄战略关系的必要性,抽象地体现为:
“生产型国家”与“资源型国家”携手反抗“中心国家”的必然性;
具体地体现为:
“生产型国家大规模生产派生出的庞大的工业体系”以及“廉价劳动力所派生出高人口基数”所对应的“高能源需求”与“高粮食安全需求”之间的天然互补。
这是底层逻辑,也是中心国家的舆论战机器极力想模糊化的。
这与中俄关系在历史上如何如何关系不大,纠结于沙俄时期扩张对我们主权的侵犯,纠结于中苏关系恶化之后的一些对峙,这都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需要的是“出局看全貌”,然后“入局看当下”,一出一进,有大视野,同时也尊重现实,这样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
谈完整体上的东西,我们现在来说一些具体的东西。
那么俄乌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可以从利端与弊端去看:
利端:
1)冲击美国现有的霸权体系,动摇西方阵营的人心,为生产型国家上井冈山打下基础
2)战略上逼迫俄罗斯选择中国,进而丰富中国与美国长期博弈的底气
3)欧洲局势不稳定,资本会更青睐于相对稳定的地区,这客观上缓解了中国因为这几年“新冠疫情”所遭受的经济压力。
弊端:
1)影响一带一路的远端工作展开
2)对于中国在欧洲或者说地中海文明圈的投资有重大消极影响,这也是中文互联网上骂俄罗斯的声音多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毕竟资本是追求回报率的,你让资本亏着钱,还要他们为了祖国的百年大计冷静对待俄乌战争,这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3)客观上拉高能源粮食成本,影响国内民生
基于利端来看,俄罗斯打乌克兰,从整体而言是利于中国的,因此没必要以所谓“侵略战争”这种狭间而又低级的话术去否定。
但不否定不等于全力支持俄罗斯打赢,甚至速胜。因为速胜会让俄罗斯过于地战略自主,此种过于的战略自主,有一定地可能性让毛子又想回到西方文明的怀抱。
但换个角度来说,俄罗斯也不能崩溃,因为一旦崩溃,就代表着造反的第一枪哑了火,这会打击我们与中心国家博弈的信心。同时客观上也会让我们被美国两面围剿。
PS:在这里总有小可爱试图反驳中俄在当下唇亡齿寒的说法。在这里我表示不是不让你反驳,但请拿出水平反驳,如果连中美俄在当下与在90年代的关系都搞不清楚,那你反驳个寂寞?
对于中国来说,让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同时又把战争打成一场消耗战,这是最有利的。
一方面美国联合西方倾八荒之力(至少从他们宣传上来看是这样的,虽然这东西未必是事实,但是既然你都这么宣传了,那为了让你尴尬,我为何不把他当成“事实”呢?)围剿俄罗斯,结果没有剿下来,这说明西方阵营徒有虚名,名不符实,大厦将倾,一群混子;
另一方面,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磕磕绊绊,耗在那里,既让美国无法集中火力在东亚针对我们,又让俄罗斯迫于西方的打压不得不倒向我们。
如此这般,对于我们建立几个不跟美国玩的小圈子,那是非常有帮助的。
把上面这个道理想清楚,再看看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态度,很多事情就立马通透了。
在理性上,我们要精确拿捏毛熊;但在感性上,我们要支持毛熊反抗美利坚的行为。
如此一般,就不至于陷入“挺俄”与“挺乌”的二元对立的争论中去。
三、俄乌战争的走向与未来
首先,俄罗斯不可能崩溃,拿些拿着哈尔科夫一事渲染俄罗斯崩溃论的人更是无聊至极。
因为俄罗斯并不是一个人在单抗西方,他背后是与资源型国家的利益共同体以及与生产型国家反抗中心国家的默契。
再加上俄罗斯本身的体量,所以他很难崩溃。
其次,西方围剿俄罗斯的力量一定会逐次减弱,因为这是一场以欧洲未来为代价的消耗战。欧洲献祭了自己的一切,只为帮美利坚维持住美元的霸权,就这点而言,那所谓的普世价值的洗脑,不足以支撑这场持久的献祭。
欧洲风起云涌的右翼运动就是很好的引子,民族主义在欧洲,正在以另类的方式觉醒,目前是觉醒之前最后的回光返照,回的是普世价值的光,返的是当美利坚狗腿子的照。
而物极必反,这回光返照之后到底会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俄罗斯来说,缓冲区是加分项,守住底裤是底线。而俄罗斯的底裤在北是卢顿二州,在南是赫尔松、克里米亚。或者换一个更为明了的说法,那就是现在哪些州闹腾着要公投入俄,那么这些州就一定是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底裤。
俄罗斯的底裤,我估计大概率是守得住的。但越过底裤继续扩大战果则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是扩大战果,也是基于保住底裤的扩大。
西方对于俄罗斯围剿的持久度则要取决于这个冬天欧洲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场被美利坚绑架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否能严重到1929年那般,是否能使欧洲在美利坚压制下的“民族主义”再度黑化暴走,这是值得我们去观察的,这也将决定西方对于合力围剿俄罗斯的意志。
再说回中国。
目前的状态对于中国来说固然很好,但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曾经依附在美国体系下当老好人的条件已然不存在了。
如果我们要坚持“去依附”,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圈子,那么就必须理解“圈子”背后的软硬实力的必要性。
软实力,就是中国的话语权,对立面是国内被西方新自由主义渗透到骨髓的知识界;
硬实力则是军事力量,必须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去保障圈子的安全。对此,哪怕围绕圈子建立相应的军事协作关系也是必要的---这点,就要慢慢走出我们曾经那“绝对不对外投放军事力量”的惯性思维中去。
当然,我这所说的对外投放军事力量,并不是像美国那样去搞殖民侵略。而是基于我们自己建的这几个新圈子,与其成员国家成立一个军事协作组织,以保障这个圈子的安稳。
讨论这件事情本身,不是价值判断,而是度的问题。我的前提是在自己的圈子上去建立,这就包括了你所构建的这个圈子,一定是符合自己自身的战略条件的。
我反对大国盲目的扩张,但不反对有序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非常好的政治理念,但要实现这种理念,光靠金元外交是不够的,一定要形成足以对抗中心国家的,强有力的区域军事力量,让美利坚的舰队进不来,不敢进来,那么他的军事力量就会成为一具空架子。
而且,维持区域军事力量所需要的成本,与维持全球军事霸权所需要的成本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不然特朗普也不会催着欧洲国家交钱了。
从长远来看,在自己小圈子的区域范围内遏制住美国的军事霸权,一定会打到其痛点上。对此,我们需要拿捏清楚,不是不能走出去,而是怎么走,先走哪,后走哪,把毫无营养的“价值判断”讨论转化为有营养的“就事论事”的讨论。
内循环也好,外循环也好,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一个国家的富强。所以“因内失外”亦或是“因外失内”,皆是二极管的做法。
未来我们一方面需要做好内循环,打好内功;另一方也需要走出去,拉起生产型国家与资源型国家,建立自己的圈子。这就要求我们相应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跟得上。
最近今年我们航母下饺子,恰恰说明硬实力这块是开始筹备了。而文化复兴的意识,中国话语的意识也在同时不断增强,最明显的结果就是早年的“慕洋公知”们失势了。
但军事力量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话语权争夺亦是需要反复斗争。真正可怕的从来都不是满口胡言的公知,而是我们“动静失衡”的内心,也即是浮躁的心态,使我们失去了静观的智慧,也失去了等待事物变化的耐心。
佩洛西访台的喧哗,俄乌战争在国内的二极管撕逼,本质上反应的都是这么一个事实,那即是大家的心静不下来。
这种静不下来,在我看来本身也是因为“生产型国家”基于其“压低劳动力报酬”以保障“产品低价格竞争力”而带来的内卷所必然会产生的现象。
诗与远方属于那些掌握着定价权的群体,这是客观而又残酷的现实。要让子孙后代免于此种内卷,那就必须挑战中心国家的地位。
而要挑战中心国家,就不能像某些人那样,拿着“唯生产力论”去鄙视俄罗斯,疏远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型国家,而是要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发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实用主义精神。
要解构美国的强大,这就必须解构美国的话语体系,就必须做一个进击的、逆反的中国人,对之进行深刻的批判。
而批判美国与自我批判从来都不是矛盾的,核心矛盾永远都是客观现实与你那不到位的脑子和屁股。
我们国内的自媒体热衷于站左拍右,亦或是站右拍左。要么怼那些情绪化的民族主义,要么反过来怼那些怼民族主义的人。善于分,却不善于合。最终就是各自在各自的狭间里自嗨。
这着实不是一件好的现象,背后反应的仍然是这个社会的浮躁。
结语:
俄乌战争的话题就言尽于此了。这场战争从客观上来说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理性地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插旗,大家可以慢慢思考,慢慢感悟。
对于我而言,戏雕是一件正大光明且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普世价值分裂繁殖中所出现的癌细胞,也是其试图以“一神教思维”,破坏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必然后果。
反者,道之动。如此形而上的道理,对于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利坚来说,还有的是时间去悟。
在戏雕面前,俄罗斯内部是个什么模样,跟我没太大关系。:就是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更何况一个庞大的俄罗斯。
对于有些人来说,屁股痛了就该去医屁股,而不是对着别人的脑子指指点点,如此不实在,如此自欺欺人,又何必呢,最终都是造自己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