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俄军的军改对比

【本文由“tF_2022_0513”推荐,来自《美国所谓的模块化玩法其实不可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美国的师改旅其实并不是全军师改旅。

实际上美军的军、师的名号也都在,只不过师下面设立了旅。

师是相当于我军集团军的高级指挥部,师和战区司令部下面有一堆远程炮兵,陆航、远程防空、电子对抗、战区侦察单位。

在作战时,美军的旅级战斗队实际上是会得到师和战区下放的高级支援单位,所以实际作战的话不会像他们演习那样只有一点点炮兵和支援单位,而是外挂一堆支援部队的。

但是这样做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对付弱敌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和解放军这样的旅、营级支援火力本身就很充实,集团军又有相当于美国战区级的支援火力单位的对手对抗,那就落下风了。

之前西点军校报告里说到的重型旅级战斗队和俄军2014年BTG对抗未必占上风的说法也是根据旅不得到任何上级下放的支援的前提下做的推演。一个火箭炮连一次的猛烈火力打击就可能让一个旅战斗队的主力遭到沉重打击,对于美军来说就等于是输了。

现在美军又重新充实师级部队,原本师除了下属的支援部队本身基本上变成了行政单位,不负责指挥了,现在想要改回来,让师级部队重新成为联合作战的主体,而不是旅。这样确实提高了打大仗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旅级部队就消失了。

这种变化是比较微妙的,陆军总人数,总装备数量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俄军2014年后发现自己无法让全军都实现那种高级的BTG编制,只能重新组织军、师、团。只不过以前很多师已经因为不断削弱,变成了旅,而BTG本质上是“半旅”,是将旅级部队中战备程度高的部队拉出来去作战。

但实际上俄军军改并未得到武器装备,通信系统、指挥体制真正变革的支持,从在乌克兰战斗的实际情况来看,俄军实际上大部分部队不过是弱化了的冷战编制。

现代以旅为基本编制的一个主要缺陷是难以承受损失,但这是建立在现代化军队打的是高度运动化,高度火力化,高度信息化的形态之下的,你需要全新的武器装备,全新的编制体制。

它的基本作战概念就是凭借强大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在优势条件下实施进攻而自身几乎不受损失。

用大规模精确打击火力打击取代二战时代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机械化步兵部队突破防御的阶段。

二战中苏军是用机械化步兵编组强击群,通过伤亡巨大的反复冲击,打出突破口,然后投入装甲部队横扫敌后方。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集中大规模精确火力打击能够取代这个阶段,可以直接将高度机动的旅级部队直接实现突破。

只是俄军并没有实现这样的变革。

所以俄军的军改其实就挺扯淡的,2014年BTG能发挥重大作用的根本因素是它本身具备(比乌克兰强)的信息化能力和打击能力,同时又有顿卢民兵去执行所有可能出现重大伤亡的任务。

但是在俄军现在只能以自身为主去作战的情况下,这就蛋疼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