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的导演处女作,一点不比《三傻》差
2021年初,因为央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阅读障碍”这个新名词被更多人知晓。
但其实早在2007年由阿米尔·汗执导并主演的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就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小男孩的故事。
影片中小男孩在美术老师的引导下,克服了生理缺陷,最终变得阳光、快乐、自信。
不遵守班级纪律、不能完成简单的指令、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听课、学习成绩常年垫底、回到家不听父母的话……直到美术老师步入“问题男孩”的生活,发现他一系列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一步步提供帮助,小男孩才敞开心扉,正视自己,直面恐惧。
美术老师像光一样照进小男孩灰暗的人生,师生之间真情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并让他们重新思考对待孩子的方式。米叔的这部剧是他以导演身份带给观众的处女作,剧中洋溢着童真、包容、善良和阳光,赢得了豆瓣8.9的高分。
靠近水边的鱼
电影的片头,富有童趣。
海豚在云彩里跳跃,月亮像个躲避球一样,两只想吃虫子的青蛙吐出舌头结果一不小心让舌头缠在了一起,这天马行空式的开头十分精彩。
这似乎是一个水底世界,鱼儿、水草,还有各种垃圾,水面则浮现出一个小男孩的倒影,他用袜子自制的鱼篓“嗖”的一下捕到了几条小鱼,他专注地低头看着,就差把头栽进水里一探究竟。
镜头切换,画面上的校车司机却将小男孩揪起来扔到车上,原来,那只是一个路边的小水坑,而在小男孩的眼里却是一片海底世界,看得出神的小男孩根本没有听见那嘈杂的汽车鸣笛和司机的叫喊。
影片中的小男孩名叫伊桑,患有阅读障碍症,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字母时时刻刻都在手舞足蹈。
他甚至听不懂“把课本翻到第几页第几行”这样简单的指令。
当要把不及格的试卷带回家让妈妈签字,但却不小心让它成为了两条小狗的玩具,被小狗撕得粉碎,最终为了逃避老师的咆哮和责罚,他选择了逃课。
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坏小孩,甚至觉得他有病。
可伊桑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充满了欢乐、奇遇和冒险,他对万事万物有不一样的感受,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来看看他是怎么做“ 9x3=?”这道数学题的吧。他把1-9看成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是3,冥王星是9(那时候冥王星还没被踢出9大行星之列)。
他把自己幻想成太空飞船的驾驶员,拖着地球翻山越岭,去把冥王星撞了个稀巴烂,地球获胜!
于是他得出9x3=3的结果。
孩童脑海中的世界是那样奇妙,充满了无限可能。
然而他的老师和父母都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在他一次次“闯祸”后,被他们送到了寄宿学校。这是一所施行军事化管理的学校,这对伊桑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
影片中导演通过色彩和拍摄角度,呈现了伊桑的绝望。
冷调而灰蓝的背景色,突出环境带给人压抑的感觉,塑造伊桑安静、木讷的人物特点。
故事叙述环境大多也是卫生间或者是无人的角落。
伊桑觉得自己被所有人放弃了,于是便将自己完完全全地封锁起来。
谁能承受,8岁就被所有人放弃。
但是,学校新来的一位美术老师尼克,改变了伊桑的现状。
尼克老师曾经也是一位阅读障碍症患者,经过老师和家人的帮助,最终走出了阴霾,健康成长,现在成为了一名美术老师。与伊桑有同样的特殊经历的尼克老师注意到了与自己“同病相怜”的伊桑。
老师发现,其实伊桑作业本上的乱涂乱画是能找到规律的:数字和字母都是反着写。
只是伊桑的老师和父母过于关注分数而并没有发现这个规律。
伊桑认字、读句总是不连贯,再加上老师的打击、同学们的嘲笑,才让伊桑更加不喜欢学习。
尼克老师一次次地接近伊桑,一次次被他拒绝。但尼克老师没有就此放弃,他知道伊桑跟他小时候一样,如果没有人帮助他,等伊桑长大了也很难融入这个社会,一生都会困在自己的世界里。
于是尼克老师去到伊桑的家里,试图与他的父母沟通。
在家里老师看到伊桑的绘画作品,出彩的颜色搭配技巧与丰富的故事背景,让尼克老师不禁为这个8岁孩子的绘画天赋感到惊讶。
通过老师的不断尝试,伊桑渐渐接受了老师。尼克老师帮伊桑纠正书写,指导他阅读,和他一起运动、一起玩耍……渐渐地,伊桑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他的世界不再只有自己了,他开始融入周围的人。
后来尼克老师想到为伊桑制造一个展现他天赋的机会,让他获得自信,于是为伊桑举办了一次画画比赛。
不负众望,伊桑获得了冠军。与此同时,自信与接纳,在伊桑心中悄然升起。
“每一个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的”
上文中提到的阅读障碍全名为发展性阅读障碍,世卫组织的定义是: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
具体表现在哪呢?比方说,对一部分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在其他人眼里正常的文字段落,在他们眼里,这些字就像长了脚一样,可以到处跑,甚至还会变颜色。
所以,他们经常会跳读、串读、漏读、读错。除此以外,他们还常常有刚学就忘、笨手笨脚的问题。
但是,在读写之外,这些孩子看起来又没什么不一样,智商正常,爱好正常,性格正常。这就导致了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学习不好”,所以不少人会把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称为“笨孩子”“懒孩子”。
但今天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孩子没有错,他们只是与其他孩子不一样。
他们患有的阅读障碍症和那种因为智力低下而引起的阅读障碍症不同,很多患者智商极高,甚至包括天才型患者。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到3岁还不会说话,7岁时无法大声说话,9岁不会阅读,有位老师对他的评语是:“没一样行”;
闻名世界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也患有阅读障碍症,该症状迫使他对于“空间意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点就将其同一般画家区分开来。
可是,很多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根本没有被认真对待,教师和家长大多简单地将其学习困难归因于“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
影片中即使在老师揭开谜底——伊桑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是阅读障碍之后,他的父亲依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有时候,父母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理解十分困难。
《小王子》中有一句话:大人都忘了自己也曾是小孩。
他们也曾不被理解、被忽视、被质疑;他们也曾苦恼于被身边的人断章取义、指指点点;他们也曾伤心、孤独。但是他们一旦越过所谓的“孩子阶级”,就忘了这个事实,好像他们从未经历过孩童时期。
每个小孩都是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个好的父母和老师都不应改变这颗星星本身的运动轨迹,而是尊重这颗孩子的想法,给予足够的理解,不轻易强求孩子做出改变。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原因,有时候父母不是不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与耐心,而是无法给予。社会压力使得他们在生活中逐渐麻木,变得无法与孩子感同身受。
很多父母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与耐心,渐渐地,孩子就变成了别人口中“顽劣”的家伙。
这,应该引起所有父母和将要为人父母的人们的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一份惊喜,是一份鲜活的礼物,遗憾的是有些父母总是在“顽劣”的孩子被老师雕琢打磨带到自己面前后,才将孩子视为礼物。
父母需要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去分析,去帮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而不是因为工作让他成为了平庸之辈。
就好比孩子发烧,不是吃一次药就完了,父母得去思考他为什么会发烧后再对症下药,采用合适的方式引导,才能让他身强体壮,才能让他展翅飞翔。
片名《地球上的星星》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的星星,另一个则是每个老师都可能成为孩子心中指引方向的那颗小星星。
因为每个小孩子,都是一颗光芒万丈、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的神秘巨星。
阿米尔·汗的担忧与思考在这些情节中得以表达,这也使这部影片更具复杂性与深度。
最后,想分享一本书——《蜗牛牵着我去散步》,作者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她在书中对孩童的观点与尼克老师如出一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且散发光芒。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在爬,虽然每次总是只挪那一点点。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受到微风拂面,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了鸟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而这本书无形之中教会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一份珍贵的礼物——孩子。
尽管这部影片创造了一个让所有观众都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实际上是希望它传达出这样的理念——孩子是充满情感、具有无限可能又十分脆弱的个体,就像星星。
也许人们生养了一个“生物语法”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的孩子,这个孩子是“蜗牛”,上帝让他们接下来的人生要牵着蜗牛走过,可没准儿,上帝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事实的另一面,“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个星星,作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散发着光芒。
希望每一个大人都能有机会被“蜗牛”牵去散步!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聊撩好书、疆来电台
版 主:祖路比亚、米合热阿依
作 者:热孜宛
校 对:美日古力
主 播:古丽梅热
排 版:迪丽努
图片来源:豆瓣、网络